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液化天然气市场将进入洗牌阶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24
  • 今年液化天然气(LNG)货源流向延续去年,由传统的西气东输、北气南下变为现在的本地消耗、资源倒流。有业内人士表示,面对进口LNG增多、管道互联互通、管道气灵活性增强等因素,今明两年LNG市场将进入洗牌阶段。

      记者了解到,传统货源流向是因为西北作为LNG主产区,华北、华东、华南作为LNG的主要消费区域,LNG作为管道运输的补充方式,西气东输、北气南下都顺理成章。

      "本地消耗一方面是沿海地区进口LNG增加,为原主消费区域增加供应。"中宇资讯分析师孙阳表示,由于接收站投入运营的增多,沿海地区进口LNG增加补充国产市场。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成为主要消费区域,依托于海运的LNG进入中国市场直接在沿海地区消化。"另一方面,西北本地消化能力增强,为原主生产区提高需求。"孙阳表示,由于上游限气等原因,自5月到9月西北LNG工厂一直限量生产,而LNG运输多集中在煤炭的运输方面。随着2017、2018年LNG加气站的继续铺设,西北本地加气站逐步增多,本地的消化能力增强,这在今年各节假日体现得比较明显,假期高速限行时工厂市场成交依旧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今年预计超过40%,管道建设尚需时日,进口LNG就成为为我国保供的主要助力。"随着LNG接收站窗口期开始以商品的形势拍卖,接收站利用率将逐年增高,在进口LNG经济优势明显的时候一度向内陆销售,对传统模式来讲是种资源倒流,且挤占国产LNG市场份额。"孙阳表示。

      据孙阳介绍,去年冬季北方天然气严重紧俏,通过LNG槽批形势由南向北保障用气稳定。今年在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进一步完成管道互联互通的情况下,计划由南向北输气3000万方/日。即使互联互通建设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今年LNG槽批由南向北还是可以继续保障供应的。

      孙阳表示,今年LNG市场瞬息万变,国产原料气调价周期变动使LNG成本波动较大,接收站调价周期变短,LNG竞争压力较大,下游采购多元化。区域化销售受下游需求影响尤为明显,但LNG经济优势丧失,LNG发展受到掣肘。

      "LNG的商品意义减弱,在我国发展天然气之初,由于管道建设周期较长,LNG作为长距离运输的补充形式有其存在的意义。但随着管道网覆盖面逐步增大,LNG作为对天然气资源的二次加工,长距离运输就丧失了优势,市场逐步向管道气倾斜。"孙阳表示,2018、2019年面对进口LNG增多、管道互联互通、管道气灵活性增强等因素,LNG下游发展难有转变,这两年将成为市场的洗牌阶段,对于盈利不佳的贸易商来说或存在退市心态。

