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16
  • 3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曹妃甸6-4油田正式投产。该油田建设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理念,采用绿色低碳管理,完善了我国海上“绿色油田”建设新模式,为海上油气增储上产和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注入新动力。

    曹妃甸6-4油田位于渤海中西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16公里,平均水深约20米。油田开发项目包含30口生产井,预计2023年将实现高峰年产达75万方,可满足60多万辆家用汽车一年的汽油消耗,是渤海油田力争建设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的重要开发项目之一。

    曹妃甸6-4油田是我国海上“绿色油田”开发的“新样板”,在设计初期以关键设备国产化及绿色发展理念为主导,引入大量高质量国产设备和创新型环保设备实现减排增效。如首次应用海上油田再生水收集罐,可将生活污水回收,彻底实现了海上油田生活污水“零”排放,推动海洋石油工业绿色低碳管理迈上新台阶。

    曹妃甸6-4油田引入岸电工程,投产后,将通过电力组网的方式,为油田的生活、生产供电。与以往平台搭载燃油发电主机相比,预计每年将减少燃油主机原油消耗1.1万吨,年均节约能源约1.6万吨标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400万棵。

    此外,平台应用“标准化设计”和“设计施工一体化”理念,从以往对每个平台“量体裁衣”到根据标准化技术成果进行“成衣定制”,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为油田按时投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曹妃甸6-4油田的建成投产,是中国海油发挥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作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探索。未来,中国海油将在持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入力度的同时,全面推进绿色低碳生产进程,加快“绿色油田”“绿色工厂”建设,助力我国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我国首个海上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完成首次原油外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0
    • 8月18日,装载约2.5万吨原油的“天鹰座”轮缓缓离开广东省雷州市乌石终端原油外输单点水域,标志着乌石23-5油田群首次原油外输作业圆满完成。乌石23-5油田群位于北部湾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8米,由2座海上平台、1座陆地终端组成,是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并首次将油气从两千米的海底引上雷州半岛,也是北部湾首个实现生产水“零排放”的油田,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的低碳化转型起到示范作用。17日上午,“天鹰座”轮在徐闻海事处“海巡0927”船的护航下,进港航行至乌石终端原油外输单点水域,并安全顺畅系泊在单点装置上。海事执法人员督促作业方提前布设围油栏,严防油轮提油作业污染海洋环境。经过一轮作业,18日,原油外输正式完成。本航次装载的30000方、合约2.5万吨的原油送往海南八所港,货油价值约1亿元人民币。乌石23-5油田群预计2026年将实现日产约181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油品性质为轻质原油。
  • 《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在江苏建成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20
    • 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在江苏建成投产2024-06-19 09:47 来源:中核集团 浏览:1171 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这标志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 “和气一号”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项目采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为热源,采用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多重隔离设计,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制备工业蒸汽,再通过多级换热将蒸汽通过工业用气管网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替代传统煤炭消耗解决石化企业热源和动力源问题。 项目建成后,每年有480万吨的零碳清洁蒸汽将源源不断地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为石化基地每年节省碳排放指标70多万吨。这不仅开辟了核能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的新途径,也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表示,近年来,国家原子能机构大力推动核能综合利用,以及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支持核能供汽等一批项目落地。面向未来,国家原子能机构将培育和孵化一批核能综合利用以及核技术应用新项目,构建绿色、繁荣、富庶、健康、安宁的“核美家园”,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江苏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毅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在于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和气一号”项目是江苏核电携手各方打造的全国石化产业清洁供汽样板,将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据了解,核能除在供热、供暖、供汽等领域应用外,还可在同位素生产、制氢、海水淡化等诸多领域广泛利用。目前,我国核能综合利用正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局面。此外,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保、安保等领域,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