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氢”:清洁燃料新宝藏》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07
  • 驶出马斯喀特,阿曼首都的白色建筑被哈加尔山脉前面的一片开阔的沙漠所取代。沙漠中,有一处宁静的泉水,周围环绕着金色的草丛和枣椰树。泉水冒出一串气泡,而这正是一群地球物理学家要寻找的“宝藏”。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世界各地的勘探者正在争先恐后地探寻“金氢”(天然氢)的储量。阿曼的山脉是全球范围内寻找这种新的、具有潜在变革性的燃料的最前线。“金氢”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气体燃料,无色无味且环保,燃烧时除了水之外什么也不会产生。

    寻找天然氢源的热潮于去年12月14日被《科学》杂志列为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氢动力经济的梦想已存在了几十年。使用这种形式的氢将极大加快世界向净零排放过渡。然而,全球每年生产的氢气几乎都是通过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的,这一过程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虽然有更清洁的方式来制造氢气,但这些方法目前在该行业中只占很小的份额。

    地球或蕴藏数万亿吨“金氢”

    “金氢”能源的发现可追溯到马里共和国的布拉克布古镇。2012年,该古镇附近的一口水井被发现含有大量氢气。经验证,这里的地底深层正源源不断地产生氢气。这种氢气被赋予多种名称:白氢、天然氢和金氢,但最正规的名称是地质氢。自那次发现以来,科学家们在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对地下储氢层进行了大量勘探。202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人员修正了对地下氢储量的估计。其模型显示,地下可能有数万亿吨“金氢”,远远超出此前猜测。只要能回收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满足人类几个世纪的氢需求。

    但另一方面,人们也对所谓的“金氢热”持谨慎态度。地球上真正含有多少氢,以及有多少氢可提取出来,目前尚无定论。“金氢”是如何产生的也不清楚。研究人员认为,至少有一部分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从地幔逐渐渗入地壳的;另一些可能是放射性岩石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而产生的;还有可能是蛇纹石化过程,即地下水与岩石中富含铁的矿物(如橄榄石)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

    寻找“金氢”方法不断涌现

    大多数“金氢猎人”都将蛇纹石化过程作为他们的目标。例如,总部位于美国丹佛的“天然氢能源”公司正在堪萨斯州寻找“金氢”。该公司试图发掘覆盖着不透水层的富铁岩石区域,认为这样珍贵的燃料可能会被密封在地下并堆积起来。美国氢能源初创公司Koloma和澳大利亚投资公司HyTerra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寻找“金氢”。在阿曼,由于该地区独特的构造历史,这种富含铁的地质更多见。

    当然,还有另一种方法来确定适合提取氢的区域。去年12月,在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有一场会议专门讨论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识别卫星图像中的裸土环(有时被称为“仙女圈”)。研究人员表示,已经在50多个这样的圆环形的土壤中测到了氢气,但氢气与这些神秘地形的关系尚不清楚。

    这一发现令人兴奋。不过,“金氢”作为一种燃料仍有不足之处,尤其是在长距离运输方面。首先,这种气体具有可燃性;其次,氢气体积庞大,需要将其压缩或转化为其他化学物质(如液氨)后才能方便运输。

    刺激地层生产“金氢”更快捷

    美国能源部(DoE)准备投入2000万美元,刺激地质层可靠地生产天然氢。DoE计划负责人道格·威克斯表示,其想法是探索加速蛇纹石化过程的方法,从而从地下产生氢气。凭借人们熟知的地质学知识、富含铁的橄榄岩以及氢从地下冒出的明确证据,哈加尔山脉是检验这一想法的理想之地。今年晚些时候,研究人员将在这里钻探世界上第一口刺激氢井。

    研究人员将尝试一种新策略来打碎地下深处的岩石,以增加注入水的表面积。这种方法由美国绿色能源公司Eden GeoPower开发,类似于天然气井水力压裂法,但使用的是电力而不是水。据该公司介绍,在埋入地下的电极之间输送高压电流,可加热岩石中的微小孔隙,使它们膨胀。

    外部研究人员表示,将此类井的产氢率提高1万倍的目标是可行的,但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此外,该方法还存在一些环境风险。例如,目前还不清楚该项目需要多少水资源,还须防范注水引发小地震的风险。

