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我国近海有毒有害藻类与藻毒素调查及开放数据库构建”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6-21
  • 6月12日,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我国近海有毒有害藻类与藻毒素调查及开放数据库构建”项目启动会在青岛召开。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作为主持单位,参加单位包括暨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国家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等10家单位。项目专家组、依托部门领导、依托单位领导和专家及项目组成员40余人参加会议,海洋所副所长李超伦主持会议。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娄治平研究员代表依托部门致辞并对基础资源专项管理提出要求,海洋所所长王凡代表项目主持单位致辞并表示研究所及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将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支撑保障。

      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研讨会由专家组组长陈宜瑜院士主持。项目负责人颜天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总体实施方案,包括背景意义、内容目标、考核指标、技术路线、调查海域、年度计划、运行机制等。各课题详细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专家组围绕实施方案进行研讨,充分肯定了该项目方案和意义,并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建议从基础资料调查角度发力,综合考虑调查海域选择和站位布局,加强各课题之间的对接和联系,重视数据平台的构建和持续运行。项目组在之后的内部讨论会上对专家组意见进行详细讨论和落实,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就调查区域布局、采样和分析方法的统一和标准化、数据规范化和数据库建设等具体细节展开深入研讨,并将针对样品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样本库和数据库构建等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此次研讨为进一步明确项目和课题方向,圆满完成项目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 原文来源:;http://www.qdio.cas.cn/xwzx/kydt/201906/t20190616_5323664.html
相关报告
  • 《南海两项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6-23
    • 6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在广州举行“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和“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启动会。这两个项目属于中国科技部2017年批准立项的14个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 据介绍,“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项目,将对中国在南海开展的历次海洋调查和岛礁调查所获取的生物、物理、环境等基础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和电子化处理,建设综合数据库,整理出版相关数据资料。分别包括对南海水文气象数据整编、南海海洋化学数据整编、南海生物生态资料整编、南海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整编、南海及其附属岛礁地质环境资料整编、南海岛礁地质样品资料整编;最后数据汇总、综合数据库建设、专著(系列丛书)统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面向国家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大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意在摸清中国红树林生物资源和重要种类基因资源家底,为国家红树林研究、保护与管理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为国家岛礁、滩涂、海岸生态修复等储备生物种质资源和基础资料,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岸重大工程以及近海渔业资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组汇集了中国南海科学考察和研究历史悠久的10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清华大学,共193名科研骨干参加,涵盖海洋生物、生态、渔业资源、地质、化学、物理以及信息地理学等专业领域。同时聘请离退休老一辈科考队员协助指导、“记忆恢复”访谈,保障整编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 《美能源部启动大型藻类新能源计划》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19-05-09
