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首套国产百万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成功研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2
  • 8月27日,中国能建天津电建中标国能哈尔滨二期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二期、国能吉林热电2×35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主体工程施工Ⅱ标段(国能哈热项目B标段和国能吉热项目A标段),是天津电建首次中标国家能源火电打捆项目。天津电建负责国能哈热项目4号机组主体+公用系统建筑安装工程、国能吉热项目1号机组+公用系统建筑安装工程。

      国能哈尔滨二期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包含东北区域最大热源机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黑龙江省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和城市支撑性主热源。国能吉林热电2×35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为“十四五”期间吉林省首个开工建设的大型火电项目,新项目建成后可有效保障吉林市供热安全,并满足吉林化工项目热负荷需求,为吉林省能源发展提供支持。日前,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以下简称“上海发电机厂”)携手中广核工程公司及德阳万鑫公司,三方联合研制的国产首套百万级(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顺利通过由中广核、上海交大及上海发电机厂等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  验收意见认为,该护环锻件在供需双方的严格检测下,检测结果均满足试制技术协议要求,部分性能指标明显优于技术要求,达到了进口护环锻件制造水平,标志着百万级核电护环锻件国产化制造取得重大突破。

      百万级核电护环锻件是核电机组的关键锻件,直径远大于常规火电护环锻件,其冷扩变形量和均匀性控制难度也更大,是核电机组国产化的“卡脖子”难题。2023年3月,上海发电机厂与中广核工程公司及德阳万鑫公司组建了联合开发团队,依托中广核陆丰核电项目,开展了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的研制。

      在试制过程中,研发团队不仅严格遵循了常规进口核电护环锻件的标准要求,还增设了硬度均匀性、晶粒度、应力腐蚀和断裂韧性等附加试制要求。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磨,该护环锻件最终具备了验收条件,为我国核电事业的自主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次国产首套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的成功开发,不仅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推动了我国核电事业的自主发展,也为后续规模更大的1500MW级核电护环锻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7938.html
相关报告
  • 《国内首件百吨级飞轮转子锻件成功研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08
    • 1月6日,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重装”)研制的国内首件百吨级飞轮转子锻件在德阳基地启运,这标志着国机重装在高端能源装备领域实现新突破,在重大技术装备海外市场开拓中取得新进展。 据了解,作为西门子能源全球最大的铸锻件供应商之一,多年来国机重装所属二重装备与西门子能源深化合作,成功研制能源领域系列大型高端铸锻件产品,已成为彼此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国机重装所属二重装备将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技术和装备。”国机重装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晓军称。 “首件百吨级飞轮转子锻件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正式进入新能源发电装备领域。”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秦政表示,双方将聚焦全球能源装备前沿技术,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能效和环保性能,为客户提供更加绿色、智能的能源解决方案。 近年来,国机重装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国内率先开发并批量制造燃机全套锻件、FB2转子锻件、CB2铸件、核电转子锻件等大型高端铸锻件产品,有力支撑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国内首套国产化LNG冷能发电装置累计发电突破1100万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4
    • 近日,我国首套国产化LNG(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装置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累计发电量突破110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160吨,植树约34.1万棵。这标志着国内LNG冷能发电领域关键核心装备技术应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是中国海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又一重要突破。 LNG冷能发电是将LNG气化外输过程中产生的冷能有效利用参与发电。该套冷能发电装置依托宁波“绿能港”接收站二期工程项目已建成的分体式中间介质气化器建设,设计年发电量约2300万度,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万吨,植树造林78万棵,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冷能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国内研究进程中还处于探索阶段,缺少技术经验借鉴。自2024年该装置开始调试以来,宁波“绿能港”项目团队坚持党建引领,集中力量完成从无到有的生产运营经验积累、高难度操作所需的标准化生产管理等攻坚任务,成功实现多个重要节点,为后续LNG行业冷能利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宁波“绿能港”将在集团公司和气电集团的指导下,继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清洁能源利用中心建设目标,一体化制定接收站加工计划、冷能发电与下游冷能空分运行策略,高效实现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绿色电力就地消纳,推动冷能梯级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双提升,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海油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