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库存止降走稳 电煤价格继续小幅上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30
  •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2年第3期)显示,电厂耗煤量环比上周略有下降,但受寒潮天气影响仍处于较高水平。电厂整体库存降幅明显收窄,库存量高于上年同期近2600万吨,电厂库存多处于较高水平。本周北港大秦线调入量减少较明显,库存继续消耗,其中秦皇岛港库存下降至410万吨左右水平,货盘释放不及前期。坑口煤价保持上涨趋势,港口发运成本倒挂难以改善,北港现货资源持续紧张,报价持续上涨,但由于节前效应,需求预期减弱,煤价涨幅收缓。电厂现货采购依旧以刚需少量采购为主,对高价接受度不高,买卖僵持,加上市场货源少,实际成交较少。沿海煤炭运输需求低迷,海运市场持续宽松,市场空船期较多,海运费继续承压下行。

    本期,CECI沿海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综合价分别比上期上涨34元/吨、29元/吨。5500大卡、5000大卡现货成交价分别比上期上涨41元/吨、84元/吨。本期样本量较上期有所增加,但年度长协样本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现货采购仅以部分电厂春节前刚需补库需求为主,同时市场高卡资源供应稀缺,现货采购处于较低水平。从热值分布看,5500大卡和5000大卡离岸价样本总量占比基本保持平稳,但5500大卡样本中,年度长协和批量样本占比极低,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仍然存在。

    本期,曹妃甸港区煤炭调入量低于调出量,港口库存持续减少。下游电厂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但受冬奥会补库政策影响,部分地区电厂采购需求有所增加。由于主产地坑口煤价持续上涨,叠加港口现货资源紧缺,部分贸易商报价偏高,下游电厂被迫采购高价现货,煤价高位运行。1月21日,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价格分别比1月14日上涨65元/吨、73元/吨和78元/吨。本周,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平均价格分别为964.8元/吨、863.2元/吨和733.6元/吨,分别比上周平均价格上涨52.4元/吨、54.2元/吨和73.2元/吨。从样本情况看,本周曹妃甸指数现货交易样本交易量比上周略有增加,主要是5000大卡现货交易量增加较多,但5500大卡现货交易量有所减少。

    本期CECI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1203元/吨,较上期下降26元/吨,环比减少2.1%。临近春节,进口煤需求继续减弱,价格持续下行。从样本情况看,本周样本量创2021年以来新低。

    本期,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2%,连续4期处于扩张区间,环比下降1.35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供给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需求、库存和价格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除库存分指数环比上升外,其他分指数均环比下降。其中供给分指数为48.41%,环比下降0.94个百分点,连续2期处于收缩区间,表明电煤供给量继续下降,降幅有所扩大。需求分指数为50.08%,环比下降1.90个百分点,连续20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需求量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收窄。根据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日报》监测,本周(1月14日至1月20日,下同),纳入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102亿千瓦时,环比(1月7日至1月13日,下同)减少6.0%,同比减少0.6%;日均供热量1292万吉焦,环比持平,同比增长3.3%。日均耗煤量564万吨,环比减少4.5%,同比增长0.7%;电厂日均入厂煤量552万吨,环比增长5.3%,同比减少2.3%。库存分指数为50.15%,环比上升0.62个百分点,在连续3期处于收缩区间上升至扩张区间,表明电煤综合库存量由降转增。1月20日,纳入统计的发电企业煤炭库存较1月13日减少95万吨。价格分指数为53.82%,环比下降2.11个百分点,连续3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价格量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收窄。航运分指数为47.88%,环比下降1.15个百分点,连续2期处于收缩区间,表明电煤航运量继续下降,降幅有所扩大。

