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去甲肾上腺素介导的慢血管运动驱动睡眠期间的胶质淋巴清除》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朱晓琳
  • 发布时间:2025-02-25
  •   2025年2月6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Maiken Nedergaard等人在《Cell》发表题为“Norepinephrine-mediated slow vasomotion drives glymphatic clearance during sleep”的论文, 研究将NREM睡眠期间的去甲肾上腺素波动和血管动力学确定为胶质淋巴清除的关键决定因素,从而实现睡眠的恢复功能。

      该研究入选《Cell》第188卷第3期封面,封面图像显示了血管周围间隙和CSF的动脉, 雨云滴落在树形神经元上。


  • 原文来源: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4)01343-6.
相关报告
  • 《Nature | 人类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再摄取与抑制分子基础》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26
    • 2024年7月24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闫创业/袁亚飞团队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human noradrenaline transporter reuptake and 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 MAT属于神经递质钠同向转运蛋白(NSS)家族成员,其利用膜外/内钠离子Na+的浓度梯度来完成对神经递质的同向跨膜运输,这一过程可能依赖于氯离子Cl-同向转运以及钾离子K+的反向转运。近年来对MAT中底物转运及抗抑郁药物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迅速,其中果蝇多巴胺转运蛋白dDAT和人源血清素转运蛋白SERT的不同构象以及与多种抗抑郁药物分子结合的结构已经得到解析。但关于人源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的结构研究相对进展缓慢,这大大阻碍了抗抑郁药物的进一步优化和开发。 该研究团队提出了NET的转运过程模型。在向外开放的构象中,Na+、Cl-和底物NE与中央口袋结合,启动NET的闭合,进入闭合状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第二个底物可以提前结合到新形成的膜外S2位点中。随后,TM1a的打开(向内开放构象的标志特征)促进底物与两个Na+一起从中央口袋释放。在转变回向外开放构象的过程中,S2位点的局部结构将受到破坏,导致S2位点处底物的释放。释放的底物可能直接进入到中央口袋,开始下一个转运循环。这一过程与两个Na+离子和一个Cl-离子进入细胞质以及可能一个K+离子进入细胞外基质的转运耦合。而不同类别的抗抑郁药物占据S1位点阻碍底物转运。 总之,该研究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阐明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转运底物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机制,首次报道了NET中的第二个底物结合位点和NSS家族的钾离子结合位点,揭示了四种不同类别的常用上市抗抑郁药物的选择性抑制机制,为进一步开发靶向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蛋白(MAT)的药物奠定了基础。
  • 《用于治疗酒精使用障碍的去甲肾上腺素能靶点》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6-04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研人员研究了去甲肾上腺素(NE)在酒精使用障碍(AUD)发展中的作用。 然而,作为AUD药物开发的潜在目标,NE系统多年来一直被忽视。 最近,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靶向NE信号传导为AUD开发新的药物治疗的潜在价值。 这篇综述有助于研究精神药理学的一个特殊问题,重点讨论有望成为酒瘾治疗的目标。 具体来说,本综述重新评估了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特别是α-1受体,作为AUD的潜在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