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中央内侧核动态参与雄性小鼠急性瘙痒感和慢性瘙痒诱导的焦虑样行为》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3-06-05
  • 瘙痒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由感官和情感两部分组成。众所周知,它涉及臂旁核(PBN),但以下传输节点仍然难以捉摸。本研究表明,PBN中央丘脑内侧核(CM)-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通路对雄性小鼠脊髓上水平的瘙痒信号传递至关重要。CM-mPFC途径的化学遗传学抑制减弱抓挠行为或慢性瘙痒相关的情感反应。在急性和慢性瘙痒模型中,对mPFC锥体神经元的CM输入增强。特别是慢性瘙痒刺激也会改变mPFC中间神经元的参与,导致mPFC锥体神经元的前馈抑制增强和兴奋/抑制平衡扭曲。目前的工作强调CM是丘脑中瘙痒信号的传输节点,它以不同的刺激显著性动态参与瘙痒的感觉和情感维度。
相关报告
  • 《肝脏缓激肽降解减少是雄性小鼠冷诱导BAT产热和WAT褐变的原因》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3-06-05
    • 肝脏在冷暴露后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潜在的机制仍然没有完全确定。在这里,我们确定了雄性小鼠对急性冷暴露的反应中血清缓激肽水平的升高。在急性寒冷暴露期间,一团抗缓激肽抗体可以降低体温,而缓激肽则有相反的效果。我们证明缓激肽诱导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和白色脂肪组织褐变,缓激肽增加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缓激肽B2受体(B2R)、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和一氧化氮信号传导参与调节缓激肽增加的UCP1表达。此外,急性冷暴露会抑制肝脏脯氨酰内肽酶(PREP)活性,导致肝脏缓激肽降解减少,血清缓激肽水平升高。最后,通过阻断缓激肽的分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增加血清缓激肽水平,并通过B2R诱导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和白色脂肪组织褐变。总之,我们的数据为冷暴露期间全身生理控制中器官串扰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表明缓激肽可能是一种抗肥胖靶点。
  • 《人类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分泌物通过激活内源性半月板前体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其凋亡,修复小鼠机械诱导的半月板损伤》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5-11-25
    • 半月板病存在一定的治疗局限。尽管半月板切除术是半月板损伤(MI)的主要治疗选择,但这种方法可能加速骨关节炎及其他退行性关节疾病的发展,其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尽管人类间充质干细胞(MSCs)已成为治疗心肌梗塞的有前景的选择,尤其是在促进细胞增殖和防止凋亡方面,但它们在激活内源性半月板前体细胞(MPCs)以缓解心肌梗塞及其潜在机制方面的作用尚不明确。 该分泌组从人类胎盘来源的MSCs(pcMSCs)中采集。通过挑战含有H的小鼠MPC建立了心肌梗死的细胞模型2O2.雄性C57BL/6小鼠心肌梗塞模型通过机械性不稳定内侧半月板(DMM)建立。蛋白质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析。施用分泌组后,通过步态分析和旋转测试评估行为活动。通过细胞因子阵列和微小RNA(miRNA)分析,识别出关键的分泌因子。 pcMSC分泌组显著减轻了细胞和小鼠模型中的心肌梗塞,通过步态分析(P < 0.05)、旋转试验(P < 0.01)、组织学分析(沙弗兰素-O染色,P < 0.001)以及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凋亡标志物(Caspase-3)和MPC增殖标志物(Gli-1、Sca-1和Ki67)为显示。细胞因子阵列揭示了与免疫调节(MCP1和MCP3)、再生与血管生成(IGF-1、ANG和VEGFA)、骨生成(OPG和OPN)以及细胞外基质保存(TIMP1和TIMP2)相关的多个因素。此外,外泌体miRNA分析揭示了参与内源性干细胞激活(SUFU和RUNX2)、凋亡调控(Caspase-3)、抗炎反应(IL-1β、IL-6和PTEN)、ECM形成(TRAF6和MMPs)、抗软骨基质降解(mTORs、AKT2、AKT3和COL10A1)及细胞迁移(ADAM家族)的目标基因)。 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证明人类pcMSC分泌组通过激活体内和体外的内源性半月板前体细胞促进半月板再生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再生效应由pcMSC分泌组中的生长因子和外泌体miRNA介导。潜在的外泌体miRNA有效调节ECM形成、抗凋亡、抗炎和抗软骨基质降解,以减轻MPCs损伤。总体而言,本研究为运动诱发半月板损伤患者潜在的干细胞衍生无分泌组疗法提供了宝贵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