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向日葵”材料问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1-07
  • 据英国《自然·纳米技术》杂志近日发表的论文,美国科学家报告了一种新问世的“向日葵”材料,可以完美地和光束方向保持一致。该材料呈圆柱体形状,具有“人工向光性”,能够随着光束而动——就像向日葵随太阳转动一样。

      向光性在自然界非常普遍,指的是生物体为了觅食或繁衍的目的,随光源而动。譬如植物的向光性可以使植物获得更多的光照,进而提高光合作用,维持植物更好地生长。

      但是向光性产生的确切机理仍在研究之中,而且,这一在植物中十分常见的特性却不容易模拟。长期以来,“人工向光性”一直难以实现,因为要在材料成分和特性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非常有难度。

      此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贺曦敏和同事,将一种可以有效吸收光并将光转化为热的光敏纳米材料与一种受热时会收缩的热敏聚合物结合起来,将其做成小型圆柱体形状。使用光进行照射时,圆柱体吸收光,温度升高,但是只有面向光源的一面如此。随着材料向光一面的收缩,圆柱体朝光束弯曲。一旦圆柱体顶端与光束对齐,此时处于光影中的柱体下部开始冷却、膨胀并停止运动。这些圆柱体可以持续随着光束转动,转向幅度非常广。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或可用于提高光捕获材料的效率,因为最新研发的这种圆柱体材料会自动弯曲,使其顶端受到最大量的光照。

      总编辑圈点

      我们在大多数植物身上都能发现向光性,但奇怪的是,光究竟是如何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一直不为人知,科学家拿出来的很多种解释也都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欠缺对这一机制的了解,导致我们很难人工去模拟向光性。而今,科学家终于获得成功,得益于纳米材料的飞速进步。该成果未来不但有潜力提高太阳能设备的效率,或还能间接帮我们破解向光性的谜题。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11/07/content_434325.htm?div=-1
相关报告
  • 《人造向日葵高效收集太阳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12
    • 向日葵为科学家研制收集太阳能的装置提供了启发。 一项日前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的研究显示,太阳能电池板可由一排排微小的人造太阳花制成。同时,它们会自动向光线弯曲。 每个被称为太阳机器人(SunBOT)的人造太阳花,包含一根由对光线产生反应的材料制成的茎和顶部的能量收集“花朵”两部分。后者由一种通常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标准吸光材料制成。每个SunBOT的宽度小于1毫米。 当SunBOT的部分茎暴露在阳光下时,它会升温并收缩。这导致茎部弯曲,并使人造花朵指向太阳光。一旦SunBOT与光线对齐,茎部便会停止弯曲,因为弯曲会产生阴影,使材料冷却并停止收缩。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Ximin He和同事通过构建一组SunBOTs,测试了这些茎干。研究人员发现,由茎部弯曲的SunBOTs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多收集高达400%的太阳能。 “几乎所有在响应式或智能材料领域工作的人都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未参与上述研究的荷兰艾恩德霍芬科技大学的Albert Schenning表示,这是一次很好的概念验证。
  • 《开发首个用于监测向日葵的人工智能模型》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江浩
    • 发布时间:2025-06-27
    •       2025年6月25日,阿根廷的INTA和Conicet研究团队与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SunPheno的人工智能工具。这一平台能够通过手机拍摄的图像自动识别向日葵的物候阶段。这一免费开放的平台在向日葵的基因改良和农业管理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进步。 SunPheno平台旨在提高关键生长阶段,特别是叶片衰老阶段的识别精度,这是影响籽粒灌浆和最终产量的重要时期。Iabimo(INTA和Conicet的农业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专家们与特伦托大学合作,利用在田间用手机拍摄的图像构建了一个包含25,000张图片的数据库。这些图像分别对应于INTA的基因改良项目中的两个向日葵品系,并经过手动分类,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如今该模型可以自动区分植物的营养和生殖阶段。 博士研究生Melanie Corzo解释道,叶片衰老是一个由内外因素共同调控的复杂过程,与光合作用下降有关。如果能够正确同步这一过程与物候阶段,就能最大化产量。她指出,这一系统能够消除对向日葵物候评估中的主观性,对于研究和生产都至关重要。未来的计划是进一步扩展这一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