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灰石Lu-Hf定年限定BIF沉积时代》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2-18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兰中伍副研究员及其团队通过磷灰石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质谱(LA-ICP-MS/MS)Lu-Hf定年技术,成功确定了华北司家营地区条带状铁建造(BIF)的形成时代。研究显示,该BIF样品的磷灰石U-Pb同位素体系记录了约21亿年前的重置年龄,而Lu-Hf同位素体系则保持封闭,显示出约25亿年的初始结晶年龄。这项研究为理解BIF的沉积时代及其与古海洋化学和生命起源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并为全球范围内的BIF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Geology》。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Y1NDY0NA==&mid=2247579006&idx=1&sn=2f782d10cb049b146cb27fe11030a74c&scene=0
相关报告
  • 《磷灰石和角闪石中氯、钙、氧同位素平衡分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5-07-19
    • 磷灰石和角闪石是火成岩和变质岩中重要的含水和含卤素矿物。它们可以在沉积、变质和岩浆环境中的广泛温压条件下形成并保持稳定,分布范围从地壳一直延伸到岩石圈地幔。这些矿物记录了有关岩浆结晶以及岩石圈与熔体或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同时也反映了卤素在岩浆和热液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它们是研究岩浆作用、交代作用和热液过程的有力工具,并有助于理解岩石成因和成矿作用。 近年来,磷灰石和角闪石中的Cl、Ca和O同位素组成被用于追踪多种地质过程,例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成矿过程、分离结晶以及行星演化。为了提升Cl、Ca和O同位素在磷灰石和角闪石中作为示踪剂的应用价值,研究人员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获得了磷灰石和角闪石的βCI因子、βCa因子和βO因子,研究表明,在Cl-OH磷灰石中,βCl因子与Cl/(Cl + OH)比值之间并非单调相关,尽管该比值从1/4增加到1。此外,目前尚未报道氯磷灰石的βCa因子和βO因子。透闪石的βCa因子显著高于钠闪石,透闪石的βO因子低于蓝闪石,表明阳离子取代可能影响角闪石中的Ca和O同位素分馏特性。卤素与羟基之间的取代是否也会对这些特性产生影响仍有待探讨。 中山大学刘善琪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永兵副教授团队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不同Cl-F-OH比值条件下的磷灰石的Cl、Ca和O同位素的简约配分函数比(β因子),并定量分析了卤素含量对这些β因子的影响。此外,还计算了不同Cl-F-OH比值下,直闪石、蓝闪石、韭闪石、钠闪石、透闪石和阳起石中的Cl、Ca和O同位素的简约配分函数比。这些结果有助于加深对Cl-F-OH取代对磷灰石和角闪石中Cl、Ca和O平衡同位素分馏影响的理解,也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利用磷灰石和角闪石作为示踪地球化学、物理过程与地质演化的指示矿物。研究发表于地球化学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上。
  • 《深海生物磷灰石中稀土元素的吸收时间及富集机制》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4-09-10
    • 生物磷灰石被广泛认为是深海富含REY的泥浆中稀土元素和钇(REY)的主要载体。REY被纳入生物磷灰石发生在水-沉降界面,它有可能作为重建古环境条件的代理。REY的吸收时间和生物磷灰石中稀土元素(REEs)的分馏是理解这些代理应用的关键因素。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展示了从印度洋西北部(NWIO)高沉降率索马里盆地的表面沉积物中获得的生物磷灰石的原位地球化学数据,以及西北太平洋(NWPO)低沉降率(NWPO)的结节内的鱼牙。我们的发现表明,REY的摄取时间发生得很快,在几千年内,NWIO表面沉积物的生物磷灰石中的ΣREY含量达到7265微克/克。骨片表现出高ΣREY含量,这主要归因于替代过程。与鱼牙相比,这导致中稀土元素(MREE)的比例明显增加。相比之下,导致REY纳入的吸附和取代机制从鱼牙根到尖端减少,导致ΣREY含量明显下降。吸附机制被确定为负责NWPO研究结节内鱼牙REY摄取的主要过程。这些牙齿中REE的分馏模式与NWIO中鱼牙的分馏模式相似。因此,我们推断,所研究结节中的鱼牙可能会在晚期发育期间保留原始信息。结节中REY含量的变化受到氧化还原环境的影响,没有证据支持REY从结节迁移到鱼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