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数字PET”穿越无人区》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6-21
  •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网上公布了《准产批件发布通知》,“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系统”(以下简称全数字PET)赫然在列。这是我国科学家用19年的心血,凝炼一系列自主原创技术打造的全数字PET。拿到这一批文,意味着这一国产全数字PET医疗器械正式进入市场。 全数字PET之于传统PET的关系,好比数码相机之于胶片相机,在技术上是质的飞跃,有望带来PET应用场景的全面革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嘉缵认为,全数字PET从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到系统整机全部为中国自主研发,正是自主创新的代表性成果。

    做出了真正的国际原创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简称,一种生化灵敏度极高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早期诊断、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过去,GPS(GE、飞利浦、西门子)创造的PET产品在重大疾病的精准诊疗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完全跟随GPS的技术路线,能够让产品开发的风险大大降低,但也始终只能做一个跟随者。”全数字PET发明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说。 2001年,谢庆国创立了他的实验室。2004年,他首次提出MVT全数字采样方法;2009年研制出全数字、模块化PET探测器。2010年,全球首台数字PET科学仪器问世;2015年,鄂州市委市政府将数字PET列为“1号科技工程”进行转化,当年8月,全球首台临床全数字PET设备问世。2018年,全数字PET/CT完成临床试验。 其间,正是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地方各级科技部门看到了数字PET的巨大潜力,大胆充当了“天使投资人”,支撑着团队一路走下来。目前,谢庆国团队累计获得各种项目经费超过2亿元,已申请500多项专利技术,授权200余项。 “现在,数字PET终于拿到第一张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意味着,我们做出了真正的国际原创,这条全新的技术路线被验证是通的、是对的!”谢庆国说,“这其中最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定义了‘数字PET’。作为衡量PET产品先进性的金标准,数字PET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一种标准、一种定义。”

    “地狱模式”下打通技术路线

    临床全数字PET产业化负责人张博透露,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目前这款取证产品可以说是用了一个技术挑战难度最大的系统设计,好比是玩游戏直接选了“地狱模式”。在最难的模式下打通了技术路线,后面的工作就易如反掌了! “这充分显示了数字PET这个全新技术的巨大潜力。”张博兴奋地说。 事实上,PET数字化带来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它能发现更小的肿瘤病灶,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其高度模块化的设计,还具有研发快、搭建快的优势。据张博介绍,2015年首台临床全数字PET样机从设计到最终造出机器,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而且投入的人员和资源都比别人低一个量级。 另一个例子就是已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装机的首台脑部专用全数字PET。这台设备仅用3个月便完成搭建,目前,该设备已完成了多例脑部成像试验,即将在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等重大脑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大显身手。 根据2017年2月发布的全国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30.9%,不及美国的一半。中国癌症患者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是在于癌症的发现和治疗不及时。据了解,目前美国和日本每百万人口拥有PET数量达4台以上,而中国每百万人口不到0.3台。张博告诉记者,国产临床全数字PET一旦实现量产,可望大幅降低民众获取PET检查服务的门槛。

    形成了创新闭环

    不容易被人卡脖子 谢庆国介绍,数字PET涵盖了从原理、系统到应用的整个创新链。产业链串接闪烁晶体关键材料、SiPM核心器件、数字PET探测器核心部件、动物全数字PET科学仪器以及临床全数字PET医疗器械,乃至影像应用服务,形成了一个创新闭环,在技术上不容易被任何人卡脖子。 弱光探测芯片是PET的核心器件,一直被西方垄断。为了将来不在产业链上受制于人,谢庆国团队从2006年开始布局新型光电转换器件的研发,终于在2017年成功研制出标准CMOS工艺的全数字硅光电倍增器(SiPM),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研发成功对实现中国弱光光电探测技术的自主创新、提升国家工业核心竞争力具重大意义。 “随着数字PET科研高地的形成,外国的顶尖人才被吸引到了中国,而我们也源源不断地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输出到国外。”谢庆国说,“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从前人才输出、技术输入的情况正在发生反转。数字PET正是典型的例子。” 倪嘉缵院士对中国数字PET产业满怀期待:“长久以来,PET的核心技术一直是掌握在国际巨头手中。如今,国产全数字PET拿到市场准入后,最关键的,就是得尽快量产、做大做强,在大规模应用中不断完善全数字PET这条全新的技术路线,让国产的高端医疗器械能够早日造福民众。”

