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称:清华大学等研究团队分析COVID-19防控措施带来的全球供应链效应
1.时间:2020年6月3日
2.机构或团队:清华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美国世界银行集团、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火花创投(Spark Ventures)、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荷兰格罗宁根大学
3.事件概要:
6月3日,Nature Human Behaviour发表了题为“Global supply-chain effects of COVID-19 control measures”的文章。
世界各国试图通过严格限制旅行和商业活动来阻止COVID-19的传播。在本文中,研究人员使用最新的全球贸易模型框架,分析了一组理想化的封锁情景下的供应链效应。研究发现,与最初的COVID-19封锁相关的供应链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限制的国家数量,而且与封锁措施严格程度相比,损失程度对封锁持续时间更敏感。然而,相比短时间的遏制措施,较长时间的遏制措施可以使这种疾病带来的损失消除到更小。更早、更严格和更短时间的封锁可以将整体损失降到最低。如果为避免进一步的封锁影响,“慢慢来”解除限制的方法可能会减少整体损失。但无论采取何种策略,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都将放大COVID-19疫情直接影响之外的损失。因此,控制流行病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集体努力,并为防控能力较低的国家提供支持。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0-08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