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多尺度沿岸过程的新进展》

  • 编译者: 於维樱
  • 发布时间:2024-10-10
  •       模拟河流与海洋交汇处的洪水具有挑战性,因为现有的地球系统模型难以捕捉河流水流、海洋潮汐和风暴潮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为此,研究人员为能源超大规模地球系统模型(E3SM)开发了一个综合框架,将先进的河流和海洋模型纳入其中,从而改进了这种相互作用的模拟方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杂志上。

          当沿岸地区的河流排水量和海洋水位相互作用时,就会发生复合洪水。目前的地球系统模型在准确模拟这些过程方面存在局限性,因为计算网格的分辨率不够高,河流和海洋之间的联系也不够详细。这项研究为E3SM建立了一个综合框架,并展示了该框架模拟大西洋中部河口特定复合洪水事件的能力。该框架结合了大气、陆地、河流和海洋模型(每个模型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都有更高的分辨率)以考虑其不同的物理过程。

          结果表明,ESM框架可以合理地再现河流排放量和海平面的变化。通过模拟河流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复合洪水事件中,沿岸水体在潮汐和风暴潮的作用下对河流排水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热带气旋产生最高的风暴潮但河水流量适中时,复合洪水最为严重。这项研究证明了E3SM模式准确模拟详细沿岸过程的能力。

    (张雯哲 编译;於维樱 审校)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大量子模拟取得新进展:揭示格点规范理论的热化动力学与量子临界性之间关系》

    • 来源专题:量子信息科技
    • 编译者:于杰平
    • 发布时间:2023-10-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与清华大学翟荟、兰州大学么志远等合作,使用自主开发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研究了格点规范场理论中的非平衡态热化过程与量子临界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具备规范对称性的多体系统处于量子相变临界区域时易于热化到平衡态的规律。这项研究成果2023年8月1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1.050401
  • 《限定尺度数字沙箱实验模拟增生楔中的弓形应力变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7-13
    • 沙箱数值模拟实验表明,弓形应力的存在对砂体和增生楔的变形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这项研究由日本JAMSTEC(Japan Agency for Marine-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部门的Furuichi教授和同事们共同完成。 在控制大地震和海啸的产生过程中,增加的应力状态对于理解地震能量的建立和释放是很重要的。为了解增生楔的形成过程,研究人员将沙盒实验作为一种限定尺度的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并将实验中所获得的应力状态与钻孔数据进行了比较。然而,从技术上讲,要准确掌握颗粒层中的应力状态仍然十分困难。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离散元素法(DEM)对限定尺度数字沙箱进行了大规模的模拟实验,用多达19亿个大小相同的沙粒来识别三维应力状态。在初始条件几乎一致的前提下,DEM模拟实验中呈现出与增生楔断层中相似的宏观尺度的波动。应力拱的形成引起了这些波动,拱的形成机制是在应力链重排过程中应力取向的不连续变化。此外,进一步分析表明,钻孔数据的原位应力定向可以是板块汇聚的区域方向或与应力拱相关的局部应力信号。 (刘思青 编译) 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情报网网站:http://marine.whlib.ac.cn 机构网站:http://www.whlib.ac.cn/ 邮箱:marine@mail.whlib.ac.cn 电话:027-8719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