相关报告
  • 《核心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中国“无人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17
    • “德国最大的企业是哪家?西门子?大众?都不是,是SAP,一家引领德国工业4.0的工业软件公司。世界500强中,80%的公司都是它的客户。”5月16日,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总工程师夏刚研究员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而我国的核心工业软件领域,基本还是“无人区”。 工业软件缺位,为智能制造带来了“成长的烦恼”。譬如,芯片设计生产“必备神器”EDA工业软件,我国就不得不面临被国外生产制造商无预兆“卡脖子”的风险。 EDA软件水平代表一国电子产品设计能力 工业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以计算机辅助的工业软件来替代人脑计算。工业软件“管辖范围”涉及原料供给调度、产品设计分析、工艺流程管理、工业控制、质量管理等诸多领域。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用于辅助和实现EDA的软件,被归口为高等级“行业通用”工业软件。在先进制造的“流水线”上,没有先进EDA软件做产品设计,再高端的设备、再精湛的工艺,也得“歇菜”。 EDA软件是在虚拟世界帮设计师“试错”的“实验员”。夏刚说:“它能极大提高电路设计效率。” 没有这个软件,设计者可能要经过若干次实物试验,才能做出一个合格设计。有了EDA软件,就能通过计算机“试错”,低成本设计出合格产品。通过EDA软件平台,设计者借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逻辑编译、简化、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特定目标芯片完成各项工作。 “简单到收音机,复杂到英特尔酷睿i7的处理器都能通过EDA软件的电路设计与仿真技术来实现。能否设计出更高性能的CPU,既取决于设计团队的专业知识,也取决于表达专业知识的EDA软件。因此,一个国家的EDA软件水平,代表着其电子产品设计能力的高下。”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陈秀真说。 缺乏先进原生工业技术,我国EDA难“全能” 我国也有自主EDA软件。夏刚表示,例如华大EDA和EasyEDA等产品,做了多年技术积累,拥有一大批成功用户案例。对于模拟电路或全定制设计电路,国产EDA与美国主流EDA工具相较,设计原理上并无差异,但软件性能却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先进技术和工艺支持不足,和国外先进EDA工具之间存在“代差”。这种“代差”可被“数字化”:仅国外EDA三大巨头公司Cadence、Synopsys及Mentor,就占据了全球该行业每年总收入的70%。 这样的差距,源自国产EDA软件在部分工艺技术上的缺失。模拟电路或全定制设计电路,主要需要原理图、版图、DRC工具等EDA软件。这类软件规模不大,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却甚高,对工艺依赖程度高。通常,为满足设计需要,设计工程师要对芯片生产厂家提供的某些工艺参数修改、调整并验证。因此,模拟电路设计除需要上述主流EDA功能外,还需要针对芯片生产厂家提供的EDA软件进行分析和验证,以及二次开发,并要通过自动检查分析工具来保证芯片可靠性。 这类特殊的专业软件,国内EDA厂商只能“分情况”供应。对于设计一款既可通过全自动EDA软件设计,也可采用半自动或手工流程来设计的小规模数字电路,尚能“hold”住。 对只能依靠全自动综合工具和布局布线工具来完成设计的大规模数字电路,国产EDA软件则显“力不从心”。 “大规模集成电路最先进的设计和生产工艺,都源自美国等国家。没有原生的先进工业技术,是我国EDA工具无法‘全能’的根本原因。”研发自主操作系统的天津麒麟公司总裁孔金珠研究员说。 成立于1984年的美国Xilinx公司,主要研发、制造并销售高级集成电路、EDA软件设计工具。该公司首创了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技术,与传统方法比,利用该EDA软件客户能更快设计和验证电路,大幅缩短电子设备制造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
  • 《5条新规划过江通道穿越江豚保护区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9-21
    • 5条新规划过江通道穿越江豚保护区.发布时间:2018/09/14 08:48 来源 :南京日报 过江通道怎么建?要听江豚的意见。在我市新一轮过江通道规划中,有5条涉及江豚保护区。目前,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对江豚保护区生态影响论证专题研究已经完成,今日将进行专家评审。该研究也将为今后其他通道的建设提供依据。在“南京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与过江通道位置关系示意图”上,保护区被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涉及保护区的共有5条过江通道: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汉中西路过江通道、长江五桥、锦文路过江通道以及地铁四号线北延。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的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拟以隧道形式穿越长江,正位于江豚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 “今年新发布的《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将南京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纳入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江豚对水质以及震动和噪音非常敏感。”市公建中心计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他们便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研究中心和东南大学,就工程对江豚的影响进行论证。由于已通车的扬子江过江通道距离建宁西路最近,这两家研究单位以该隧道为样本,对其所处的水域环境及通车后的震动、噪声影响进行监测,并结合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的地质状况建模,来预测通车后对江豚的影响。目前这些工作已经完成,结论是,在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得当的前提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江豚基本无影响。今天,相关部门将对论证专题进行审查。 不过,市公建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目前长江上没有隧道在施工,因此盾构机掘进时的噪音和震动,还有待开工后进一步监测。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期计划3年,工程方不仅做了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尤其是春季繁殖期的监测,还预留了通车后两年的监测费用。“如果施工有影响,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情况下,会尽量避开江豚繁殖期,或是减慢盾构机的推行速度。”相关负责人说,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豚保护区影响论证方案一旦通过专家评审,也将作为今后汉中西路、锦文路等过江通道对保护区影响的论证依据。 记者获悉,其实早在2014年长江五桥开工建设前,我市就首次对江豚保护区进行了影响论证。长江五桥位于江豚保护区的核心区,目前桥墩正在施工,主要采用驱豚器对周围水域江豚进行驱赶,避免误伤。同时,设专人对施工环保情况进行监测。五桥开通后,桥面还设有径流系统,使得雨水和污水不下江,保护江豚的生存环境。(责任编辑:zhaoyuwan)相关阅读: 依澜郡丨业有专攻,用毫厘精研创造美好生活惊!网红小姐姐齐聚这里,竟然是因为...撬动南京北 新江北遇见孔雀城有限房价项目推出特价房 是为跑量还是营销策略?老旧小区装电梯究竟“卡”在哪?三大难题待解决 中国网地产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以引导正确的行业舆论导向为己任,为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产业提供一个高效沟通与互动的优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