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_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更新2019-nCoV的R0为2.24-3.58,1月24日曾发文估计R0为3.30-5.47》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07
  • 1.时间:2020年1月29日

    2.机构或团队:香港中文大学、密西根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淮阴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

    3.事件概要:

    研究人员对2019-nCoV的基本传染数(R0)进行初步估计,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Preliminary estimation of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of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China, from 2019 to 2020: A data-driven analysis in the early phase of the outbreak”。

    考虑到疾病报告率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指数增长对2020年1月10日至1月24日中国大陆的2019-nCoV病例时间序列的流行曲线进行了建模。研究人员利用估计的固有增长率(γ),通过使用其他两种冠状病毒疾病MERS和SARS的连续间隔(SI,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中,连续间隔是指传播链中连续病例之间的时间。)来估计R0,以作为真正未知SI的近似值。调查结果显示,早期暴发数据主要是指数增长。研究人员估计平均R0在2.24(95%CI:1.96-2.55)至3.58(95%CI:2.89-4.39)范围内,同时报告率增加了8倍至2倍。研究证明了报告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R0的估算。研究人员指出,对2019-nCoV的R0的平均估计值在2.24至3.58之间,并且显著大于1。研究表明2019-nCoV引起暴发的潜力。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23.916395v2
相关报告
  • 《1月28日_兰卡斯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更新2019-nCoV的R0为2.39-4.13,1月24日曾发文估计R0为3.6-4.0》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07
    • 1.时间:2020年1月28日 2.机构或团队:兰卡斯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格拉斯哥大学 3.事件概要: 兰卡斯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early estim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epidemic predictions”。 文章指出,自从首次发现以来,2019-nCoV的流行规模迅速增加,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发生了病例。 研究人员使用传播模型,估计基本传染数(R0)为3.11(95%CI,2.39-4.13); 必须防止58-76%的传播停止病例增长;武汉病例确诊了为5.0%(3.6-7.4); 1月1日至22日,武汉共有21022(11090-33490)例感染病例。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1月25日:研究人员建模预计2019-nCoV将在中国导致8042例感染和11.02%的致死率》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1-29
    • 1.时间:2020年1月25日 2.机构或团队: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健康中心、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郑州大学 3.事件概要: 西安交通大学及南京医科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2020年1月25日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Modelling the epidemic trend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China ”,及时评估了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结果显示2019-nCov的传播能力与SARS和MERS相当,但致死率较低。数学模型表明,2019- nCov在中国可能导致8042例(区间为4199-11884)感染和898例(区间为368- 1429)死亡,对应的致死率为11.02%(区间为9.26%-12.78%)。这低于SARS的14%到15%和MERS的34.4%,表明2019-nCov可能是冠状病毒家族中毒性较小的毒株。 然而,研究人员承认,在疫情的早期阶段,由于许多感染病例尚未发展到关键阶段,死亡病例可能未得到充分报告。 2019- nCoV的基本繁殖数量(R0)是病毒最初可传播性的一个指标,在2019年12月12日开始流行时,估计为4.71,但到2020年1月22日,其有效繁殖数量(Re)下降到2.08。如果继续下降趋势,假设疫情不再复发,则在疫情开始后3个月内(77天),Re将下降到1以下,说明疫情将在3个月内逐渐消失。与SARS和MERS相比,2019-nCov的R0与SARS相似。 研究人员还认为,快速诊断并保证病例及时隔离,以及综合干预措施,将对2019-nCov疫情未来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中国正面临春运高峰,并且疫情已蔓延至境外,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潜在的时空传播模式和批准新的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