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真空节能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在渝北开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12-10
  • 12月7日,松下真空节能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前沿科技城举行。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松下全球最大的真空绝热板研发制造基地,基地投产后,可满足全球该领域近一半的市场需求。

    日本国驻重庆总领事高田真里,副总领事大熊雅昭,市商务委党组成员龚志勇,渝北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广荣,区政协副主席周恒丰等出席开工奠基仪式。

    据介绍,松下真空节能新材料(重庆)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成立,为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和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真空隔热材料,主要用于高档冰箱、热水器等家电,以及建筑物外墙、冷链物流等多种应用场景,其保温性能是普通聚氨酯材料的20倍,可有效隔绝空间内外的热交换,在节能减排方面表现抢眼。公司成立以来,稳步经营,以松下集团一直以来的高品质,赢得了客户的赞誉。目前公司主要以出口为主,取得了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三分天下。

    今年5月,在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该公司与重庆创新经济走廊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户前沿科技城。

    “我们认为,在发展引人注目的中国,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中心之一,未来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好。我们希望以与再升科技结成合作为契机,共同研发推动重庆乃至世界环保事业发展的产品,出于以上考量,选择了在渝北落地。”松下真空节能新材料(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三枝正敏介绍说,今后,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期待真空节能新材料能运用到家电、建筑之外的更多领域,“我们也将做足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以重庆为中心研发产品,为中国乃至全球节能减排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报告
  • 《武汉开发区携手泓涛资产 将战略布局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4-29
    • 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开启武汉开发区经济复苏新模式。4月27日,诸暨泓涛资产管理合伙企业与武汉开发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武汉分行、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分别签订产业投资协议、投贷联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三项合作协议,投资总金额共计48亿元。 泓涛资产是一家专注于国家战略新兴行业的成长和成熟期项目的股权投资平台,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布局。武汉开发区与泓涛资产签订产业投资协议,重点围绕武汉市智能网联、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新兴产业进行战略布局,充分发挥泓涛资产在产业投资和企业运营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资源,实现企业、市场、资本的有机融合,助推武汉开发区经济由“恢复键”转为按下“快进键”。 “我们看好湖北、看好武汉。”泓涛资产副总经理姚莉表示,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科教基地,武汉开发区则汇集了全省最为丰富、最为优质的制造产业资源,区内产业配套完善,技术、科技、人才实力雄厚,是湖北省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和主引擎。 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泓涛资产于2019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约仪式上,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引进泓涛资产及“武汉添韵”“武汉桐航”“武汉睿钰”三支总规模18亿元产业基金正式落户武汉开发区。未来,双方将在产业链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拓展深化技术合作等方面相继展开合作,促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尚鎔介绍,该院携手泓涛资产,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引导基金促进新兴产业项目孵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武汉开发区产业升级转型。 签约现场,泓涛资产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武汉分行签订《全面战略金融合作协议》,30亿元投贷资金与18亿产业基金形成联动规模效应,助力建设高水平研发及转化平台,助推区域产业创新,营造全国领先的产研融合的生态环境。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王翔表示,泓涛资产经营方向与浦发银行客户转型发展策略一致,将积极推动泓涛资产投资项目,整合浦发银行在基金托管、投贷联动、贸易服务、国际结算等产品优势,积极促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融合,为湖北经济快速复苏做出积极贡献。 “48亿元产业基金的共同签约非常及时。”武汉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林表示,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武汉开发区作为湖北省武汉工业经济主战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正着力发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并大力推动新基建建设,希望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结合泓涛资产和浦发银行的金融资本优势,共同推进武汉开发区科技人才引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全球最大规模颗粒硅研发与制造基地在江苏中能开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09
    • 9月8日,全球单体最大规模颗粒硅项目——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5.4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扩建。这标志着保利协鑫全面进入颗粒硅产品智能制造新时代。 据悉,协鑫独创的硅烷流化床法(FBR)批量生产颗粒硅,主要用于单晶硅连续拉晶加料、高效多晶硅铸锭铺底以及块状多晶硅填隙增加装炉量。高品质、低成本的颗粒硅在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相比传统工艺,FBR不仅生产技术流程更短、后处理工序更少,还将使投资强度下降30%,生产电耗降低约65%,项目人员需求降低30%。同时,颗粒硅形似球状,流动性好,更好满足复投料尺寸要求,无需破碎避免损耗和降低破碎成本,并消除破碎过程中引入杂质的风险。 作为全球领先的高效光伏材料研发和制造商,保利协鑫去年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及关键材料替代,主编国内颗粒硅国标行标,实现FBR装置长周期运行及品质突破,完全满足主流市场单晶硅料需求。 此次扩产,在江苏中能已有颗粒硅年产能0.9万吨基础上提档扩容升级,投产后将缓解单晶市场复投料需求日益激增问题,为中国光伏产业平价上网提供更高科技、更优工艺、更低成本的产品。据悉,5.4万吨颗粒硅项目规划占地600亩,总投资47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年产能扩至3万吨,2021年底年产能扩至5.4万吨。 对于产品的市场前景,专家分析说,在单晶产能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单晶复投小料比例提高,因颗粒硅无需破碎避免杂质引入的完美优势,FBR颗粒硅有望取代棒状硅成为下一代硅材料技术的创新替代者。 目前,下游多家合作方已完成颗粒硅单晶拉制批量应用,尾碳、成晶率、单产、转换效率均领先行业水准,极大地满足下游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