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次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应急柴油机组完全自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05
  • 2017年12月27日,由中广核研究院设计并供货的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简称“EDG”),首台机顺利通过一系列出厂验收试验,即将正式发运红沿河核电站,这标志着国内首次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EDG的完全自主设计及自主制造,表明中广核在EDG领域的自主供货能力获得显著提升,同时对于后续处理EDG重大技术问题、保障EDG高效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EDG作为核电厂最后一道电力屏障,用于在事故状态下为电站提供紧急电力,因此也被称为核电站的“速效救心丸”。当厂外正常电源全部丧失的情况下,就是EDG出马的时候。发电机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起动供电,起到维持反应堆核心功能和安全停堆,守护核电机组“心脏”的作用。

    EDG除包含柴油机、发电机两大关键设备外,还配套有十余项机电仪系统及三十余类辅助设备,其集成设计复杂、技术指标严苛、研发投入巨大,长期以来国内一直未能具备完整的EDG集成设计及电控研发能力。

    中广核自2015年起展开针对红沿河核电二期国产化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设计及供货工作,历经设计、制造、鉴定、联调等多环节,并广泛吸纳在运电站千余条经验反馈,严格实施生产现场技术监督及质量控制措施,最终成功解决了一系列EDG设备的“老大难”问题,打破了同类机组出厂验收单排快启最短时间、自研设备联调一次性通过等多项记录,为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后续顺利投产使用及EDG机组的重大技术问题解决奠定了坚实基础。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126532
相关报告
  • 《百万千瓦级核电蒸汽发生器在中国一重制造完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4-27
    •     新华社哈尔滨4月23日电(记者梁冬、马晓成)由中国一重首次承制的红沿河5号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蒸汽发生器,23日在一重下辖的核电石化公司制造完成并列装发运。这不仅开创了中国一重自主研制核电蒸汽发生器的先河,也对中国实现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在压水堆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是核岛一回路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被称为“核电之肺”,其结构、设计、制造极其复杂,在制造方面代表着当今热交换器技术的最高水平。   中国一重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制造经验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质量创优,不断向制造过程专业化、流程化、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转型。在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攻关过程中,科研人员攻克了多个制造难关,实现了关键工序全部一次合格。同时,掌握和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流程,保证了蒸发器的高质量制造。
  • 《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首次使用自主“神经中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31
    •   记者近日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神经中枢”——“和睦系统”在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首台套应用揭牌仪式,22日在中广核集团阳江核电站举行。阳江核电5号机组成为首个使用我国自主制造“神经中枢”的百万千瓦级核电项目。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简称“DCS”,是核电站的“神经中枢”,对于保证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完成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停堆和事故缓解功能的核级DCS,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其技术,我国过去一直依赖进口。   中广核所属北京广利核公司于2010年10月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DCS通用平台——“和睦系统”。广利核公司总经理江国进表示,为确保系统安全,“和睦系统”采用了自主设计的操作系统和通信网络,研发团队共完成近100万行软件代码的自主编写,攻克了核级操作系统研发及其软件代码生成技术等世界性难题。   2016年11月,广利核向阳江核电完成核级DCS设备交付,此后,基于“和睦系统”的核级DCS设备已经参与现场一年多的调试工作,一直保持稳定运行。截至目前,“和睦系统”已顺利通过冷试、热试、装料等多个阶段的重大考验,为机组多个重大工程节点的达成提供了重要保障。下一步,广利核将配合阳江核电站做好5号机组临界后的各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