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在塑料表面可存活193.5小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2-20
  • 来自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比大流行早期的原始毒株在塑料和皮肤表面存活的时间要长得多。

    在对塑料表面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测试后,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和阿尔法、贝塔、伽玛和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存活时间分别为56小时、191.3小时、156.6小时、59.3小时和114小时。

    然而,对于奥密克戎而言,它可以在塑料表面存活193.5小时,相当于8天。

    同时,尸体的皮肤样本检测显示,原始毒株的存活时间为8.6小时,阿尔法毒株为19.6小时,贝塔毒株为19.1小时,伽玛毒株为11小时,德尔塔毒株为16.8小时;而奥密克戎毒株可以长达21.1小时。

    作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写道:"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塑料和皮肤表面,阿尔法、贝塔、伽玛、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都显示出比原始毒株长2倍以上的存活时间,并在皮肤表面保持感染性超过16小时。"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95305.html
相关报告
  • 《新冠病毒在光滑表面可存活28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0-14
    • 据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官方网站消息,该组织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疾病预防中心的一项实验表明,新冠病毒在低温和非多孔表面或光滑表面(如玻璃、不锈钢、乙烯基塑料)上存活时间更长。在20℃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钞票、玻璃(例如手机屏幕)和不锈钢等常见表面上存活长达28天。该研究结果发表于最近的《病毒学杂志》。   澳大利亚疾病预防中心副主任黛比·伊格斯博士表示,相比之下,在类似的实验中,甲型流感病毒只能存活17天。这也侧面证明了新冠病毒的顽强生命力。“我们的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长时间保持感染性。这需要加强定期洗手和清洁物体表面等好习惯的培养。”伊格斯博士说。   伊格斯博士表示,虽然在病毒传播中,表面传播的确切作用、表面接触程度和获致感染所需病毒数量都尚未确定,但对于在高接触地区制定风险缓解策略来说,确定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能存活多久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首席执行官拉里·马歇尔博士表示,“确定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能够存活的时间,可以使我们更准确地预测和减缓其传播,并更好地保护人群。”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30℃和40℃下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新冠病毒存活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 《奥密克戎新分支或“重拾”感染肺部能力》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7-11
    •  7月6日0时起,西安在全市暂时实施7天部分公共场所临时性管控措施。相关负责人在7月5日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阳性感染者此次感染的毒株均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   疫情大数据显示,陕西目前确诊感染者17例。7月以来,陕西每日新增确诊均为个位数,为什么仍需要实施暂停堂食、暂停KTV等场所营业的临时性管控呢?这还要从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分支说起。   除了传播速度更快、病毒载量更高,业内专家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相较于奥密克戎以往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分支BA.5出现了入侵肺部、具有很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新情况。   一位免疫学者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仍会再一次感染BA.5,此外,BA.5对肺功能的影响增大,必须密切关注。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中心副教授李克峰解释,之前的原始毒株能够利用肺泡细胞有而上呼吸道没有的蛋白入侵人类的肺部,增加重症风险,奥密克戎BA.1失去了这个能力,大多感染上呼吸道,而BA.5又找回了这个能力,“重拾”肺部感染。   谈及BA.5与BA.5.2的关系,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BA.5.2是BA.5的分支,相较BA.5在非S蛋白上有1个氨基酸变异,预估其特性与BA.5差异不大,有模型根据变异序列推算,BA.5.2较BA.5相对增长优势(relative growth advantage)增加20%,但其置信区间较低(8%—32%)。   逃逸能力强,BA.5防控难   “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A.2亚分支系列。”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文玲此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介绍,全球病毒基因共享数据分析显示BA.5近期占比上升较快,初步研究认为BA.4和BA.5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略有增强。   为什么BA.5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强?北京大学谢晓亮院士团队及其合作团队对不同变异分支的S蛋白进行了构象分析(分析钥匙上的纹路),并将其与不同的中和抗体、细胞受体等匹配检测亲和力。研究发现,BA.5上的F486V和L452R突变可成功逃逸多种抗体的识别,未降低对hACE2的亲和力。   这一发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表明,BA.5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除了可能对疫苗接种者造成突破性感染,还可以逃逸早期奥密克戎变异株BA.1感染激发的抗体。   也就是说,BA.5凭借在刺突蛋白486、452等位点上的变化,不仅能打开人细胞上的“锁”,还更好地逃避了人体内中和抗体的“截获”。这一变化将使得防控难度有所增加。   “找回”入肺能力,BA.5或提高重症率   由于大多感染上呼吸道,奥密克戎早前分支(BA.1、BA.2)的感染者多为轻症。新近的研究却发现,BA.5分支能够感染肺泡细胞。   一项由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27家科研单位联合发表的研究显示,BA.4、BA.5对人类肺泡细胞有着比BA.2更强的感染能力。   为什么奥密克戎变异株能够找回此前已经失去的肺部感染能力呢?   李克峰解释,这与人体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TMPRSS2相关,这种蛋白存在于在肺泡细胞表面,是否能感染肺部,取决于能不能利用好这一蛋白。奥密克戎早前分支并不能很好地和TMPRSS2结合,而现在BA.5对TMPRSS2的结合力增加了,继而感染肺部。   多项研究表明,TMPRSS2被业界认为是治疗流感病毒与冠状病毒感染的潜在靶点。这一跨膜蛋白“放行”,病毒就能通过膜融合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BA.5的变异使其重新打通了“膜融合”的分子机制,前述研究的动物试验也证明,BA.5比BA.2更具致病性。   这一结论可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不久前的数据显示,随着BA.5感染者的增加,以色列新冠患者中有170人重症,较一周前上升95.4%。   西安市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此次引发西安疫情的BA.5.2分支时表示,其感染病例的CT值低,传染性强,西安市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引起社区续发传播风险高。   针对如何防控的问题,前述免疫学者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BA.5.2的CT值低意味着感染者病毒载量大,载量大代表体内病毒数量多,易传播,同时也易被检出。因此,适当的核酸检测策略可以实现社会面传播前的有效控制。   截至记者发稿,北京市对7月5日通报的感染者1至3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传播链条清晰,来源明确,疫情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