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煤价继续承压 跌势或将放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03
  • 供应测分析

    国内生产:2024年,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年全国煤炭产量约47.6亿吨,2025全国煤炭产量目标则是达到48亿吨左右。同时,随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从主要产煤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涉煤内容看,增加煤炭产量也是各产煤省份的重要目标之一。2025年,山西、新疆将煤炭产业发力点放在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上,陕西提出2025年原煤产量力争达到8亿吨。甘肃、贵州、云南等省份也通过新煤矿开工、煤化工基地建设扩大产能。这意味着,尽管市场低迷,2025年国内煤炭产量仍将维持高位。值得关注的是,3月上旬召开两会,产地煤矿安全检查频次增多,部分煤矿产量有所收缩。不过,鉴于安全检查已逐渐常态化,其对原煤产量的影响正逐步减弱,预计对市场煤炭供给的影响较为有限。

    进口方面:随着国内煤炭企业生产全面恢复,叠加进口煤的高通关量,市场供应相对宽松。但由于工业用电需求不足以及季节性用煤需求淡季的影响,下游采购意愿低迷,进口动力煤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在国内市场供应宽松之下,部分电企开始减少或暂停进口煤招标采购,以缓解国内市场的供给过剩压力。此外,近期海运费上涨推高了进口煤到岸成本,同时内贸市场持续下跌目前尚未见触底迹象,进口煤价格优势有望进一步收窄,对国内市场形成支撑。

    需求侧分析

    宏观方面

    (1)房地产行业将继续磨底。2024年房地产行业继续呈调整态势,上半年的“517”新政和下半年的“924”新政,为市场注入信心,行业呈阶段性回温态势。从数据上来看,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亿平米,同比下降12.9%,降幅较1-11月收窄1.4个百分点;但从从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来看,2024年,房屋新开工面积为7389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0%。预计在地方政府化债、房地产企业债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之前,房地产开工面积企稳需要一定时间。

    (2)基建投资将发挥更强的托底作用。受地方增量化债资金、财政支出进度前置等政策提振,预计一季度项目开复工有望强于去年同期。资金端方面,政府新增债券和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前置发行,缓解地方债务压力,支撑稳增长。项目端方面,去年底以来项目开工明显好转,今年年初多数省份重大项目开工投资额强于去年,不过结构更偏向产业基础设施。节后建筑工地开复工进度偏慢,主要受春节错位、气温等因素扰动,随着后续气温回升和新增政府债券资金下达,一季度投资仍有坚实支撑。

    (3)制造业投资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投资增速上,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9.2%。特别是,在“两新”政策的作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15.7%,比全部投资高12.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2025年,我国制造业将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支持政策推动下,各地将继续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提供资金融通的保障。

    主要耗煤行业:一是民用电季节性转弱。本周开始,南方气温转暖,且三四月份原本就是传统用煤淡季;一旦进入三月份,南方气温回升,电厂将对旗下火电机组进行停机检修,煤炭需求随之下降,日耗难有超预期表现。二是工业用电需求逐步恢复,非电行业补库需求预期增加。3月份,随着元宵节后务工人员加速到岗,下游各行业开工率将逐步提升。此外,3月份召开的两会或将释放提振经济政策,有利于工业用电需求恢复。后期基建加码投资、开工率上升可能带动水泥等非电行业煤炭消费。三是新能源替代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

