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的优化管理——EASL 特别会议》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 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5-07-07
  •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管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相当大的挑战。欧洲肝病学会针对乙肝临床管理召开了专题会议。在许多欧洲国家,移民模式对许多欧洲国家的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病率、患病率及基因型占主导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免疫耐受的患者,是水平和垂直传输的重要来源,这些都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CHB),但目前的治疗方案是无效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在有限的持续时间,在少数患者中会有治疗反应。新的治疗策略,如免疫调节作用、RNA干扰和抑制病毒都得到了良好的早期结果。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家成功建立乙肝病毒感染模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江洪波
    • 发布时间:2019-05-22
    • 5月5日,北京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和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5种化学小分子组合(5 compounds,5C)可在体外促进肝细胞功能的长期维持,并利用该方法建立了首个乙肝病毒感染模型。5C培养条件下的肝细胞支持乙肝病毒的高效感染,并能够长期产生cccDNA,可作为理想的药物筛选模型,对乙肝病毒的深入研究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 《FDA警告: DAAs可致乙肝病毒再活化》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10-10
    • 2016年10月4日FDA发布安全警告称一些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HBV)或当前感染HBV的丙肝患者,在接受直接抗病毒(direct-acting antiviral ,DAA)药物治疗丙肝病毒(HCV)感染后,HBV有再活化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甚至死亡。 FDA要求在DAAs药品标签上添加黑框警告,以警示HBV有再活化的风险,提醒医疗保健人员对接受DAA药物治疗的丙肝患者进行HBV筛查和监测。 直接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慢性HCV感染,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减少患者体内HCV的数量,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可被治愈。如果不接受治疗,HCV可导致严重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 医疗保健人员 开具DAA药物之前,应对所有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进行筛查,确认患者是否正在感染或有既往感染史。同时,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随访期间,应采用血液检测来检查是否发生HBV再活化。目前,再活化的原因尚未阐明。 患者 如果曾感染过HBV或有其他肝脏问题,应在治疗前告知医生。治疗期间不得擅自停药,提前停药容易让体内的HCV产生耐药。如果出现疲劳、虚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眼球或皮肤发黄、大便染色等症状,请立即与医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