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氢能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发布时间:2024-03-05
  • 绿色氢气生产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本地制造、吸引绿色排放密集型行业和外国直接投资进入国内产业,创造国内价值和就业机会,增强国际竞争力。


    这份报告挑战了一种主流说法,即绿色氢主要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和工业贫乏的国家的出口产品;相反,它强调了绿色氢作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催化剂的潜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进步。


    报告的一个中心主题是促进向绿色氢能发展的公正过渡方法。它强调了政策协调的重要性,引入了一种“三叶草方法”,包括四个关键要素:优先在当地使用绿色氢;符合国家目标;从中小型项目开始;并分阶段实施绿色氢气生产和应用。这种方法确保绿色制氢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和创造就业机会。


相关报告
  • 《绿色氢能产业集群指南》

    • 来源专题:绿色制造
    • 发布时间:2023-11-01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发布了第一版《绿色氢能产业集群指南》,通过在难以减少的行业中取代化石燃料,帮助各国政府和行业加快工业脱碳。 几乎所有国家都承诺在未来几十年内根据《巴黎协定》实现经济脱碳,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工业部门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贡献者,因此在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使用可再生电力通过水电解生产的可再生或绿色氢气是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难以减少的行业。 工发组织将绿氢产业集群定义为共享绿氢(生产、运输和使用)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工业区域或集群,以及用于不同目的的其他资源,包括材料生产、供暖和制冷、当地流动性和工业原料。这些集群在加快当地工业对绿色氢气的吸收、支持脱碳和发展新型低碳产业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工发组织开发了GHIC模式,旨在加快在工业区、集群和园区中应用当地生产的绿色氢气。它旨在成为一个可复制的模式,各国可以通过它部署绿色氢技术来实现减排和工业生产目标,并创造经济和社会机会。 《绿色氢能产业集群指南》提供了设计和实施集群发展总体政策框架所需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协调信息。
  •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2)》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发布时间:2023-05-18
    •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描绘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但数据缺失、发展不均衡、目标间相互制约等问题也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落实提出重大挑战。同时,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大幅增加了议程实施和实现的难度。 2021 年,习近平主席在第 76 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加快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发展。 联合国《2021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明确指出,数据是重建和加快 SDGs 实现的资源,获取和掌握及时和高质量的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为此,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了《数据战略》,推动获得更为相关、更好分类和更加及时的数据,以跟踪、预测和加速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使我们能够将数据和信息转化为洞察力,转变和优化发展决策过程。 随着全球范围内数字化进程加快,数据的国际可比性和可用性有所改善,但可持续发展目标数据的地理覆盖面与及时性在各个领域仍然存在差距,亟需创新方法来填补这些空白。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技等交叉融合的地球大数据技术,具有宏观、动态监测能力,能大大提高数据获取能力,为 SDGs 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2020 年 9 月 22 日,习近平主席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将设立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2021 年 9 月 6 日,CBAS 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科研机构。成立一年来,中心通过研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发射并运行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SDGSAT-1)、开展地球大数据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技术方法研究,面向全球提供服务 SDG 指标监测和评估的数据、信息和服务,为联合国 2030 年议程的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2019~2021 年,中国科学院连续三年牵头编制《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累积贡献 64 个监测评估与示范研究案例,包括 53 套数据产品、33 种方法模型和 42 个决策支持,展示了中国利用地球大数据技术支持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2 年度《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继续围绕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等六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多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权衡协调作用深入开展研究。同时,拓展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SDG 7)目标,并针对不同区域类型特点,开展了 SDGs 区域综合示范研究。在此基础上,持续关注中国生态环境变化,在四年案例成果基础上集成创新,对 56 个环境类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监测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 本报告组织科研院所、高校等 40 多家单位 170 余名科研人员进行撰写工作,汇聚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领导和机关给予了大力支持,编写组同志们付出了艰辛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