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商业家禽农场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0-11-30
  • 此前,荷兰农业、自然和食品质量部在野鸟中发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随后在距荷兰主要家禽生产区以南约20英里的Altforst的一个商业家禽养殖场确认了这一发现。这个农场的鸟将被扑杀,并且在农场周围大约6英里范围内实施运输限制。荷兰曾在2003年、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相关报告
  • 《Nature |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向奶牛蔓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26
    • 2024年07月25日,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pillover of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5N1 virus to dairy cattle的研究论文。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H5N1病毒已成为全球家禽业和野生动物种群的一个重大威胁。该病毒不仅导致了数百万家禽和数千野生鸟类的死亡,而且其跨物种传播的能力引起了科学界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尽管H5N1病毒主要影响禽类,但近年来,它已经溢出到多种哺乳动物,包括猫、狐狸、熊和海豹等,甚至在极地地区造成了北极熊和南极洲的海鸟死亡。这种跨物种传播不仅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也引发了对病毒可能适应人类宿主并引发大流行的担忧。然而,关于H5N1病毒如何在不同物种间传播、其在哺乳动物宿主中的感染动态以及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该研究提供了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H5N1病毒在家畜中的传播和跨物种溢出的深入见解。HPAI H5N1病毒不仅在乳牛中引起了显著的临床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呼吸窘迫和奶量下降,而且病毒在乳牛的乳腺组织中显示出高度的嗜性,导致病毒在牛奶中高效复制和排出。这些发现揭示了病毒在家畜中传播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对公共卫生构成的威胁。 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分析,确认了HPAI H5N1病毒B3.13基因型的存在,这一基因型由多个不同的流感病毒基因片段重组而成。流行病学和系统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病毒在不同农场间的传播路径,包括通过乳牛的迁移、野生动物以及可能的污染物传播。这些结果强调了在农场中实施有效生物安全措施的重要性,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H5N1病毒在乳牛和其他哺乳动物中的传播不仅增加了病毒适应新宿主并引发人类感染的风险,而且也突显了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措施,以减少病毒在动物种群中的流行,并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这些数据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中国人类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病毒向西传播》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8-04-11
    • 从2013年到2017年5月17日,中国的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在中国引发了5波人类感染。在此期间,报告了1,564例实验室确诊人类病例和612例死亡病例;约有一半发生在第五波期间。第五波不仅感染了更多的人,而且还传播到北方;以前的H7N9爆发仅在中国东部和华南地区有记录。此外,中国南部广东省最近从人类病例中分离到的病毒(A / Guangdong / 17SF003 / 2016和A / Guangdong / 17SF006 / 2017)已被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A(H7N9)病毒,根据其分子(3)和生物(4)的特点。 在2017年5月在中国陕西报告了人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A(H7N9)病毒。研究人员从5个病人和4个城市的活家禽市场或农场获得了完整的基因组。 结果表明,H7N9从中国南部和东部向西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