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与Clarivate合作开发新的审稿人识别服务》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 李涵霄
  • 发布时间:2022-10-19
  •   审稿人的作用至关重要。随着研究产出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压力被施加在审稿人身上,以确保尽快发表高质量的文章。但对于学术出版领域如此重要的一环,他们的贡献并不总是得到认可。为应对这一挑战并让审稿人对他们的工作给予更大的认可,Frontiers于2020年与Clarivate合作开发了一项新的审稿人识别服务,将为审稿人及其对学术出版的贡献提供更大的认可。

      Publons的一项功能使该服务成为可能,该功能于2017年被Clarivate收购,现已成为Web of Science的一个组成部分。Web of Science审稿人识别服务允许审稿人轻松跟踪、验证和记录他们的所有审稿和编辑贡献。通过将该服务集成到 Frontiers的协作审稿平台,审稿人还可以自动将贡献上传到他们的Publons个人资料中。Frontiers表示,如果没有100, 000多名审稿人和编辑组成的专门社区,其透明、高效和严格的同行评审流程就不可能实现。他们希望与Clarivate的这种新合作伙伴关系将创建一个更强大的研究社区,并使评审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有价值。该服务在2020年被推广至Frontiers的期刊系列。

相关报告
  • 《GE医疗将与牛津大学NCIMI合作开发AI算法,以帮助预测COVID-19患者的严重程度》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6-24
    • GE医疗集团正在与英国牛津大学领导的国家智能医学成像联盟(NCIMI)合作,开发和测试算法,以帮助诊断和管理COVID-19肺炎。该计划将重点发展、加强和测试潜在的算法来帮助诊断COVID-19肺炎,预测哪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死亡率的一个关键原因COVID-19肺炎患者肺功能,哪些患者可能出现长期的问题,即使他们恢复呼吸窘迫。 目前,临床医生无法轻易预测哪些COVID-19检测呈阳性的患者病情会恶化,需要入院供氧和可能的通气。也不清楚哪些患者会因COVID-19肺炎造成的肺损伤而遭受长期后果。这些团队的目标是开发一种算法,将来自数千名患者的医学影像、实验室和临床观察的数据结合起来,以提供更快的诊断,并预测患者的进展和康复情况。 目前,一些入院的患者并没有看到症状恶化,而其他一些看起来稳定的患者可能会迅速恶化。识别出病情恶化和长期肺功能问题风险最高的患者,可以帮助医生和护理人员加速强化支持。它还可以让风险较低的患者在适当安全的环境中接受监测,可能包括患者的家中。GE保健和NCIMI的目标是开发工具,帮助管理这些COVID-19患者,从分诊到急性监测、干预、出院以及康复后需要随访的患者。 “这将是极其有价值的预测在较早阶段的疾病病人会做得很好,是迫在眉睫的恶化的风险,应该承认ICU,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强化支持,并延迟恶化的风险较高,需要积极监控。费格斯·格里森教授说,他是放射学顾问,牛津大学放射学教授,也是2020年欧洲胸成像学会主席。“这些区别将使医院资源针对那些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需要它们的人。” 通用电气医疗保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ieran Murphy说:“随着卫生系统管理新冠肺炎病例,临床医生可以受益于新技术,以帮助分诊和确定哪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和长期并发症。”“如果我们能确保病人迅速得到正确的治疗,这可能有助于改善结果。” 鲁棒算法和模型的开发需要包含数千名患者的大型数据集。牛津大学和NCIMI小组将能够获得NCIMI国家保健服务伙伴医院的数据,并与英国NHSX和英国胸成像学会领导的国家COVID-19胸部成像数据库(NCCID)合作。通用电气医疗保健公司正在开发各种成像和生命体征算法,用于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了解COVID-19疾病的进展。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将评估和测试各种方法,以确定这些方法是否可以用于帮助COVID-19肺炎患者。 试验- ai增强Covid 19预后算法(HOST)被英国卫生研究权威机构批准。
  • 《Science发文曝光学术审稿潜规则:作者名气越大,审稿人打分越高》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李玉
    • 发布时间:2022-12-09
    •   Science最新发文:当论文的作者名气大时,审稿人会给予更高的分数。这一结论来自一个号称“同类研究中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整个过程邀请了3300名研究人员参加。试验结果可以说揭露了学术界的“潜规则”:当一篇论文的唯一作者不为人知时,只有10%的审稿人建议接收这篇论文,但当同一篇论文的署名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时,59%的审稿人表示赞同。对于这一差距悬殊的数据,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诚信与同行评议》主编Mario Malicki直呼“令人难以置信”。其实多年来,学术界对于“马太效应”的抱怨一直存在。马太效应,是指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引申到学术界来,就是地位高的研究人员往往能不成比例地获得更多研究成果。相较于以前都是“口说无凭”,这次研究人员用一个精心设计的试验给出了确凿的证据。 来源:http://www.ircip.cn/web/993896-1711299.html?id=26645&newsid=4063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