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可能彻底改变燃料电池技术的固体电解质材料,该创新膜源自天然粘土矿物,具有高质子传导性和卓越氢气阻隔性能,为中低温燃料电池开辟新可能,相关论文发表于《材料化学A》杂志。
传统燃料电池依赖质子传导氧化物,需500°C以上工作温度,限制了其在紧凑型或移动应用中的使用。熊本大学工业纳米材料研究所团队,由助理教授Kazuto Hatakeyama和教授Shintaro Ida领导,开发出一种由单层硅酸盐纳米片组成的柔性固体电解质,分子式为H?.??Al?.??Mg?.??Fe?.??Si?.?O??(OH)?(H?O)?.?。
该材料质子电导率表现优异,在100%相对湿度下,10°C时为2.3×10 -3 S/cm,100°C时为6.2×10 -3 S/cm,140°C时为8.7×10 -3 S/cm,与Nafion等目前聚合物基电解质相当或更优。
这种膜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双重性能,既能高效传导质子,阻隔氢气能力又比Nafion膜强100多倍,这对燃料电池的安全性、效率和寿命至关重要。
当该膜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时,90°C下可实现1080 mA/cm2的最大电流密度和264 mW/cm2的功率输出。更突出的是,该燃料电池可在-10°C至140°C的宽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适用于寒冷气候和高要求的汽车环境。
艾达教授表示:“这是朝着可持续、高性能燃料电池迈出的重要一步,这种燃料电池不依赖昂贵或对环境有害的材料。由于原材料蒙脱石粘土丰富且成本低廉,这项技术在可扩展、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方面具有真正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