    综合分析

    煤炭供应偏松,需求释放乏力,加上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等压力之下,都对煤价带来下行压力,预计3月国内煤价将继续承压偏弱运行。但值得注意的是,非电行业的备煤需求有望逐渐增加,也为市场阶段性的反弹创造机会,同时大型电厂全力兑现内贸长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贸煤炭过剩问题。最后,现货与长协发生倒挂,以及煤价跌至成本线下后,虽无法确认煤矿会立即减产,但随着倒挂幅度和持续时间扩大,以及价格跌破成本幅度加大,其减产概率或逐步提升,煤价下跌阻力逐步加大。随着上述利好因素显现,煤价跌势或逐渐放缓,不排除有止跌企稳可能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5581-1.html
相关报告
  • 《国际煤价格跌势放缓 4月份印尼煤供应量预期下降》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9
    • 上周国际动力煤价格在上半周时延续了前一周的下跌趋势,不过跌速逐渐减缓,并在下半周企稳小幅反弹。截至3月25日,澳洲5500卡动力煤FOB价格为199.35美元/吨,比前一周下跌了60美元/吨。之前澳煤价格大涨最主要因素就是欧洲买家因俄乌战争导致天然气价格暴涨,转向对澳洲高卡煤需求激增,推动澳煤价格一度涨至将近300美元/吨的高位。由于中国依然未放开澳煤进口,亚洲其他买家对澳煤价格根本无力承受,因此随着欧洲买家的恐慌情绪好转,减缓澳煤采购,同时日韩对澳煤采购热情也出现降温,使澳煤价格快速回落,近两周累计最大跌幅达102.05美元/吨。 不过近期澳煤价格虽有回落,但与去年底相比仍大幅上涨了95.75美元/吨,几乎翻倍。除需求因素推动外,澳煤供应紧张也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据了解目前贸易商手中只剩下很少的5500卡NAR货物可以提供给4月和5月的装运。 与澳煤相比,上周印尼煤价格跌幅要小很多,截至上周五印尼3800卡动力煤FOB价格为113.5美元/吨,4600卡为156.75美元/吨,分别比前一周上涨了2.5美元/吨和下降5美元/吨。印尼低卡煤价格略有反弹,中卡煤价格继续回落,主要就是价格过高,超出下游的承受能力。从中国近期对印尼煤的招标情况可以看出,卡值集中在3400卡、3800卡、4200卡,偶尔会有4600卡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据我们了解,南方某电厂之前主要采购4600卡的印尼煤,但现在已有两个月未进行采购了。除中国外,印度、东南亚等主要中低卡煤进口国采购积极性同样不断下降,市场中询价较少,整体冷清。 虽然需求减缓,但印尼生产商拒绝大幅降价,因为他们认为4月初中国大秦线进行春节检修会导致港口供应受阻,同时预计中国买家会在夏季到来之前进行补库采购,需求将出现回升,因此报价维持高位。 对于后期国际煤市场判断,我们在上期的国际动力煤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从全球范围看,因俄乌战争而影响国际煤最紧张的时候似乎已经结束了,毕竟近期各高卡煤种都有相当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即使这样,我们的进口大户印尼煤的价格仍然处于比较高的位置,我国国内仍然无法购买4600卡左右的中卡煤炭,同时印尼马上就要进入斋月,产量势必会有一定幅度的减少,这可能会让下滑的印尼煤价格重新找到支点,加上近期洪水的影响,印尼煤价格估计在短时间内很难再大幅度的下降。
  • 《港口煤价率先上涨 产地煤价继续收窄》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5
    • 本周一,多个港口煤价指数止跌,周二指数出现上涨,意味着煤市有所趋稳;叠加工业企业复产复工的加快,终端需求强势回归,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有所缓解。经历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煤市寒冬期之后,市场逐渐走出低谷。 此次港口煤价趋稳原因如下:首先,节后,尤其正月十五过后,电厂日耗恢复加快,已经接近正常水平的85%,沿海八省重点电厂存煤数量也掉头下降,标志着沿海煤市的拐点已经来到。其次,现货实际交易价格已经跌至月度长协价格以下,在今年经济稳步复苏的大背景下,市场并不悲观;加之占比较高的长协煤托底,手里有煤的贸易商出现挺价不卖。再次,市场煤价格已经跌至谷底,部分客户有抄底心里,询货增多。有的用户按指数上浮10元询货,但却拿不到煤。第四,进口煤成本倒挂,加之期货上涨,拉动需求增加。 尽管3-5月份,处于民用电淡季,但后续市场并不悲观。首先,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用电表现不会太差,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尤其沿海地区外贸企业和服务业的全面恢复生产,用电量将出现质的飞越。其次,虽然近几天电厂的中标价格仍然偏低,但随着日耗上行、电煤去库存,市场套保需求之外的询货也有增加,电企招标陆续释放,带动看涨情绪升温。再次,两会的召开,煤矿安全检查趋于严格,保供压力减轻,主产区煤炭产能释放将受到一定影响,电厂和港口库存的缓慢下降,库存压力将减轻。第四,后续市场要面临着四月份大秦线春季集中修,澳洲煤暂停,穆斯林斋月和开斋节、影响印尼煤炭产量等等,促使国内煤市交易和港口运输将更加活跃。 产地方面,煤价延续跌势,降雪对煤炭供应影响不大,但对需求却有一定影响,造成拉煤车减少。下游水泥、化工等非电终端有采购需求,但电力终端采购偏弱,多数煤矿正在消化现有库存,陕蒙部分煤矿价格企稳或有10元/吨左右涨幅,其它矿以继续下跌为主。尽管坑口市场需求一般,煤矿库存偏高。但随着港口煤价的上涨,坑口煤价会得到提振;本周,产地煤价跌幅也会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