《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床工艺矿物学研究新进展》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4-23
  • 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砂岩型铀矿床普遍具有成因类型复杂,矿体规模小且分散,品位低、渗透性低、碳酸盐高、矿化度高,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对这些不同成因类型、不同地质条件的砂岩型铀矿床实施地浸工艺开采,除了开采技术本身的创新之外还急需工艺矿物学理论的突破。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矿床、不同浸取工艺条件下影响铀浸取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对铀浸出效率的影响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这无不制约着砂岩型铀矿的精准高效利用。针对以上问题和内容,本文及国内外学者选择了中国北方多个典型砂岩型铀矿床铀矿石开展了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以及不同浸出条件下工艺矿物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本论文限于篇幅和掌握的资料,以下仅是对其中部分进展的总结。
相关报告
  • 《盐湖水菱镁矿成矿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3-07-13
    •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在盐湖水菱镁矿成矿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据悉,传统观点认为,湖相水菱镁矿的形成主要与超基性岩的风化提供富镁物源补给相关,但与超基性岩风化相关的地表河流水及地下水的Mg/Ca值,很难达到足以使盐湖直接沉淀水菱镁矿的阈值。因此,查明Mg在盐湖系统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破解水菱镁矿成矿过程的关键环节。 针对上述问题,资源所林勇杰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依托自然资源部青藏高原盐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系统开展盐湖水、河流水、地下水和水菱镁矿的Mg同位素研究。该研究率先建立了蒸发条件下杜佳里盐湖的Mg/Ca值和δ26Mg变化的半定量水化学演化模型,探讨了盐湖系统Mg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 《研究人员发布了首个铀矿物数据库》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4-23
    •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核不扩散科学家出版了《铀拉曼和红外实验光谱纲要》(Compendium of Uranium Raman and Infrared Experimental Spectra,简称CURIES),这是一个公共数据库,对铀矿物的结构-光谱关系进行了分析。这个首创的数据集和相应的分析填补了矿物学家和锕系元素科学家现有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