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油气田 冲击6000万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10
  • 近日,中石油官网发布消息,随着靖边、榆林、苏里格等气区100多口新井的顺利投产,长庆油田目前的生产气井已接近1.1万口,长庆油田冬供已全面进入备战态势。

    今年年初,长庆油田2018年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后近20年的发展思路目标,规划5000万吨年油气当量持续稳产20年以上。

    9月份,有未得到官方确认的消息称,长庆油田拟将年油气产量从5000万吨提高到6000万吨以上。

    长庆油田的发展历程

    长庆油田成立于1970年,较大庆而言,属于大器晚成型。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长庆油田原油年产量曾长期徘徊在100多万吨,直到成立33年后,年产量才上升到1000万吨。而大庆油田在成立33年时,5000万吨已经稳产了17年之久。在稳产了27年后,大庆产量开始下滑,而此时的长庆油田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13年,是长庆油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年产量历史性突破5000万吨,建成了中国第二个大庆,被称为“西部大庆”,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压舱石。

    在接下来的5年,长庆油田以摧枯拉朽之势,勇夺5000万吨持续稳产五连冠,成为中石油的当家花旦,绝对的主角。

    2018年长庆油田有哪些大动作

    1月份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474.163万吨,同比多生产2.9万吨。日均生产油气当量与年5000万吨稳产目标相比超出1.597万吨。

    第一季度,长庆油田油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油气产量达到1377.38万吨,其中原油572.77万吨、天然气100.98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1377.38万吨,同比增长19.34万吨。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稳油增气、持续发展”的目标,长庆油田计划今年生产原油2377万吨、天然气368亿立方米,全年实施钻井6000多口,进尺上千万米。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石油全年的钻井数也仅有9230口左右,进尺约为1950万米。与之对比可以看出来,长庆油田今年的钻井作业有大量增加。

    6月26日统计数据显示,长庆油田年稳产5000万吨油气当量目标已完成53.5%,“稳油增气、持续发展”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8月份,在内蒙古河套盆地突破40年找油不克的禁锢,擒获12.6方自喷高产油流,展示出良好勘探前景。

    9月17日,在陕西某处的一口试油井获得日产86吨多的高产工业油流,预示着该处多个层系取得新突破,资源基础进一步巩固。

    据报道,截至9月6日,因高含水沉睡2年的西峰油田2口井经过补孔措施重生,日增油分别达到6.3吨和3吨。截至9月18日,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已有70口长停井重获新生,累计增油5640吨。

    除了重新启用关停的油井外,关停的气井也得到启用。据报道,截至9月18日,长庆油田已开展老井资料综合复查2000余口,制定气井措施挖潜方案350余口,已复产关停气井200余口,日增产气量达200万立方米以上,措施有效率及井均日增气量两项指标均创新高。

    综合分析长庆油田2018年来的勘探开发现状,年初制定的5000万吨年产目标有望冲击至6000万吨!

相关报告
  • 《中国最大油气田2021年生产油气当量6244.63万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4
    • 记者1日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获悉,长庆油田2021年生产石油2536万吨、天然气465.43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6244.63万吨,较上年净增长203万吨,再创新历史新纪录。 据介绍,2012年长庆油田跃居中国第一大油气田之后,2020年油气产量攀升到6041万吨,建成中国首个年产油气6000万吨特大型油气田。 2021年以来,长庆油田一次性提交页岩油探明储量5.5亿吨,探明中国首个储量超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目前在陇东地区投产页岩油水平井524口,年产页岩油132万吨,支撑陇东油区油气产量突破千万吨。全年探明天然气储量3174亿立方米,新投产气井超过2200口,拉动天然气产量较上年净增长18亿立方米。 长庆油田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是国际上典型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资源,常规技术难以实现经济有效开发。长庆石油人几十年坚持基础研究、科技攻关,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快速获取油气资源的五大原创性地质理论,掌握了黄土源三维地震、水平井优快钻井、体积压裂等关键核心技术,探索了“丛式水平井部署、工厂化现场作业”油气开发模式。 长庆油田加大盆地致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从攻克特低渗、解放超低渗,再战页岩油、突破致密气,让“三低”油气藏持续爆发出巨大能量,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页岩油示范区、30亿立方米致密气高效开发示范区,推进陆相页岩油在国际低油价下实现规模有效开发、致密天然气高效开发。 据了解,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2021年天然气产量占到油气总量的60%,全年超过46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陕京管道等10多条国家天然气主干线,输往京津冀和陕甘宁蒙晋区域50多个大中城市,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入强大绿色动能。 此外,长庆油田在“清洁生产、低碳替代、绿色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实施并投运了近20个风、光发电新能源项目,直接用于油气工业生产,全年仅此一项减少碳排放量近100万吨。在陕北油区建设投运的10万吨级国家CCUS(二氧化碳埋存)示范基地,向地下2000米深处的油层,注入二氧化碳15万吨,既帮助周边煤化工企业减碳,还提升油田开发效益。
  • 《6000万吨!我国第一大油田年产量创纪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30
    • 中国石油在京宣布,截至27日上午10时,其旗下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达到6000.08万吨,其中原油2451.8万吨、天然气445.31亿立方米)。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首个6000万吨级大油田就此横空出世。   中国石油表示,此前,位于东北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5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27年(1976年—2002年),创造了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5000万吨,也定格了我国油田年产量的上限。而长庆油田年产量突破6000万吨,不仅重新定义了我国第一大油田,对双循环新格局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深具意义,更在技术上突破了世界油气开发领域的多个禁区,创造了被称为“磨刀石”的特低渗透地质条件下油气高效、经济开发的新世界奇迹。   长庆油田方面介绍,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该油田,是国际上典型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田,其显著特点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经济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   在地质认识和资源勘探上,长庆油田历经近50年基础研究、科技攻关,专注于地质演化规律、油气生成基础研究,形成了快速获取油气资源的5大原创性理论认识,掌控了盆地油气资源主动权,累计探明石油储量59亿吨、天然气储量4万亿立方米。   在油气开发上,面对“三低”油气田“多井低产”现实,长庆油田从低渗透油田起步,突破特低渗、再战超低渗、解放致密气,到实现页岩油规模有效开发,形成了5大类低渗透油气田低成本开发模式。其中,安塞油田从发现到规模开发,前期技术攻关就花了8年时间,开创了我国特低渗油田经济有效开发之先河。新世纪初,技术人员在毛乌素沙漠历经6年实践探索,才使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苏里格气田实现效益开发。在近两轮国际超低油价倒逼局面下,长庆油田不断挑战“非常规”油气开发极限,依靠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掌握了水平井优快钻井、体积压裂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了致密气、页岩油开发的世界难题,先后建成国家级百万吨页岩油示范区、30亿立方米致密气高效开发示范区,引领我国油气开发进入“非常规”时代。   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有关的“长庆油田6000万吨以上稳产可持续多久”的提问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何江川表示,基于资源优势的积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低成本模式的创新,长庆油田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把油气年产量提升到6800万吨;“希望到本世纪中叶,仍能持续稳产60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