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K/MAPK通路与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肺损伤的关系研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19-12-23
  • H7N9流感病毒感染呼吸道的能力强,感染后的病死率较高。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组织可发生明显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进而出现肺损伤。c-Jun-N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是细胞内调节凋亡、炎症的重要通路,该通路在H7N9流感病毒感染后肺损伤中的作用仍有待阐明。为了研究JNK/MAPK通路与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肺损伤的关系,本研究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7N9组、H7N9+SP组,后两组制备H7N9低致病性病毒感染模型,造模后H7N9+SP组给予JNK抑制剂SP600125腹腔注射、连续3d。比较三组小鼠肺组织的病毒拷贝数、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率、炎症细胞因子含量、信号通路分子及凋亡分子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7N9组大鼠肺组织中H7N9病毒的拷贝数、细胞凋亡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JNK的磷酸化水平、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Bcl-2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p38MAPK、ERK1/2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H7N9组比较,H7N9+SP组大鼠肺组织中H7N9病毒的拷贝数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的含量、JNK的磷酸化水平、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Bcl-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本研究揭示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损伤部分由JNK/MAPK通路的激活所介导。作者 周必发; 厉迪峰; 机构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http://kns.cnki.net//KXReader/Detail?TIMESTAMP=637126883217488750&DBCODE=CJFQ&TABLEName=CJFDTEMP&FileName=BDXB201906004&RESULT=1&SIGN=5Ot659UCXQznjYiH7MSiLmOM7SM%3d

相关报告
  • 《Nature子刊:基于重组麻疹病毒的载体疫苗可保护小鼠免受禽类H7N9流感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7-12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保罗-埃利希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和菲利普马尔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重组麻疹病毒(recombinant measles virus)”疫苗平台,在动物模型中测试了针对危险的禽类H7N9流感病毒的候选疫苗。携带血凝素(H7)或神经氨酸酶(N9)编码基因的载体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发了特异性抗体,可以有效抑制H7N9流感病毒。在疫苗接种两年后,这些小鼠体内仍能检测到H7特异性T细胞。 接种携带H7基因的载体疫苗(下称H7疫苗)可以完全保护小鼠在感染后不发病。接种携带N9基因的载体疫苗(下称N9疫苗)主要提供对严重疾病过程的保护。 禽类H7N9流感病毒于2013年在中国被发现。从那时起,已经有超过1500名确诊的感染者,其中39%已经死亡。传播方式主要是人畜共患,很少发生从人到人。然而,在雪貂身上已经观察到该病毒对哺乳动物的一些适应性。需要有效和安全的疫苗来为它的潜在大流行做好准备。 COVID-19大流行表明,疫苗平台技术可以快速调整疫苗,以防范其他病毒。这项新的研究使用了“重组麻疹病毒”平台,其中疫苗株衍生的麻疹病毒被用作载体,用于递送编码H7N9流感病毒H7或N9的基因。 所开发的两种模型疫苗,即MVvac2-H7(P)和MVvac2-N9(P),在小鼠身上进行了测试。小鼠每四周接种两次,并产生了高抗体滴度。接种N9疫苗接种在一只小鼠身上失败。 疫苗接种后形成的抗体不仅与H7N9糖蛋白结合,而且还阻止了H7与其受体的结合以及N9的酶活性,从而阻碍了新病毒颗粒的释放。因此,这种流感病毒被灭活了,不能再引起疾病。除了抗体反应外,在接种H7疫苗的小鼠中还检测到了H7特异性T细胞。 第二次疫苗接种三周后,一些小鼠被感染了H7N9流感病毒。对照组小鼠病情严重,不得不全部安乐死,而所有接种过疫苗的小鼠都活了下来,除了一只接种N9疫苗的小鼠。接种H7疫苗的小鼠没有显示出任何疾病的迹象,而且它们的体重在研究过程中稳步增加。除一只接种N9疫苗的小鼠外,所有其他小鼠在最初体重轻微下降的四天后都完全恢复了。 每种疫苗又有7只小鼠被接种,并保持了两年时间。在此之后,有三只接种H7疫苗的小鼠和两只接种N9疫苗的小鼠活着,接近其自然寿命的终点。虽然在两只接种了H9疫苗的动物身上没有明显的N9特异性T细胞反应,但在接种H7疫苗的小鼠身上仍能激起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这表明了这种免疫反应的持久性。 这项动物研究表明利用神经氨酸酶作为抗原的疫苗对流感的保护作用与利用血凝素为抗原的疫苗一样好。针对血凝素的T细胞反应的惊人持久性将是未来研究的主题。 参考资料: 1. Cindy Hörner et al. A protective measles virus-derived vaccine inducing long-lasting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influenza A virus H7N9. npj Vaccines, 2023, doi:10.1038/s41541-023-00643-9. 2. Measles-based vector vaccine protects mice against influenza A (H7N9) viru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3-07-measles-based-vector-vaccine-mice-influenza.html
  •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流程及实验室检测策略》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6-03-07
    • 一、标本采集、转送和检测 (一)标本采集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标本。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和血清标本等。应当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 7 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 2-4 周的恢复期血清。如病人死亡,应当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为避免标本反复冻融,保证标本检测质量,采集的呼吸道标本每份分为 3 管,每管不少于 1ml。血清标本每份分为 2 管,每管不少于 0.5ml。并填写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 聚集性病例标本送检表。 (二)标本转送和检测 1.H7N9 禽流感病毒实验室活动和样本运输按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行管理。病例的临床标本采集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病例收治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按照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在 24 小时内送到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 2. 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标本后 24 小时内,立即对呼吸道标本开展甲、乙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 H5、H7 亚型的检测。 若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结果为 H5、H7 核酸检测阳性时,应当于 24 小时内将其中 2 管呼吸道相关原始标本分别送省级疾控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和国家流感中心。 具备相应生物安全条件的网络实验室可开展病毒分离,并将分离的毒株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 3. 若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通用引物均阴性时,应当立即将 1 管原始呼吸道标本送省级疾控中心。省级疾控中心收到标本后,应当立即对其中 1 管进行 SARS 、新型冠状病毒等相关病原体的检测,另 1 管送国家流感中心。 4. 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将采集的血清标本分别送省级疾控中心和国家流感中心开展病原体的抗体检测。 二、标本检测结果反馈和报告 开展实验室检测的疾控中心要及时将标本信息和检测结果信息报送国家流感中心,并在 24 小时内由网络实验室所在疾控中心逐级反馈到病例所在医院。 当标本为 SARS、禽流感(H5、H7)、新型冠状病毒或其他新型病原体检测阳性时,检测结果应当及时报告给同级卫生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