    • 美国能源部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日前宣布在大型藻类生物燃料计划(Macroalgae Research Inspiring Novel Energy Resources,MARINER)中资助2200万美元用于18个研发项目。MARINER计划旨在开发关键工具,使美国成为世界领先的海洋生物质生产者。 目前,海藻主要用于人类食用,但也逐渐被用于燃料、化学原料和动物饲料的生产。MARINER项目团队将开发经济上可行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陆地资源争夺。这些项目分为五个类别,分别是:第一类——综合种植和收获系统的设计和实验部署;第二类——高级组件技术的设计和实验部署;第三类——计算建模工具的设计和测试;第四类——水环境监测工具的设计和测试;第五类——先进育种和遗传工具的研究和开发。每一项技术都需要减少资金和运营成本,使农场规模和部署面积大幅度增加。MARINER团队及合作伙伴涵盖了广泛的技术学科和地理区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组合方法来推进计划实施。 表1:MARINER计划具体内容 研发主体 地点 名称(类别) 主要内容 经费/美元 卡塔利娜海牧场 加州圣佩德罗 巨藻大规模生产系统(第一类) 为太平洋巨藻养殖设计开发一种全新的培育系统,减少海藻育种时间和成本,以推进海藻规模化生产 449,772 Fearless基金 华盛顿特区 马尾藻牧场(第一类) 开发一种集成遥感和成像技术综合系统,以实现对马尾藻养殖过程的自动动态监测,减少海藻“牧场”的建设成本 500,000 Kampachi Farms公司 夏威夷州凯鲁瓦-科纳 高产大型藻类培养单点系泊阵列(第一类) 针对热带和亚热带深海环境,开发全新的养分输送技术,以将深海海水的养分有效地输送到大型藻类生产“牧场” 500,000 海洋生物实验室 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 热带海藻栽培技术(第一类) 在近海领域,为热带红藻纲开发全新的高产量、低成本的养殖系统 500,000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华盛顿州里奇兰 离岸大型藻类自主设备(第一类) 利用流体动力学设计开发自动式海上浮动式海藻养殖系统,以减少海藻养殖的人工成本 500,000 Trophic公司 加州奥尔巴尼 连续高产海藻生产技术(第一类) 开发成套的养分高效输送技术,提高海藻产率和经济效益 500,000 南密西西比大学 密西西比州哈蒂斯堡 深度可调海藻生长系统(第一类) 开发一种新型的深海海藻养殖系统,能够精确定位海上灾害(如气候灾害、海洋交通)事件发生地点,以避免/减轻灾害对养殖的影响,确保养殖系统获得最高产量 500,000 南密西西比大学 密西西比州哈蒂斯堡 围场式马尾藻牧场(第一类) 开发一个半自动的围场,以容纳自由浮动的马尾藻养殖群,保护围场内的马尾藻,避免其遭受海上风暴和来往船只负面影响,同时保证其能够从海洋中获取足够的养分 500,000 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 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 可伸缩海岸及海上大型藻养殖系统(第一类) 开发一种全新的可复制、可扩展的海藻规模化养殖场,旨在降低资本成本、减少安装和生产工序、降低运营成本 500,000 C.A. Goudey and Associates 马萨诸塞州纽伯里波特 大型海藻养殖自主拖船(第二类) 开发全新的无人驾驶拖船,用于大型海藻养殖系统,以代替人类从事海藻基础设施和生物质运输的任务 406,549 Makai海洋工程公司 夏威夷州火奴鲁鲁 大型海藻养殖性能模拟系统(第三类) 借助流体动力学开发计算机仿真模型来模拟近海海藻养殖系统(包括生物群、养分通量和养殖系统的结构性能),用于研究海洋波浪、水深和水流对养殖系统的影响 995,978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华盛顿州里奇兰 可扩展的大型海藻生产的多分辨率、多尺度建模(第三类) 开发成套的多因数计算机仿真模型工具(包括局域和全局的模型),来研究分析大型海藻养殖场结构与海洋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减少养殖场部署风险和成本 2,025,986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加州尔湾 大型藻类培养模式系统(第三类) 开发一种能够分析洋流、表面波浪、湍流、海藻养殖场结构、营养、光照以及生物过程等各种因素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模型,为养殖人员设计养殖场提供关键科学数据信息,减少成本同时最大化产量 1,815,529 新英格兰大学 缅因州比德福德 水动力荷载作用有限元建模工具和海洋部署农场的结构分析(第三类) 开发可调谐的三维模型工具,模拟流体诱发的机械应力对海藻养殖系统的影响,并在缅因州海湾养殖场进行现场的系统验证 1,321,039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加州圣巴巴拉 水产养殖监测系统(第四类) 开发一个系统级解决方案,以持续监控和采集海藻养殖的各个阶段数据信息,并将数据实时反馈到养殖场的养殖人员以实现对养殖场环境和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 2,003,894 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 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 使用声学和紫外线感应的大型藻类农场的综合监测系统(第四类) 开发一种配备声学、光学、环境等传感器水下自动无人航行器用于观测海藻生长状态 2,063,170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 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 巨藻全基因组关联育种(第四类) 开发一个海藻苗种培育项目,旨在利用基因组测序以筛选出优秀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对海藻苗种进行调控,使其内部优秀基因得以表达,改善苗种质量,提高养殖产量 2,820,128 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 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 海藻选育种技术(第五类) 针对海带开发一种选择性育种计划,即利用表型学、基因组测序和预测方法,改善糖海带的苗种,提高产量,提升成本效益 3,70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