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人员绘制水下土壤地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9-03-15
  • 整个地球表面的土壤都经过严格的测试和管理。但是在水底深处的土壤呢?水下土壤虽然不是传统土壤,但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美国罗得岛大学的马克·斯托特和他的团队正在对水下土壤进行采样并绘制地图。

    考虑到近一半的美国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这些土壤影响到他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与商业、娱乐和交通活动有关。土壤地图提供了一种管理这些区域的机制,并提出了这些土壤的基本使用和管理决策。水下土壤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疏浚、水产养殖和恢复,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水质。在疏浚过程中,为了腾出空间(例如,为了让船的底部通过),需要清除水下土层,这些土壤需要转移到别的地方,如果放在陆地上,其影响可能是未知的。

    水产养殖利用水下栖息地养殖水生植物(如nori)或动物(如牡蛎)。在传统农业中,农民通常关心他们的土壤状况。然而,对水下土壤的了解却很少,还不确定什么样的土壤对水产养殖有利或不利。

    斯托特补充认为,水下土壤也面临着陆地活动的一些威胁。例如,如果在一块田里施肥太多,这些肥料会进入附近的水体,这促进了藻类的生长。当藻类死亡和分解时,水体以及水下土壤会失去鱼和植物所需的氧气。

    这些土壤是无数生境和生态系统的基础和结构。例如,很多水生植物是从水下土壤中获取大量营养的根植植物。它们能截留沉积物,减少海岸侵蚀。它们是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库,最终储存在土壤中,和其他植物一样,它们会增加氧气。更不用说为生活在里面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

    通过对土壤的测量,研究人员能够将数据添加到国家土壤合作调查地图中。这为土壤提供了统一和严格的评估,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斯托特认为,土壤科学家需要发展更快更好的方法来创建这些地图。

    斯托特和他的团队已经为水下土壤添加了新的分类。这些分类列出了土壤的性质,并提供了有关其形成方式以及如何使用和管理的信息。

    他还提到,关于水下土壤,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但他们的一些经验表明,这些土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例如,他们测试了长期高产牡蛎养殖(长达20年)是否会对水下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尽管有一些负面影响,但在这一特定区域,土壤基本上保持不变。斯托特和他的团队继续绘制水下土壤的地图,以帮助定义和理解它们的价值。

    (王琳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2/190227081539.htm
相关报告
  • 《美研究人员绘制高分辨率全球珊瑚礁地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5-06
    • 由来自哈立德?本?苏丹生命海洋基金(Khaled bin Sultan Living Oceans Foundation,以下简称海洋基金)和迈阿密大学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开展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利用地球轨道卫星和野外观测来精确绘制珊瑚礁图谱的新方法。该图集是为期10年的全球珊瑚礁探险的结果,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包含超过15个国家共计65000平方公里的1000多个偏远珊瑚礁和周围栖息地的全球珊瑚礁地图集,目前已发表在《珊瑚礁》(Coral Reefs)期刊上。 高分辨率珊瑚礁地图包含浅水海洋栖息地的信息以及主要探险要地点的海草床和红树林信息。所有这些沿海栖息地都是热带沿海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过滤水源、保护海岸免受风暴侵袭,并为商业和自给性渔业提供关键的苗圃栖息地。但目前正面临来自沿海开发、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等越来越多的威胁。 为了开发新模型以准确绘制珊瑚礁地图,科学家们从全球珊瑚礁探险队进行的调查中收集了数据,并使用超高分辨率卫星图像推断位置,通过将地图与记录珊瑚礁精确坐标的视频进行比较,验证新映射方法的准确性。 海洋基金临时首席科学家、迈阿密大学教授Sam Purkis提到,保护珊瑚礁就必须知道它的位置和数量。对珊瑚礁进行这样的了解很有挑战性,因为它们位于水下,较难观察。通过这项研究,他们发掘了利用卫星图像在全球范围内制作珊瑚礁地图的可能性。卫星、飞机和无人机成像技术将成为应对全球范围内珊瑚礁危机的重要工具。 高分辨率珊瑚礁地图集并不涵盖所有世界各地的珊瑚礁,但覆盖了主要珊瑚礁的最有意义部分。它还提供了急需的2017年大规模珊瑚礁白化事件之前的健康基线数据。目前这种数字资源已经向公众开放,以便政府和保护组织可以使用这些地图来保护和恢复其后代的珊瑚礁。 研究人员估计,由于气候变化和其他人类压力的影响,全球一半以上的珊瑚礁在过去40年里已经消失了。珊瑚礁地图可以帮助当地资源管理者确定最可能需要保护的区域。 海洋基金的科学管理主任Alexandra Dempsey认为,珊瑚礁地图集提供了珊瑚礁所处位置及其健康状况的快照,科学家将使用这些栖息地图作为基线数据来帮助跟踪珊瑚礁成分和结构随时间的变化。 (傅圆圆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研究人员利用回声信号绘制海底地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7-06
    • 海洋深处巨大的海底山脉和峡谷隐藏着地球和人类历史演化的诸多线索。 地球物理调查和测绘团队(GSM)利用水下机器人搭载的专业声呐阵列和复杂的科学设备,窥视海洋深处,揭开海底的神秘面纱。声纳设备向海底深处发出“脉冲”声,然后检测从海底反射回来声音信号,就像蝙蝠在黑暗中利用声波及其回声进行定位并实现导航一样。 GSM团队在寒冷多风的南大洋到闷热的热带和大堡礁的整个航行过程中都仔细地监测声纳数据。在航行过程中,声纳装置保持一直工作,测绘区域覆盖了大片海洋,并收集了大量的回波数据。科考船上的研究团队负责数据的反演并用于多种科学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用途是创建详细的海底3D地图。 全世界海洋中分布有超过14200座海底山。众所周知,海山是在地幔柱上形成的。它们是地球内层(地幔)的高温部分。因此,这些地区有时能够穿过熔岩聚集的地球外表面(地壳)。当地球的外表面或地壳构造板块移动到这些区域时,就会形成一连串的海底山脉。GSM团队使用了3D地图研究海山的形成过程、海床的构成以及海床之下的结构等。 利用回波信号进行海底测绘的数据集就像一幅幅的拼图,帮助科学家们拼凑出陆地和海洋构造。通过了解这些构造及其形成过程,可以更好地预测地球的未来。 (冯若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