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亿深创投新材料基金揭牌 助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9-14
  • 9月11日,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创投”)参与出资并受托管理的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简称“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在深圳举行揭牌仪式。该基金总规模275亿元,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特定投资载体。

     

    深圳市工信局局长贾兴东,深圳市罗湖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范德繁,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副总裁蒋玉才,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总经理高松涛,以及相关政府部门、LP、合作伙伴代表等出席仪式。

    深创投新材料基金注册地为深圳罗湖,有限合伙人包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深圳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鲲鹏投资、罗湖引导基金和深创投,基金管理人为深创投全资子公司——深创投红土股权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由国家财政部联合多家出资人发起设立,此次在深创投新材料基金中认缴出资225亿元。深创投新材料基金主要承担以无机非金属及前沿新材料为主的新材料领域的投资任务,将立足于新材料产业,采取财务投资兼战略投资的综合投资策略,深入挖掘新材料方向的投资项目,面向全国投资,促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0年6月,深创投共投资新材料企业102家,其中,已上市退出21家、非上市退出21家,在新材料行业发掘和培育了西部超导、西部材料、当升科技、哈尔滨中飞、鼎龙股份、久日新材等众多优质企业。此次参与设立并受托管理新材料基金是深创投实施专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新进展,深创投将继续发挥投资经验及资源优势,发现并成就伟大企业,打造深创投红土优势品牌。

相关报告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揭牌 打造国家材料重大创新基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01
    • 10月30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园区开工仪式在浑南创新路园区隆重举行。辽宁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一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树深,辽宁省副省长、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卢柯,沈阳市市长姜有为出席仪式。唐一军省长和李树深副院长,共同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揭牌。揭牌暨开工仪式由沈阳市副市长阎秉哲主持。 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负责人、金属研究所所长左良在致辞中表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作为首批启动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也是材料领域以及东北地区的唯一一个国家研究中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金属研究所的信任和肯定,更是对金属研究所未来进一步攀登材料领域科技高峰的激励和鞭策。金属研究所将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努力为中心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及工作环境,全力保障中心科研及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 姜有为在致辞中表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创新平台,也是支撑沈阳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对于建设“一带五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沈阳市将集全市之力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努力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交钥匙工程。同时还将围绕中心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服务保障,支持材料中心建立“3+3+2”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构建材料科学、材料智造、材料应用及协同创新跨越发展的全新格局,努力打造先进材料和智能制造创新高地。 卢柯在致辞中指出,国家研究中心深度契合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需求。它的建设和发展,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加速沈阳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推动和牵引作用。希望国家研究中心要持续瞄准世界材料科技前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及新技术创新高地;要进一步凝聚和培育高端科技人才,形成汇聚国际一流科技人才的智力高地;要不断创新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打造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李树深在致辞中提出,希望国家研究中心能够建设成为我国材料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高地,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世界级中心,成为重大科技任务的载体、重大原创性成果的发源地、杰出人才的聚集地、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在事关我国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成为领跑者,在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的新兴交叉前沿方向上成为开拓者,真正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材料基础研究平台,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为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级科研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重要举措之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于2017年11月21日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组建。2018年2月5日,中国科学院、辽宁省及沈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共同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协议》。2018年4月14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会,标志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进入正式建设阶段。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将在原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和已形成优势学科群基础上,优化整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创新运行机制,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材料基础研究平台,成为国家材料重大创新基地。 根据院省市三方共建协议,沈阳市已为国家研究中心建设划拨土地684亩,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整个工程计划分两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建设规划面积18万平方米,力争2020年底完成。 辽宁省办公厅、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沈阳市办公厅、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国土规划局,浑南区政府,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沈阳分院,上海三盛宏业集团相关负责人,金属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徐岩,李依依院士、成会明院士以及我所职工和研究生代表,创新路园区承建单位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上述活动。
  • 《产业调研 | 易宝材料:国产新材料要从“制造输出”迈向“标准输出”》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9-28
    • 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迈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进口替代的黄金发展期。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基础,新材料对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正迎来高速发展新阶段。 为跟踪锂电技术革新进程,了解企业发展近况,研析产业发展困境,为国家部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产业第一手信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开展的 “创新推动·纵深推进——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调研” 活动,近日走访国内电池材料企业。 图为调研组一行与易宝材料相关负责人合影 日前,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调研组一行,来到 易宝(福建)高分子材料股份公司(简称“易宝材料”) 实地走访调研,与易宝材料董事副总经理侯汝红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锂电及新材料领域的前沿应用、核心技术研发突破、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标准化需求,及海外布局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据介绍,易宝材料于2018年被认定为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 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是一家集橡胶(EPDM、CR、SBR等)、橡塑、硅胶等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国内最大的发泡材料制造商之一,易宝材料的 产品广泛应用于储能、新能源、电子、汽车及航空等领域 ,产品性能对标欧美、日韩等国际品牌, 是汽车、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头部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其开发的低密度、低雾化、低VOC、高阻燃的EPDM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料,以及超临界橡胶发泡材料、低卤高阻燃发泡材料等新型材料,产品已通过UL认证,科技含量领先,已成功实现多项产品的国产替代。 调研组在座谈交流中了解到,易宝材料已构建起全球化的生产与研发体系,其 在马来西亚、越南、土耳其投建的生产基地已投产 ,并计划在巴西、加拿大等地设立新生产基地,以强化其全球供应能力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该公司拥有CNAS国家级认可实验室,涵盖物理、老化与化学测试能力,具备IATF 16949、QC 080000、ISO 9001、ISO14001、ISO45001、知识产权认证、FSC森林认证、美国农业部BETA生物质认证等完备体系认证,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图为座谈交流现场 产品方面,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据介绍易宝材料能为电池包提供密封、缓冲与隔热解决方案,可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与寿命,并且具备超强的定制化能力,可生产超大尺寸、异型结构、高阻燃的产品,如闭孔EPDM可实现卷料无接头,避免拼接带来的漏气漏水风险; 在特种应用方面, 已实现可降解、超临界发泡、食品医疗级等多类高端材料的国产替代与批量应用。 在强大的产品力基础上,易宝材料还 建有“研发-生产-测试”全链条服务体系 ,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定制需求,并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布局构建核心壁垒。目前,该公司正 持续拓展低空经济、储能等新赛道, 展现出从国产替代迈向全球引领的发展势头。 座谈中,侯汝红分享了易宝材料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 “每三年进入一个新领域” 的战略节奏,逐渐 从潜水航海,拓展至3C电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 海外拓展方面, 他表示,在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基地,能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并为“走出去”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支持国家战略。 侯汝红还强调,中国制造“出海”, 亟需从“制造输出”转向“标准输出” ,并以某车企在海外的专利纠纷为例,指出缺乏自主标准与知识产权,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他呼吁企业与协会协同努力,共同推动中国行业与国家标准走向世界,真正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调研组一行,就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发展历程、主要职能、分会的重点工作等,进行了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