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ncA PCR测序直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的耐药性》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19-06-24
  • 使用162株存档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MTBC)分离株,评估了内部开发的吡嗪酰胺(PZA)抗性的pncA测序,其具有通过BACTEC MGIT 960 PZA试剂盒明确定义的表型PZA易感性谱和PZase活性。初步结果显示,pncA测序与存档分离株中的表型PZA药物敏感性试验(DST)之间100%一致。同时,前瞻性收集了637份呼吸道标本,其中158份报告为MTB阳性,采用Abbott Realti m MTB检测(96.3%敏感性[95%Cl:92.2-98.7%]; 100%特异性[95%CI:99.2-100.0%] )。分别用pncA测序和BACTEC MGIT 960 PZA试剂盒分析158例MTBC阳性标本的基因型和表型PZA耐药谱。对于PZA耐药,pncA测序在4个工作日内检测到5/5(100%)表型PZA耐药呼吸道标本中的pncA突变。PZA敏感标本中未检测到pncA突变。将存档的分离物与前瞻性标本组合,27株被鉴定为具有pncA突变的表型PZA抗性。在这27个样品中,6/27(22.2%)的表型菌株PZA耐药菌株携带新的pncA突变,没有RPSA和PAND突变。在pncA结构基因中包含5个突变(Del383T, Del380-390, A-Ins at 127, A-Ins at 407 and G-Ins at 508),在pncA启动子区域包含的1个突变(T-12C)。所有这六种菌株都没有或降低PZase活性,表明新突变可能赋予PZA抗性。另外,25/27表型PZA抗性菌株被证实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由于PZA常用于MDR-TB治疗方案,因此pncA直接测序可快速检测PZA耐药性,并有助于PZA在治疗PZA易感MDR-TB中的明智使用。

相关报告
  • 《针对结核杆菌吡嗪酰胺药敏试验双相介质检测方法的评价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10-16
    • 吡嗪酰胺是一类重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与其相关的可靠药敏试验(DST)数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由于吡嗪酰胺的活性对pH敏感,致使对其进行体外测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The BACTEC MGIT 960曾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参考技术,但Wayne's测试法虽然存在结果较难解释的问题,被认为是一种合适的替代方法。此外,采用双相介质检测法(BMA)是另一备选方案。基于此,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BMA和MGIT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pncA基因突变进行了筛查,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6月23日发表在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上。 该研究将20个菌株接种于含有2毫升改良罗氏培养基、2毫升Kirchner半固体培养基且pH为5.2或5.5的试管中(培养基的吡嗪酰胺临界浓度为66ml/L),培育2周并观察培育结果,并对培育结果、MGIT检测结果和DNA测序结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得到了19个菌株一式两份的培育结果,剩下的一个菌株仅在其中一个培养基中存活,即可重复率为95%。在这19个菌株中,有11个对吡嗪酰胺敏感,7个耐受,剩下的一个菌株在培育初期是敏感的,但在重复测试时变为耐受。此外,在pH为5.5环境下测试为敏感的两个菌株在pH为5.2的环境中表现为耐受结果。 综上所述,对于吡嗪酰胺而言,BMA可作为一种可靠的低成本DST备选方案,特别是在采用自制固体培养基进行DST的实验室中。然而,由于BMA的主要缺陷是培育时间较长,因此尤其是对于那些多重耐药结核病呈现增长态势的地区来说,需要一种可靠且价格合理的测试方法来检测吡嗪酰胺的耐药性。这里建议在进行吡嗪酰胺药敏试验的同时,要开展常规的实验室能力比对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
  • 《结核分枝杆菌和大肠杆菌烟碱酰胺酶-吡嗪酰胺酶的活性需要金属伴侣,并有助于结核病中吡嗪酰胺的耐药性》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9-10-28
    • 结核分枝杆菌烟碱酰胺酶/吡嗪酰胺酶(PZAse)是一种催化烟酰胺/吡嗪酰胺转化为烟酸/吡嗪酸的金属酶。研究人员调查了金属伴侣是否能产生最佳的PZAse活性。 通过金属消耗(给予PZAse-MT-Apo和PZAse-EC-Apo)灭活结核分枝杆菌和大肠杆菌PZAase(分别为PZAse-MT和PZAse-EC)。测量了大肠杆菌金属伴侣蛋白ZnuA或Rv2059(结核分枝杆菌类似物)的再活化。对ZnuA和Rv2059进行蛋白水解和热处理后,重复进行此操作。剔除CDC1551结核分枝杆菌参考菌株的Rv2059编码基因,并测量PZA敏感性和POA外排率。 200μMZnuA实现了65%的PZAse-EC-Apo再激活。1μMRv2059和1μMZnuA分别实现了69%和34.3%的PZAse-MT-Apo再激活。ZnuA和Rv2059的蛋白水解处理,以及对ZnuA施加三种热冲击(但不对一种冲击),显著降低了重新激活PZAse-MT-Apo的活化能力。结核分枝杆菌Rv2059敲除菌株是Wayne阳性,易感PZA,尽管在敲除后观察到POA流出速率有降低的趋势,但与参考菌株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金属伴侣蛋白Rv2059可在体外恢复金属的PZAse的活性。尽管Rv2059在体外效果显著,但它似乎对体内PZA敏感性的影响较小。这可能使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引起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吡嗪酰胺是用于治疗结核病的关键药物,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并且使用目前可用的工具无法很好地测试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吡嗪酰胺的耐药性。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一种金属伴侣蛋白可能对吡嗪酰胺的作用和抵抗机制至关重要。这可能有助于开发改进的工具来检测吡嗪酰胺耐药性。这将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管理产生重大影响:针对患者个体菌株的耐药性进行适当调整的药物治疗方案,可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减少感染的进一步传播,并减少耐药菌株的发展。这些菌株更具挑战性且治疗费用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