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oronavirus epidemic snarls science worldwide”的文章。由于COVID-19的流行,国内的学术和科研活动基本暂停。全国各地的大学仍然关闭、进出实验室受到限制、科研项目暂时被搁置、实地考察被中断、旅行受到严重限制。不光国内,国外的科学家也受到了影响。他们与中国的合作暂时中止,未来5个月的学术会议被取消或推迟。
与病毒对人类造成的痛苦相比,科学研究受到的破坏是微不足道的。不过,对于个别的研究人员来说可谓是损失惨重,造成的压力很大,“基本上一切都已经完全停止了”,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外籍研究员John Speakman说,他的实验室自农历新年以来一直处于关闭状态,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John理解并完全支持中国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
上海纽约大学神经学家Jeffrey Erlich说,他被要求停止所有的动物实验,只被允许进行基本的动物饲养。对他来说,这意味着许多老鼠和其他动物实验都将失败,因为这些动物都接受过复杂的训练。Jeffrey说:“我只能重新订购一批动物,并从头开始训练它们。这将延误6到9个月的时间。” Jeffrey称,在实验室的研究效率和员工的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是困难的。
一些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了基金和论文的撰写上,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把基金申请的截止日期推迟了几个星期。与此同时,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开设网络课程,让学生按时上课。
然而,疫情却使一些实验室处于过度忙碌的状态。在清华大学研究艾滋病病毒的张林琦教授正在关注新型冠状病毒。他们实验室很快就转变了研究方向,实验室成员甚至放弃了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他们合成并鉴定了冠状病毒表面的spike蛋白,它能帮助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基于此,研究团队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几种疫苗的开发策略。世界上的许多研究者也对这种新病毒进行了研究。牛津大学传染病专家Christopher Dye的实验室一直在进行许多常规的研究,他们已将其他项目往后安排,以帮助中国的研究人员分析大量的COVID-19的研究数据。
另外,人们开始担心药物储备会面临全球性的危机。据估计,中国和印度生产的药物原料占全世界的80%。中国的许多工厂仍然停产,导致全世界的药品储备很快就会枯竭。WHO负责药品和卫生产品的助理总干事Mariângela Simão表示,他们还没有看到药物供应受到疫情影响的迹象。药物活性成分的供应链暂时没有风险,部分原因是许多公司在农历新年前囤积了2至4个月的产品。湖北有很多制药公司,并且上海和中国其他地区的公司受疫情影响也较小。然而,他认为,如果病毒没有得到控制,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将完全取决于疫情如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