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模型如何为当代害虫管理实践做出贡献?》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任洁
  • 发布时间:2024-01-27
  • 在进行费力而昂贵的实地实验之前,种群模型提供了一个逻辑知识库。历史上,已经发展了两种类型的人口模型:高度逼真的模拟和简单的分析模型。高度逼真的模拟包括一个复杂的系统模型,而简单的分析模型包括各种分析模型,这些模型只关注目标害虫种群的基本结构。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对有害生物管理科学做出了贡献,但它们都有局限性,可预测性差,并且缺乏与现实的实质性联系。通过状态空间模型的同化,将观测模型和过程模型结合在一起,是简单模型和现实之间的一种很好的折衷。在大数据时代,专门针对高可预测性的人工智能(AI)最近变得流行起来。如果重要的物理和生物记录在现场以高精度自动审查,人工智能将产生最合理的预测,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提供最佳的实用解决方案。在当代世界,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工具; 然而,在考虑人工智能的行为时,演绎建模方法仍然很重要,并且还可以提供重要的见解来检测数据中的缺陷信息。
相关报告
  • 《引领学习:学校图书馆的最佳实践模型》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luoluo
    • 发布时间:2022-12-26
    • 2014年7月,《Advances in Librarianship》期刊出版了一篇名为“引领学习:学校图书馆最佳实践模型(Leading for Learning: A Model for Best Practice in School Libraries)”的文章,其具体摘要如下: 本章介绍了苏格兰学校图书馆的模式,该模式基于文献中确定的最佳实践,以及在学校进行的五个案例研究,其中两个在美国,三个在苏格兰。研究设计是定性的,并采用了基础理论和多种案例研究方法。该模型代表了苏格兰学校图书馆的理想环境,强调了影响学校图书馆成功达到专业标准的相互关联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校图书馆员、学校环境和图书馆员可获得的专业支持。学校图书馆员是学校图书馆项目的主要领导者,但其他两个领域的因素可能会提供机会和障碍,帮助或阻碍图书馆服务的成功。例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学校的因素,如课程、时间安排、技术设施和人员配置,对图书馆员与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有很大影响。我们的模型包括所有这三个方面,描述了一套能让学校图书馆项目蓬勃发展并达到最高专业标准的情况。
  • 《定义同行评审的标准和新兴模型》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谢鹏亚
    • 发布时间:2023-11-07
    •   严格和公正的同行评审对于维护学术研究的完整性和质量标准至关重要,也是出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同行评审的早期形式早在17世纪就在欧洲出现了,但它只是在20世纪中后期才变得更加明显,当时出现了“同行评审”一词。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复印机的出现,同行评审成为一种普遍做法,这使得向同一学科的专家分发论文变得更加容易。该领域的先驱之一是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被其他期刊沿用,包括1964年的《自然》杂志和1976年的《柳叶刀》。   同行评审被称为评估研究的“黄金标准”,不同出版商的同行评审各不相同,以适应他们的政策和偏好,并迎合学术界不断变化的需求。很难理解和评估这些形式的同行评审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些常被错误地互换使用。Aries systems在2023年8月17日发布同行评审的标准和新兴模型,下面列出简要概述。 (1)单向盲审   作者没有关于审稿人的信息,审稿人知道作者信息。   优点: ●审稿人因匿名而客观评审 ●审稿人可以参考作者以往研究来判断此研究的深度及可靠性   缺点: ●审稿人可能会对作者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 ●审稿人可能因匿名而对评审不负责任 (2)双向盲审   作者和审稿人互相不能查看信息。   优点: ●减少审稿人和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偏见的可能性 ●减少审稿人因发表意见而被评判的风险   缺点: ●审稿人和作者能够根据研究风格和类型来识别彼此 ●审稿人可能因匿名而对评审不负责任 (3)三重盲审   作者和审稿人都不知道对方的信息,编辑也不知道他们的信息。   优点: ●减少审稿人、作者和编辑有意识或无意识偏见的可能性 ●减少审稿人因发表意见而被评判的风险   缺点: ●审稿人、作者和编辑能够根据研究风格和类型来识别彼此 ●审稿人可能因匿名而对评审不负责任 ●因控制各环节匿名可能导致管理成本增高 (4)开放式同行评审   作者和审稿人互相知道身份。   优点: ●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审稿人因互知身份而深思熟虑 ●审稿人可能得到更多认可 ●公开评审可以为作者和别的审稿人提供参考借鉴 ●提高公众/学术界对评审的信任度,增加评审过程的透明度   缺点: ●有些审稿人拒绝暴露自己身份,抗拒公开审稿 ●审稿人和作者可能会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特别是在地理领域等作者较少的主题领域 (5)透明的同行评审   与论文报告一起发表评审,审稿人可以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身份。   优点: ●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审稿人会慎重对待评审过程 ●审稿人可能得到更多认可 ●该领域的专家能够利用评审中的意见   缺点: ●资历较浅的审稿人可能难以对资深作者提出评审意见 (6)协作同行评审:第一类   作者可以在论坛上收到来自审稿人的反馈,并可以实时解决问题。   优点: ●人多力量大 ●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更快更好的培训初级审稿人 ●协作的方式可以激发出更多观点 ●资历较浅的研究人员可能比资深研究人员更了解当前研究的最新情况   缺点: ●自动化的审稿系统可能只允许提交一份审稿意见 ●难以评判协作过程中所有审稿人的贡献 ●评审小组的构成不一致会导致评审结果的差异 (7)协作同行评审:第二类   作者可以在论坛上收到来自审稿人的反馈,并可以实时解决问题。   优点: ●缩短评审过程的时间 ●可能不需要编辑充当中间人 ●协作过程中审稿人可以及时解决分歧   缺点: ●审稿人协作情况下可能无法实现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实时讨论,因此需要多个审稿系统 ●编辑无法软化尖锐的评审意见,作者可能无法得到建设性意见之外的细节问题 (8)众审   合格的审稿人尽可能少地(或尽可能多地)评论,不过评审的绝对数量让编辑对论文的优点和缺点有全面的了解。   优点: ●缩短评审过程的时间 ●减少审稿人的工作懈怠 ●增加审稿人的多样性,减少偏见 ●减轻编辑联系审稿人的负担   缺点: ●需要设计专门的评审系统 ●相比于传统形式的同行评审,编辑会收到来自审稿人的更多评审信息 ●仍然是一种较新的同行评审方法 ●存在群体思维的风险 ●难以评判同行评审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