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科学家文小刚荣获狄拉克奖
2018年8月8日,ICTP宣布将2018年狄拉克奖授予3位物理学家。他们分别是哈佛大学Subir Sachdev教授,芝加哥大学Dam Thanh Son教授,以及MIT著名物理学家文小刚教授。
文小刚是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的外孙,197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就读本科,后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目前为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2018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量子霍尔液体、高温超导体、拓扑序/量子序及新的物质态,基本粒子的起源的方面的研究。2016年美国物理学会宣布,文小刚获2017年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巴克利奖。
狄拉克奖章是在 1985 年为纪念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而设置的年度性奖项,是国际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该奖章不授予诺贝尔奖、费尔兹奖和沃尔夫奖的获得者,但狄拉克奖章获得者仍可被授予诺贝尔奖等奖项。
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投用
7日,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建设的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成,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在哈尔滨授予认可证书,实验室相关研究随之展开。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完全自主设计、建设和管理运行的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其建成运行,使我国具备开展所有已知重要传染病病原动物试验的能力,将有力提升我国烈性传染病的防控和研究能力。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落户天津
近日,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拟研究设施,这对于保障土木、水利、海洋、交通等重大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从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向减轻地震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该设施由天津大学牵头在天津建设,也是迄今为止在天津建设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高校64项成果拟获奖!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出炉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示了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1382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中,拟授奖成果共452项,其中拟授特等奖2项,拟授一等奖50项,拟授二等奖400项,现予公示。
本次仅仅公示基础教育领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授奖项目情况,高校共有64项成果获奖(第一完成单位)。其中北京师范大学获奖数最多,共有5项,包括3项一等奖和2项二等奖。山东师范大学位居第二位,共有4项成果拟获奖。陕西师范大学、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等各有3项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