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Med继续加强其生物合成平台技术的知识产权组合》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3-19
  • 温哥华,2019年3月18日/PRNewswire/ - InMed Pharmaceuticals Inc.(“InMed”或“公司”)(TSX:IN;OTCQX: IMLFF)生物制药公司开发的专有的生物合成平台技术生产的大麻类以及药物的研发管道定位高的疾病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今天宣布的出版系列的第一项专利申请针对公司的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药物级的大麻类平台。

    InMed Pharmaceuticals Inc. (CNW Group/InMed Pharmaceuticals Inc.)

    国际专利申请号PCT/CA2018/051074最近发表于WO2019046941,题为“大肠杆菌代谢工程用于大麻素产品的生物合成”,通过优化支持特定大麻素合成所需的前体底物,实现大麻素生产的可实现性和最大化。这一申请,以及最近提交的两项美国临时专利申请,还涵盖了在大肠杆菌系统中实现功能性大麻素合成酶生产所需的各种要素。本公司将积极寻求在适当时候将这两项后续临时申请,以及随后来自新专利家族的临时专利,转换为所有主要商业管辖区的附加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

    Eric Hsu博士是InMed负责临床前研究和开发的高级副总裁,他说:“我们最初的专利的公布和另外两项临时专利申请的提交支持了InMed继续扩大我们专有生物合成项目的知识产权覆盖范围。InMed将继续把自己定位在这项技术和其他创新技术的前沿,通过生物合成来制造药用级大麻素。”

    Vikramaditya g·亚达夫博士科学顾问立即通知和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补充说,“它让我们无比自豪帮助巩固立即通知的领导地位这一潜在变革性的创新制造的大麻类。”亚达夫博士是这些专利申请的共同发明人之一,他继续说:“这些与InMed的合作创新为药物制造提供了新的途径,最终可能会通过基于大麻素的疗法使患者受益。”

相关报告
  • 《科技部:继续加强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攻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25
    • 11月9日,科技部官网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592号建议的答复。针对这份《关于加快推动燃料电池商用车发展的建议》,答复文件明确,科技部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凝练等工作,继续加强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攻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提升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度,为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不仅如此,目前,财政部正联合科技部等部门,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重点在积极性高、经济条件和政策基础好、具备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础、有市场需求的地区进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部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十五”期间,科技部启动实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三纵三横”(三纵: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电池、电机、电控)研发布局,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作为“三纵”之一得到重点研发部署,并在“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持续进行科技攻关。   “十三五”期间,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两个重点专项,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持续得到重点部署。具体来说,“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在车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启动项目13项,重点在燃料电池乘用车及商用车应用领域,对面向产业化的和未来前瞻性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研发部署,其中,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项目主要由整车企业牵头,将极大带动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已启动项目17项,重点在高效电解水制氢、先进制氢技术,高压储运氢、固态储运氢、加氢站及安全评价技术,燃料电池发电、长寿命电堆及关键组件、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技术,膜电极、空压机、循环泵、氢气纯化、催化剂技术加强研发部署。   答复文件指出,经过4个五年国家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我国燃料电池从电堆、系统到关键部件技术研发均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形成了涵盖制氢、储氢、氢安全及燃料电池及整车应用等技术的产学研用研发体系,培育了一批从事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的企业,以分布式能源领域、移动通信基站以及城市客运、物流等商用车型为先导开展了规模化示范运行,并以资本为纽带,带动广东、江苏、湖北等多地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开展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   在加强技术研发的同时,科技部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考核工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投入燃料电池轿车作为马拉松先导车和燃料电池客车作为运动员收容车开始,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拉开序幕。到2020年,在北京、上海、郑州、佛山、盐城等地开展累计百辆级的燃料电池客车、轿车、物流车商业化示范运行工作。
  • 《风电产业:风机大型化 市场集中度继续加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2-20
    • 风机大型化创造未来2年的重大投资机遇。全球风机大型化趋势确立,6MW以上机型占据海上风电绝对主导地位,8-10MW研发和问世速度加快,产业竞争格局已经颠覆;海外陆上风电已经全面进入4-6MW级别,国内三北地区也逐步过渡到3-4MW机型。领先于大机型研发的维斯塔斯、西门子、GE、明阳智能、东方电气等企业市场份额快速上升。 风电开发市场集中度继续加强。在平价时代和海上风电市场,大型电力国有企业是绝对主力军。开发市场集中度将从原来的70-80家企业快速聚拢至10-15家以内。由于大型央企的设备招标、工程建设均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因此对风塔供应商的体系和业绩门槛迅速拔高,极大利好头部5-6家风塔厂商,如天顺风能、天能重工、泰胜风能等。 三北市场重启带来单机容量的跃升激活产业效益新动能。国内三北地区平价风电市场的重启和扩张,为当前盈利能力已经大幅削弱的整机厂商带来新的动能。整机厂商可通过研发创新和生产规模化,控制整台机组的成本增速低于单机容量增速,从而降低单千瓦造价,使利润率得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