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2-27
  • 放射性铀元素是核工业中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珍贵材料。最近,美国科学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利用海洋、或漂浮在海洋中的化学物质即可无限量地获取铀原料,这无疑开启了全新的核燃料生产方式。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特制的纱线来提取海水中含有的天然微量铀,并且成功获取了5克黄饼——一种用作核能发电燃料的粉状铀浓缩物。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生物地球化学家Gary Gill表示,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种方法使海洋成为地球上最大的铀存储库,具有极高的商业吸引力。

    美国能源部PNNL团队与超临界技术公司(LCW)的科学家合作进行这项研究。LCW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特殊的丙烯酸纤维,通过吸附天然存在于海洋中的溶解铀,并从海水中提取出来,PNNL则评估和测试了这些材料捕获铀的能力。

    研究人员对常规的廉价纱线进行了化学改性,将其转化为对铀有选择性的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吸附剂。然后将纱线直接放入海水中,或者将海水泵入实验室,在给定足够时间的情况下,铀以化学吸附的方式被吸附于纱线上。多年来,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优化这项技术,而事实证明这一技术的回报将会很大。这不仅仅因为用简单易行的铀提取方法代替了传统的铀挖掘,更重要的让美国获得了几乎无限的核原料供应。

    虽然海水中铀的浓度很小很小,但是海洋占到了地表的71%,如果能够有效地提取这些痕量物质,对人类来说将是无止境的。研究人员估计海洋中至少储备有40亿吨铀,这是陆基矿石中已知量的500倍!鉴于吸附材料的制造成本低廉,将这一技术扩大规模后无疑成为陆基开采的有力竞争者。

    目前,科学家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成,包括调查这种纤维可以提取的其他种类的化学物质种类。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可能离大规模的能源革命更近了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We Can Now Harvest Radioactive Uranium From The World's Oceans,ScienceAlert,16 JUN 2018.mg

相关报告
  • 《Resverlogix公司新药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赵若春
    • 发布时间:2020-03-21
    • 2020年2月3日Resverlogix公司官网报道,美国FDA授予其Apabetalone(RVX-208)突破性疗法认定,以结合标准护理方法(包括高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二级预防疗法治疗由2型糖尿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引起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Resverlogix公司开发的Apabetalone是一种选择性BET抑制剂。BET抑制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调节致病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机制。Apabetalone是针对BET蛋白中的第二个溴结构域(BD2)的选择性BET抑制剂。它对BD2的选择性抑制可以产生一组特定的生物学效应,对高危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依赖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法布里病(fabry disease)等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益处和良好的安全性。患者的BET蛋白可能作用于DNA上以提高基因表达,从而指示细胞产生有助于疾病的蛋白。Apabetalone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如(图 1)所示在“转录”水平起作用,通过阻断BET蛋白的作用,进而使失调蛋白的增加产量回落至更健康的水平。   图 1 Apabetalone的作用机制(图片来源:Resverlogix官网) 该突破性疗法的认定是基于一项名为BETonMACE的3期临床试验获得的积极数据。该试验结果表明,与只接受标准护理疗法的对照组相比,Apabetalone治疗可显著减少了患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导致的住院,并改善了两个预先指定患者亚组(包括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亚组)的心血管结局。在中重度认知功能减退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亚组中,还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评估,该亚组中患者在认知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改善。通过对BETonMACE中不良事件的分析以及该试验的独立数据和安全监控委员会的9份阳性报告,进一步验证了Apabetalone的一致安全性。
  • 《突破 | 亚纳米级光学技术获得重要突破》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7-24
    • 想象一下,将光缩小到一个微小的水分子大小,打开一个量子可能性的世界。这是光科学和技术领域长久以来的梦想。最近的进展使我们离实现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更近了一步,因为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将光限制在亚纳米尺度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传统上,有两种方法来局部化超出其典型衍射极限的光:介电约束和等离子体约束。然而,诸如精密制造和光损耗等挑战阻碍了将光场限制在亚10纳米(nm)甚至1纳米水平。但是现在,《先进光子学》杂志报道了一种新的波导方案,有望释放亚纳米光场的潜力。 想象一下:光从一根普通的光纤出发,通过一根光纤锥开始一段变革性的旅程,最终到达一个耦合纳米线对(CNP)。在CNP中,光变形成一个非凡的纳米狭缝模式,产生一个受限的光场,可以小到仅仅是纳米的几分之一(大约0.3纳米)。这种新颖的方法具有高达95%的惊人效率和很高的峰值与背景比,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世界。 新的波导方案将其范围扩展到中红外光谱范围,进一步推动了纳米宇宙的边界。光学约束现在可以达到大约0.2nm (λ/20000)的惊人规模,为探索和发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浙江大学纳米光子学组的童利民教授指出:“与以前的方法不同,波导方案以线性光学系统的形式呈现,带来了许多优点。它可以实现宽带和超快脉冲操作,并允许多个亚纳米光场的组合。在单一输出中设计空间,光谱和时间序列的能力开辟了无限的可能性。” 这些突破的潜在应用是令人敬畏的。光场定位到可以与单个分子或原子相互作用,有望在光-物质相互作用、超分辨率纳米显微镜、原子/分子操作和超灵敏检测方面取得进展。我们站在一个新发现时代的悬崖上,在那里,最小的存在领域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光被极大地限制在耦合的纳米线对中的纳米狭缝中 在纳米狭缝模式下产生亚纳米受限光场的波导方案。(a) CNP波导方案示意图。(b)纳米狭缝模式横截面场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