相关报告
  • 《IEA:今明两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创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0-23
    •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天然气供应状况报告《2024年全球天然气安全评估》显示,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创历史新高。 报告称,由于亚洲市场的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同比增长2.5%以上,达到4200亿立方米的历史新高。亚太地区约占天然气需求增量的45%,欧洲工业天然气需求的恢复也推动了需求的增长。预计2025年天然气需求将增长2.3%,主要还是由于亚洲经济增长的拉动。 自2022年俄乌冲突引发天然气危机以来,全球液化天然气(LNG)液化能力已增加超过1500亿立方米。美国占2022年和2023年增量的75%,马来西亚、卡塔尔、墨西哥、刚果(布)、加蓬等也获批了新项目。其增长从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到第三季度,多数项目位于中东。其中卡塔尔获批项目数量特别多,其他国家包括阿联酋、阿曼、墨西哥、刚果(布)等,获批项目总产能超过450亿立方米。 报告还指出,自俄乌冲突以来,无论是供应国和需要国都倾向于更加重视确保天然气稳定供应。据称,2023年以来,供货合同以长期固定目的地的液化天然气合同居多。从2023年起,85%的合同量为10年及以上合同,固定目的地合同占比超过70%。年采购量超过40亿立方米的大额合同量占2023年合同量的57%,为2017年以来的最高比例。
  • 《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与新动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14
    • 2018年,全球LNG贸易量创下3.2亿吨的新高,供应能力显著增加,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贡献了新增能力的主要份额。亚洲地区继续引领全球LNG需求增长,中国再次成为需求“执牛耳”。全球LNG价格仍然呈现区域特征,价差继续收窄。未来,新增液化天然气项目将再次提振市场供需信心,亚洲需求增长速度或将放缓,欧洲地区将形成俄罗斯管道气与美国LNG的竞争态势,LNG价格有望继续回落。 (一)全球贸易量达到新高,供应增长强劲,需求表现不一 2011年至2016年期间,液化天然气贸易量的平均增长率降至仅0.9%,与管道天然气贸易量增长率(1.0%)大致持平,但均落后于一次能源产量增长率(1.7%)。但是,自2017年以来,液化天然气的年均增长率开始呈现高于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产量和管道出口量的增长率的态势。 根据国际天然气联盟(IGU)发布的2019年世界液化天然气报告显示,2018年是全球LNG贸易的又一个强劲增长年,全球LNG贸易量连续五年保持较快增长,并创下3.165亿吨的历史新高,同比增加2820万吨,增幅达到9.8%,成为自2010年以来的最高年度增幅。其中,短期和现货贸易量达到9900万吨,同比增长1450万吨,占到LNG贸易总量的31%。全球LNG出口国增加到19个,进口国家增加到36个。2018年,液化天然气在全球天然气贸易量中的占比达到10.7%,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供应侧的增长驱动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2018年,澳大利亚Wheatstone项目以及Ichthys项目开始运营,此外GLNG、Gorgon等项目的接近满负荷率的生产,导致澳洲同比增长1220万吨;随着Sabine Pass LNG项目第三条、第四条生产线的全部投产,以及Cove Point项目的投产,美国实现了其预期增产,产量同比增长近820万吨;俄罗斯则继续扩大亚马尔项目的产能,2号和3号生产线相继投产,进一步提升了俄罗斯LNG出口能力。 消费侧的增长驱动主要来自亚洲地区。2018年,亚洲地区引领全球LNG增长,全年增量接近3000万吨。由于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中国LNG进口达到1580万吨。此外,日本、韩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其他亚洲市场的增长幅度较小,合计增加1280万吨。 欧洲地区受天然气产量减少、核电机组停用以及部分改变目的地条款的LNG量流入造成欧洲进口略有增加,平均同比增幅为1.8%。而中东地区由于本地区天然气生产量大幅上升,国内需求得到满足,进口量下降,埃及、约旦、阿曼、阿联酋等国家的LNG进口量较之往年下降45%左右。 (二)全球LNG液化产能和利用率有所提升 液化产能方面,2018年,全球液化产能仍处于从2016年开始的这一波扩建发展之中,受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产能增长的驱动影响,这三个国家的在建项目产能占总在建项目产能的70%以上。全年产能达到3.93亿吨,产能增加3620万吨(其中有560万吨退役产能),同比增长6.5%。 产能利用率方面,2018年全球液化产能利用率为86%,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这改变了多年来液化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的形势。大部分既有LNG项目都得到了高度利用。文莱、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挪威、巴布亚新几内亚、卡塔尔、俄罗斯和阿联酋等国家正以实际产能或者或接近实际产能的水平运营,且随着出口量增加,最近投用或重新启用的多个项目利用率得到提高。就全球范围看来,Yamal项目和澳大利亚的几个项目是增量最大的供应资源,其中,澳洲格拉斯通项目、高更项目、太平洋项目和惠斯通项目的符合率分别达到了106%、104%、95%和94%。 (三)全球LNG价格呈现上涨态势 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气价格受到油价和亚洲地区需求持续增长的影响而呈现上升态势,但是三大区域呈现出的特征不一。亚洲和欧洲年初及年末的寒冬天气,抬高了两大洲的LNG现货价格,但夏季供应量日益充足,又令其现货价格大幅降低。亚洲LNG现货价格已连续两年在进入四季度前攀升,与欧洲LNG现货价格相去甚远。随着套利交易的增多,美国继续向亚洲出口LNG,由于出口交货地灵活、市场流动性强、报价透明度高等原因,美国Henry Hub价格逐渐成为重要的全球市场参照之一。随着2019年新增液化能力的增加,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跌。 亚洲地区以东北亚为例,2018年东北亚LNG现货价格发生了显著波动。1月份,东北亚地区LNG价格最高达到9.88美元;2月份至8月份期间,区域内LNG需求量减少,价格平稳降低,东北亚地区LNG到岸现货价格下跌至7.2美元/mmbtu。但是,这一降幅没有2017年8月降至5.28美元/mmbtu那样明显。进入四季度以后,价格开始走高,11月份涨到11.4美元/mmbtu,进入2019年2月份之后,由于天然气储备充足、LNG接收站能力受限等原因,现货价格回落至9.36美元/mmbtu。 2018年,受到严寒天气的影响,英国NBP价格走高并早3月份达到8.9美元/mmbtu,之后稳定在8美元/mmbtu左右。进入三季度后,北海气田管道检修,NBP价格再度升高达到9.5美元/mmbtu。从全年来看,NBP价格较之往年升高1.7美元/mmbtu,主要是因为亚洲现货增加导致LNG市场吃紧所致。 北美天然气价格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路易斯安那州的Henry Hub来确定。2018年,Henry Hub价格比较稳定,全年均价为3.1美元/mmbtu,同比增幅仅为0. 16美元/mmbtu,较之2017年增长0.11美元/mmbtu。 (四)短期和现货LNG贸易量持续增长 由于全球不断增加的LNG需求,推动了短期和现货LNG贸易量连续实现大幅增长。2018年,LNG短期和现货贸易量达到9900万吨,同比增长1450万吨,占液化天然气贸易总量的31%。短期和现货贸易量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盆地,供应增量中有640万吨(占44%)来源于澳大利亚;而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主要原因是冬季采暖和“煤改气”需求持续增加,国家要求三大油提前采购的气量注入以及除了三大油以外的其他国内能源企业只能通过现货采购方式满足自身的终端市场需求,都推动了中国短期和现货LNG的增加。 (五)液化天然气运输市场平稳发展,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 截止2018年底,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队拥有的船舶数量达到525艘,新增53艘(包含4艘FSRU),同比增长11.5%。总运力达到7849万立方米,平均单船舱容为14.8万立方米。其中舱容大于20万立方米的LNG船舶占到总艘数、总运力的8.6%、13.5%;舱容10至20万立方米的LNG船舶为当前LNG主力船舶,共计433艘,占到总艘数、总运力的82.7%和85.1%;舱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LNG船舶占到总艘数、总运力的8.7%、1.4%。由于传统中小型LNG船舶建造和营运成本相对较高,使LNG船东承受着巨大的技术和资金压力。随着LNG船舶制造技术和推进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和提高,LNG船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 船舶租金方面,受中国液化天然气需求增加影响,液化天然气船舶租金由2018年春夏两季的5.6万美元/日,飙升到冬季的15万美元/日。截止2019年1季度,租金再次回落到7.4万美元/日的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