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实验研究的结果在纳米晶体微观结构的演变在机械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ODS)18 cr铁素体钢粉在火花等离子烧结致密化的(SPS)在1273 K的温度范围内(1000°C)到1423 K(1150°C)。通过系统的电子反散射衍射分析,研究了晶粒尺寸分布和结构随固结温度的变化规律。基于动力学的致密化过程和合成组织/显微组织,烧结温度略高于1323 K(1050°C)在50 K范围内被发现最佳。18 cr-ferritic钢粉合并在1323 K(1050°C)也研究理解分散体在微观结构的作用。分散剂通过限制晶粒在高温下的生长,对钢的强度和韧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固结过程中观察到(11 0)晶粒团簇的特征,并注意到其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优先生长,从而使(11 0)平面在施加压力方向上对齐。合并的最小蠕变速率钢300 MPa的负载下被发现5 e - h−1和1 h−1的军医在873和973 K(分别在600年和700°C)。蠕变形变的表观活化能估计为~402 kJ/mol,这是目前弥散体等障碍物上位错在晶格扩散辅助下的一般爬升机制的典型特征。
——文章发布于2018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