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 杂合性丧失促进 MAPK 依赖性胰腺导管腺癌并诱导治疗敏感性》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3-10-31
  • 胰腺癌的特征是KRAS中致癌突变的患病率。以前的研究已经报道,改变的Kras基因剂量驱动胰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发生率。虽然致癌性KRAS突变的作用已得到很好的表征,但合作野生型KRAS等位基因在胰腺癌中的相关性尚不清楚和争议。使用胰腺癌的体内小鼠模型,我们证明野生型Kras抑制突变Kras的致癌影响,并显着影响Kras介导的肿瘤发生和治疗反应。从机制上讲,野生型 Kras 的缺失增加了通过下游 MAPK 效应通路的致癌 Kras 信号传导,从而驱动胰腺上皮内瘤变 (PanIN) 的启动。此外,在KPC小鼠模型中,一种更具侵略性的胰腺癌模型,野生型KRAS的丢失导致加速启动但延迟肿瘤进展。这些肿瘤改变了基质,下调了Myc水平,并富集了免疫原性基因特征。重要的是,野生型Kras的缺失使Kras突变肿瘤对MEK1 / 2抑制敏感,尽管肿瘤最终变得耐药,然后迅速进展。这项研究证明了野生型KRAS在胰腺肿瘤发生过程中的抑制作用,并强调了野生型KRAS的存在对胰腺癌肿瘤发生和治疗反应的关键影响。
相关报告
  • 《Science | 解析KRAS-ERK依赖性转录组及其促癌机制》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4
    • 2024年6月7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Channing J. Der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Defining the KRAS- and ERK-dependent transcriptome in KRAS-mutant cancers的文章,通过定义KRAS突变癌症,特别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KRAS和ERK依赖性转录组,阐明了KRAS促癌的机制。 Channing J. Der等人的论文发现,广泛使用的Hallmark KRAS信号传导基因标记源于细胞系中突变KRAS的异位表达,不能准确捕捉KRAS突变PDAC细胞中的KRAS依赖性转录组。他们通过分析内源性KRAS突变PDAC细胞系中急性KRAS抑制后的转录变化,建立了一种新的KRAS依赖性基因标记。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特征与Hallmark KRAS信号传导基因集有很大差异,强调了在更具生理相关性的背景下研究KRAS信号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证明PDAC中的KRAS依赖性转录组主要由ERK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驱动。这一发现挑战了KRAS利用多种效应通路驱动肿瘤生长的传统观点。因此,KRAS-ERK基因标记准确反映了KRAS-突变PDAC、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肿瘤异种移植物以及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物模型中的KRAS-ELK抑制作用。 通过整合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位点活性数据,作者揭示了ERK调节基因转录的多方面机制。他们确定了关键转录因子、表观遗传学调节因子、激酶、磷酸酶和E3连接酶的ERK依赖性调节,这些因子可以驱动基因和蛋白质活性的广泛次级变化。作者发现ERK抑制后期促进复合体/环体(APC/C)E3连接酶,导致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如细胞周期蛋白B1和securin的积累,从而促进有丝分裂进展。此外,该研究表明,KRAS-ERK转录组在细胞周期过程中富集,该特征中的基因对PDAC的生长和存活至关重要。随后,聚焦的CRISPR-Cas9筛选确定了几个ERK依赖性基因,这些基因在ERK抑制下表现出合成致死性,突出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接受ERK抑制剂治疗的PDAC患者和接受KRAS抑制剂治疗的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活检,验证了他们的KRAS-ERK基因特征的临床相关性。KRAS-ERK信号的富集与肿瘤反应相关,表明其作为KRAS-ELK抑制剂疗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总之,这项研究显著提高了我们对异常KRAS信号如何主要通过ERK-MAPK级联驱动癌症生长的理解。KRAS-ERK依赖性基因特征的建立和潜在机制的阐明为KRAS-ELK抑制剂的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性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铺平了道路。
  • 《雌激素治疗诱导ER+乳腺癌中PARP抑制增强的受体依赖性DNA损伤》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3-10-31
    • 目的:临床证据表明,在30%的晚期内分泌抵抗雌激素受体α(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雌激素治疗产生抗癌作用。尽管雌激素疗法已被证实有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这种疗法仍未得到充分利用。机械论的理解可以提供提高治疗效果的策略。 实验设计:我们在长期雌激素缺乏(LTED) ER+乳腺癌细胞中进行了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和转录组分析,以确定对雌激素17β-雌二醇(E2)治疗反应所需的途径。我们验证了在细胞系、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物(PDX)和患者样本中的发现,并通过在细胞系和PDX模型中的测试开发了一种新的联合治疗。 结果:E2处理的细胞表现出复制依赖的DNA损伤标记和凋亡前的DNA损伤反应。这种DNA损伤部分是由DNA:RNA杂交体(R环)的形成引起的。通过用奥拉帕尼抑制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来药理学抑制DNA损伤反应增强了E2诱导的DNA损伤。PARP抑制与E2协同抑制brca 1/2-突变体和brca 1/2-野生型细胞系和PDX模型中的生长并防止肿瘤复发。 结论:E2诱导的ER活性驱动内分泌抵抗乳腺癌细胞的DNA损伤和生长抑制。使用诸如PARP抑制剂的药物抑制DNA损伤反应可以增强对E2的治疗反应。这些发现保证了在晚期ER+乳腺癌中E2与DNA损伤反应抑制剂联合应用的临床探索,并表明PARP抑制剂可能与加剧转录应激的治疗药物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