    如果一切顺利,阿曼这个以石油和天然气闻名的国家可能会因为“金氢”而成为绿色能源大国。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65334-1.html
相关报告
  • 《攻关开采关键技术 让页岩油不再是“沉睡的宝藏”》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21
    • 日前,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的2021年页岩油勘探开发推进会上要求,将加强页岩油勘探开发列入“十四五”能源、油气发展规划,并提出一系列措施推动页岩油绿色开发。   记者了解到,这一消息传出,引起了国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   页岩油有着特殊的价值   “页岩气是指富含有机质、成熟的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由于有机质吸附作用或岩石中存在着裂缝和基质孔隙,使之储集和保存了一定具商业价值的生物成因、热解成因及二者混合成因的天然气。”3月2日,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何岩峰教授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这种天然气,极大地改写了世界能源格局。   何岩峰告诉记者,页岩油则是储存在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层系或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或碎屑岩夹层中的石油。这种石油在天然情况下没有自然产能或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需要采用压裂、蒸汽驱动等特殊的开采工艺技术,才能获得工业石油产量。   页岩油中,包含了大量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尽管页岩气可以部分替代页岩油作为燃料,但是因为页岩油中含有更为丰富的烷烃和烯烃,所以可生产出更多的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很好的化工原料。例如可以用于生产增塑剂;可以用于生产作为清洁剂的十二烷基苯;还可以生产各种低分子质量的烯烃或沥青等产品等。   何岩峰介绍,我国的页岩油储集层主要为陆相湖盆富有机质泥页岩,广泛分布在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等盆地。   初步估计,我国的陆相页岩油资源量约1500×108吨,可采资源量约30×108—60×108吨,但是因为我国页岩沉积相变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热演化程度低,页岩中原油含蜡量高、流动性差,所以开采难度比较大。   大规模商业开发仍面临挑战   在何岩峰看来,如果这类页岩油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能够突破,将有望开启中国“陆相页岩油革命”,增强国内石油供应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记者了解到,国家能源局在2021年页岩油勘探开发推进会上明确要求,将加强页岩油勘探开发列入“十四五”能源、油气发展规划;聚焦科技创新关键问题,深化地质基础理论研究,攻关适应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新技术新装备;落实资源保障,查明我国页岩油发育特征及富集规律;强化管理方式创新,探索页岩油勘探开发领域融资新模式;做好政策保障,建立专项推进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页岩油绿色开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在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等大型沉积盆地加大了页岩油的风险勘探投入,并将大港油田、新疆油田、吐哈油田和长庆油田列为页岩油开发示范区。   除此,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也已成立了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整合了国内多家政产学研单位,着手联合攻关页岩油开采核心技术,并在济阳坳陷等地的页岩油藏获得了重要新发现。   “总体上看,我国页岩油开采前景光明,但是大规模的商业开发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何岩峰说。  
  • 《阳光氢能:迎接能源结构转型之新“氢”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16
    •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研究制定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对外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双碳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对于尚未放弃传统能源的企业工业,在全球经济风险骤增的此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无疑是个充满不确定的过程,而对于提前部署氢能赛道的企业而言,未来数年则将成为发展黄金期。 作为目前国内新能源企业涉足氢能的代表之一,阳光电源成立的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氢能”)专门研究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阳光氢能主要产品为IGBT制氢电源、碱性水电解槽、PEM电解槽、气液分离与纯化设备、智慧氢能管理系统,致力于提供“高效、智慧、安全”的绿电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 深耕能源行业,契合时代发展,风口已至,蓝海在望,阳光氢能或将迎来发展“春天”。 氢能产业结构的“灰”“蓝”“绿”。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目前全球制氢的方式主要有:煤制氢(国内主要模式)、天然气制氢(全球主要模式)以及绿色能源制氢,以及甲醇重整制氢等。 同时,根据制氢全过程的低碳、清洁程度,不同制氢技术制得的氢气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以煤灰和天然气等碳基能源制备的氢称之为灰氢,也是当前全球主要制氢产能,获取成本低但制作过程中碳排放高。蓝氢是在灰氢的制备过程采用二氧化碳的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相关技术支撑,实现零碳排放;绿氢是指通过清洁能源发电水电解制氢,可实现制氢的无碳、绿色。两者的劣势都是成本更高。 目前,在氢气制备方面,我国氢气年产能约为4000万吨,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构成,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占比近八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还很小。 按照《规划》部署,到2035年,要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能源结构中氢能产业的占比一跃提升必将为以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绿氢行业带来更多关注和机遇。 创新技术双线制氢 “让绿电制氢更高效”   阳光氢能产品图集 能源市场的竞逐注定是企业战略布局高度与科技创新投入的厮杀。氢能行业方兴未艾,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想要在制氢行业中突出重围绝非易事,为此,阳光氢能从产品技术、科技研发、人才团队、项目建设等方面多点布局,为抢占市场份额领跑行业创造更多机会。 产品技术方面,阳光氢能坚持“双线制氢”并叠加科技赋能。据悉,阳光氢能目前已拥有碱性水电解制氢和PEM电解制氢两种技术路线。同步开发的离网、并网、微网多模式下制氢系统可提供一站式的绿电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契合可再生能源快速波动特性,综合实现能源电力、石油化工、交通、冶金等场景下的多元应用。 而在科研与人才方面,阳光氢能自成立始,坚持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双驱动战略,打造了一支自主创新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队伍,主导和参与制定多个行业标准、申请专利200多项,建成国内领先的电解水制氢系统综合测试平台。同时,阳光氢能始终保持与国内高等院校的密切交流,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系列研究合作。 针对制氢重要设备电解槽,阳光氢能特设材料研究实验室,配备电化学工作站、X射线荧光光谱仪、体视显微镜、隔膜电阻率测试仪等设备,用以对电解槽核心材料进行性能研究、分析评价及先进技术跟踪。通过材料和设计创新,阳光氢能在电解槽性能难题的研究上逐个突破,实现了核心性能指标的提升。 伴随一批优质项目落地,阳光氢能的产品在各大风电、光伏制氢项目中得到应用,推动“技术优势”变为“市场优势”。2021年,阳光氢能1000Nm³/h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交付吉林白城,助力建设“中国北方氢谷”;2022年,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化所合作的国内首座(国网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项目投运,对氢能参与储能调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同年,为内蒙古综合能源站项目提供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为宁夏等地项目提供200标方PEM制氢装置。2022年12月底,长江电力绿电绿氢示范项目产氢成功,顺利产出99.999%高纯度氢气。该项目采用阳光氢能领先的PEM电解制氢技术,将为国内首个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艇提供制氢加氢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制氢成本高这一限制,阳光氢能提出的“让绿电制氢更高效”发展目标,不断在制氢系统、核心材料、关键设备等方面提升其性能和效率。阳光氢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阳光氢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绿氢领域,持续提升产品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创新价值。” 在改变传统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时代背景下,氢能将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承担起更大的作用和效果。对标“成为绿电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全球引领者”的目标,阳光氢能正在不断积蓄势能,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