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中集发布450L III型超大容积车载储氢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0-31
  • 国内首个!中集发布450L III型超大容积车载储氢瓶2024-10-30 14:43  浏览:1286  近日,中集安瑞科旗下的中集氢能发布了国内首个450L III型超大容积车载储氢瓶,填补了国内超大容积车载瓶市场空白,为氢能重卡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集氢能作为国内氢能产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致力于氢能在生产、储运、加注及应用等全产业链的布局与发展。450L III型超大容积车载储氢瓶采用先进的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及领先的缠绕工艺制造,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能够大幅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和运输效率。 中集氢能还与新疆火炬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各方资源优势,在绿色能源综合服务站核心装备和零部件、关键技术、建设运营等方面促成多项合作,共同推动氢能在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及产业化等方面进程。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1580.html
相关报告
  • 《Ⅳ型氢瓶研发获重大进展,国内首家企业“三新”评审通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30
    • 车载储氢技术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直接影响氢燃料电池车的续航里程和成本。我国车载储氢主要使用35MPa Ⅲ型储氢瓶,70MPa Ⅲ型储氢瓶也已研发成功并小范围应用,而具有诸多优势的70MPa Ⅳ型储氢瓶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在布局。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车用Ⅳ型储氢瓶的研发有了重大进展。2020年12月22日,沈阳斯林达安科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林达”)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通过“三新”评审。斯林达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三新”评审的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制造厂家。这也是国内首例通过“三新”评审的车用Ⅳ型储氢瓶。 评审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气瓶分委会专家一致认为,斯林达研发的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其设计、制造均符合 T/CATSI 02 007-2020《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团体标准的规定,对试制产品进行的各项试验也均符合团体标准的要求。安委会气瓶分委会同意该产品通过“三新”技术评审。 T/CATSI 02 007-2020《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团体标准由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批准,于2020年10月8日开始实施。 该团体标准规定了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的型式和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安装防护、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适用于设计制造公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公称容积不大于450L、贮存介质为压缩氢气、工作温度不低于-40℃且不高于85℃、固定在道路车辆上用作燃料箱的可重复充装气瓶。 该团体标准的出台,对于国产Ⅳ型储氢瓶的研发与生产意义重大,使得行业在研发和生产国产Ⅳ型瓶上有据可依。而斯林达车用Ⅳ型瓶率先通过“三新”评审,表明斯林达在车用Ⅳ型瓶的研发与推进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较于Ⅲ型瓶,Ⅳ型瓶采用碳纤维全缠绕非金属塑料内胆技术,成本、储氢容量、轻量化优势明显。在国外,丰田汽车公司、美国Quantum公司、Hexagon Linclon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等国外多家知名企业已成功研制Ⅳ型瓶,如丰田汽车Mirai的高压储氢气瓶即采用Ⅳ型瓶,使用压力为70Mpa。 在国内,自2020年以来,“车用氢能Ⅳ型瓶实现国内生产”一直是燃料电池产业的热门话题,燃料电池汽车的轻量化和其气瓶的材料使用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我国车载储氢技术应用,“轻量化、高压化、低成本、质量稳定”将会是市场方向,70Mpa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斯林达曾于2020年2月底在日本展会上展出了一款70MPa储氢Ⅳ型瓶,是国际舞台上首次有国产70MPa储氢Ⅳ型瓶实物展出。该瓶爆破压力161MPa,压力循环系数达到44000次无泄露、破裂,远超国家规定的22000次,单位质量储氢密度是5.7%,较Ⅲ型瓶提升了42%,寿命上也从10年提升到15年。 随着斯林达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通过“三新”技术评审,预计在不久之后,国内将有能力实现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的批量生产。 沈阳斯林达安科新技术有限公司于2002年7月11日正式成立,目前已发展成为资产过亿、注册资本3820万元、拥有员工300余人的专业气瓶制造企业。该公司生产的车用氢气铝合金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等多种类型产品已通过了CE、BV、CCS等国际认证,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布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60多个国家。 2006-2012年,斯林达承担了五项国家“863”项目,在现代交通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国高压储氢容器制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6年,斯林达70PMa高压储氢罐通过了国家型式试验,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依靠行业内的产品技术优势和公司影响力,斯林达还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如《铝合金无缝气瓶》和《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 《华为数字能源发布全球首个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3
    • 6 月 11 日消息,在上海 SNEC 展期间,华为数字能源举办了以“铸就高质量,激发 AI 潜能,开启全面构网新时代”为主题的华为智能光伏战略与新品发布会。华为发布了最新的智能光伏战略以及全球首个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 —— FusionSolar9.0 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同时,华为数字能源联合 13 家企业和组织发起全面构网倡议,推动加速进入全面构网新时代。 据华为数字能源介绍,FusionSolar9.0 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以“真构网、全智能、高质量”为核心,实现三大关键突破: 从储能构网升级到光储构网 从发电侧构网升级到发输配用全场景构网 从站点的可视可管升级到“端-边-云”的全链路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 FusionSolar9.0 的电站级构网型光储系统具备“真构网”的六大核心能力:短路电流支撑、虚拟惯量支撑、宽频振荡抑制、快速一次调频、分钟级黑启动、无缝并离网切换。 因此,无论储能系统处于何种 SOC 工况、电网环境面临何种 SCR 水平、7*24h 不间断并面向未来能源架构的全时域持续演进,华为 FusionSolar9.0 解决方案都能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支持,并且支持 One Matches All,即一个光储平台灵活应对电网强度变化下的稳定需求,一个平台适配未来多种商业模式,如调峰、调频、惯量等。 华为将储能领域积累的构网经验扩展至光伏与光储构网,在行业首创了智能组串式构网型逆变器,可提升电网强度,抑制暂态过电压风险,提升光伏送出能力。 IT之家从展会获悉,华为数字能源还打造了行业首个“端-边-云”全链路协同的风光储智能体(FusionSolar Agent),使能电站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实现电站运维的少人化、无人化,实现电力交易的收益最大化。 通过将 AI 深度融入“规-建-维-营”全流程,实现工程建设的实施与设计误差降低 40%、运维效率提升 50%、经营收益增加 10% 以上。 会上,华为数字能源以“光储融合”为基、以“智构未来”为约,携手来自 13 家企业和组织的代表发起全面构网倡议,探讨光储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共同拥抱构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