    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持续,加之多地疫情散发,或将对电煤运输产生影响。春节、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临近,为做好春节及重大活动期间电力、热力供应保障,建议:一是切实做好发运工作,避免因天气等原因导致煤炭调运工作放缓或中断,做好库存管理,尤其关注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对煤炭运输的影响,确保供应安全;二是重点关注春节期间煤矿生产安排,尤其针对当前港口库存低位,对节后复工复产缓冲保障作用减弱,预判供应影响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做好春运期间货运采购节奏的应对和调整;三是继续加快推进电煤中长期合同的高质量签订,切实做好合同签订质量和签订进度双把控,为后期中长期合同作用的充分发挥打下良好基础。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港口煤价率先上涨 产地煤价继续收窄》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5
    • 本周一,多个港口煤价指数止跌,周二指数出现上涨,意味着煤市有所趋稳;叠加工业企业复产复工的加快,终端需求强势回归,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有所缓解。经历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煤市寒冬期之后,市场逐渐走出低谷。 此次港口煤价趋稳原因如下:首先,节后,尤其正月十五过后,电厂日耗恢复加快,已经接近正常水平的85%,沿海八省重点电厂存煤数量也掉头下降,标志着沿海煤市的拐点已经来到。其次,现货实际交易价格已经跌至月度长协价格以下,在今年经济稳步复苏的大背景下,市场并不悲观;加之占比较高的长协煤托底,手里有煤的贸易商出现挺价不卖。再次,市场煤价格已经跌至谷底,部分客户有抄底心里,询货增多。有的用户按指数上浮10元询货,但却拿不到煤。第四,进口煤成本倒挂,加之期货上涨,拉动需求增加。 尽管3-5月份,处于民用电淡季,但后续市场并不悲观。首先,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用电表现不会太差,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尤其沿海地区外贸企业和服务业的全面恢复生产,用电量将出现质的飞越。其次,虽然近几天电厂的中标价格仍然偏低,但随着日耗上行、电煤去库存,市场套保需求之外的询货也有增加,电企招标陆续释放,带动看涨情绪升温。再次,两会的召开,煤矿安全检查趋于严格,保供压力减轻,主产区煤炭产能释放将受到一定影响,电厂和港口库存的缓慢下降,库存压力将减轻。第四,后续市场要面临着四月份大秦线春季集中修,澳洲煤暂停,穆斯林斋月和开斋节、影响印尼煤炭产量等等,促使国内煤市交易和港口运输将更加活跃。 产地方面,煤价延续跌势,降雪对煤炭供应影响不大,但对需求却有一定影响,造成拉煤车减少。下游水泥、化工等非电终端有采购需求,但电力终端采购偏弱,多数煤矿正在消化现有库存,陕蒙部分煤矿价格企稳或有10元/吨左右涨幅,其它矿以继续下跌为主。尽管坑口市场需求一般,煤矿库存偏高。但随着港口煤价的上涨,坑口煤价会得到提振;本周,产地煤价跌幅也会收窄。
  • 《煤价存在继续上涨的可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21
    • 北方港口低硫动力煤品种货源不足,致使其交易价格快速上扬,尤其低硫蒙煤高出指数5元/吨报价,而含硫略高一些的晋北煤与指数平水,推动市场情绪继续转好和煤炭价格指数快速拉高。在发煤企业普遍参照指数定价的交易模式下,现货价格随之上扬,贸易商纷纷捂盘惜售。叠加低硫优质煤调进不足、询货增多,拉动市场煤价进入了循环上涨模式。随着两节和大秦线检修的临近,用户抢运积极性提高,长协煤数量不足的用户开始接受高价煤,促使煤价存在继续上涨的可能。 1.进口煤受阻,利于国内煤市闪转腾挪。 上周,由于煤价上涨过快,下游市场抵制接受,港口市场环节交易并不活跃。但进口煤依然偏紧,广东、福建地区部分电企迫切希望能够增加进口煤配额和通关,但实际情况是有进口额度的可以有序通关,额度外的进口煤一吨也无法进口,部分电厂开始增派船舶赶往北方港口抢运煤炭。我国进口通关政策仍然把控严格,支持后期内贸动力煤需求进一步向好,也对近期北方港口的现货煤价形成支撑。 2.港口优质资源紧缺。 受到上月大秦线两次事故影响,铁路部门调度指挥更加精细,煤炭运量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秦皇岛港场存维持在500万吨的低位水平,京唐港、曹妃甸等港口场存也处于较低水平。内蒙、山西等地低硫优质煤种处于缺货脱销状态,除长协合同兑现的煤种以外,优质市场煤煤源紧张。环渤海港口到港拉煤船舶和已办理手续船舶不断增加,秦皇岛港下锚船升至今年以来最高水平,表明卖方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支持现货煤价继续上涨。 3.电厂补库积极性提高。 经历了酷暑闷热的夏季,电厂库存得到积极消耗,存煤普遍下降。截至目前,全国重点电厂库存7680万吨,较8月初下降了998万吨,较去年同期水平减少696万吨;存煤可用天数较8月初下降5天,电厂补库需求有所提升。另据了解,江浙沪等地部分电厂存煤也有明显下降。随着十月份枯水季节的临近,火电压力将加大,部分电厂将提前补库。 4.大秦线秋季集中修带来的影响。 大秦线将于10月份开展检修,将于10月7至10月31日进行秋季集中检修,按照历史经验,检修期间大秦线的煤炭运量将降至105-110万吨之间。届时,动力煤到港数量将有所减少,将造成环渤海港口压船增多,并对港口煤价上涨带来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