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首座抽蓄电站参与现货市场交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30
  • 8月29日,一个以优化抽蓄电站服务流程、建立常态服务沟通机制为目标的电力服务驿站在山西省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挂牌成立。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是山西省首座抽蓄电站,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担负着山西电网调峰、填谷、调频、新能源消纳等多项任务。

    当日,来自国网忻州供电公司营销业扩、电费核算、财务、发展等6个专业部门和单位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与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抽蓄电站首次完成上下网同期结算以来发现的问题,努力探索服务抽蓄电站的常态机制。

    据了解,针对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两部制电价的实施,国网忻州供电公司成立专门的“服务驿站”,优化办电流程,建立电费结算新模式,积极服务电站参与现货市场,助力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率先实现了现货交易。此举对推动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快速发展,保障当地的电力供应、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6861.shtml
相关报告
  • 《国网南网抽蓄电站建设计划雄心勃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9
    • 电网一方面将发挥在能源系统中的核心枢纽作用,全面、科学地规划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另一方面将发挥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电站电价形成和疏导机制,推动抽水蓄能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3月17日,浙江泰顺抽水蓄能电站、江西奉新抽水蓄能电站这两座国家电网旗下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工,预示着国家电网距离其抽水蓄能规划目标又近了一步。按照规划,国家电网“十四五”将新开工2000万千瓦以上抽水蓄能电站,2025年经营区抽水蓄能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2030年达到1亿千瓦。 南方电网同样雄心勃勃,其规划“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分别投产500万千瓦和1500万千瓦抽水蓄能,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达到2800万千瓦左右。 在电化学储能十分火热的当下,电网为何偏爱抽水蓄能,二者又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本质上是电网的基本单元 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抽水蓄能电站电价政策和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六项重要举措。政策利好与行业需求双效叠加,抽水蓄能发展持续提速。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抽水蓄能具备“源网荷储”全要素特性,本质上是电网的基本单元。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抽水蓄能的本领大、效益好。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贾庞告诉记者,电化学储能的发展主要受益于近年来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具有建设周期较短、选址要求低和规模灵活等特点,但受制于其经济性和安全性,目前无法在电网侧实现大规模推广。 金风低碳能源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部高级电力市场研究员杨萌认为,相对于电化学储能而言,抽水蓄能在电网侧具备以下优势:运营期超过60年,大大超过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规模大、更适合系统级应用;调控经验比较成熟,调用方便。 “抽水蓄能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选址条件、建设周期较长等方面的限制,但是抽水蓄能的技术成熟、使用寿命长、容量大、运行稳定、成本优势明显,目前依然是电网储能系统中的绝对主流。”贾庞表示。 产业呈现新发展态势 贾庞认为,除了发展规模显著扩大、建设速度大幅加快、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更深入等趋势外,未来抽水蓄能建设的新态势还体现在,扩大社会资本参与、价格机制改革激活市场等方面。 “例如,国家电网已经明确表示将向社会开放拟建的抽水蓄能项目,合作模式一厂一议、灵活选择,社会资本可参可控。对于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资本,可由社会资本控股并建设管理电站,与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合作共赢。”贾庞向记者表示。 据贾庞介绍,广东省明确了储能、抽水蓄能电站的费用和需求侧响应等相关费用,由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和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全体工商业用户共同分摊。这有利于成本疏导到下游全体工商业用户,意味着电网企业或抽蓄电站投资方将获取一定水平的投资回报,其扩大投资规模的动力将大幅提升。 “既可以在较长周期内峰谷套利,也可以提供几乎所有的辅助服务,盈利模式灵活。”杨萌同样认为,抽水蓄能作为最成熟的大规模长周期储能,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灵活性资源。在灵活性容量的激励机制建立后,抽水蓄能的投资将通过提前约定容量的方式得以保障。 电网两方面引领产业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是新能源成为电力供应的主体。储能装置可以有效地平抑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功率波动,使可再生能源变得相对可控。 贾庞直言,未来,电网预计将从两大方面来推动抽水蓄能电站更好更快建设。一方面,发挥电网的能源系统核心枢纽作用,全面、科学地规划布局抽水蓄能电站,避免站点规划与生态红线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协调不够,影响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程和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发挥电网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电站电价形成和疏导机制,推动电站平等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或辅助服务补充机制,使抽水蓄能电站通过市场回收成本、获得收益。 杨萌表示,随着抽水蓄能电价瓶颈的解决,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对于抽水蓄能的开发热情空前高涨,但项目前期验证规划的手续仍较为复杂,建议简化流程,并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的确定性。
  • 《现货市场或致2020年电力交易生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05
    • 假如现货市场如期而至,价格机制和交易时间都将发生较大变化,简单的价差模式将变为更加复杂的量价模式,而双边协商市场也将分摊到全年任何时候。同时,现货价格对购销双方签订中长期交易合同的比例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近日,江苏、安徽、广东、四川等地陆续发文,确定2020年电力交易规模。记者注意到,与2018年相比,目前已发布交易方案或征求意见的省份,交易规模均有所扩大。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现货市场“逼近”,电力市场政策仍存在变数,价格机制和交易时间也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 交易规模有所扩大 11月7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0年电力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准入有关事宜的通知》,初步确定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模为2600亿千瓦时,相较于去年的交易规模增加了600亿千瓦时。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与南方能监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广东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合同签订工作的通知》指出,广东2020年中长期电力交易将按照“价差合同+曲线”的模式组织,发电侧年度市场交易规模约为2200亿千瓦时。同时,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参加批发市场的大用户签订的中长期交易合同,原则上应占全部市场化电量的90%以上。 同为电力现货交易试点,四川省11月21日发布《2020年省内电力市场交易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2020年年购网电量在200万千瓦时以上的“一般工商业及其它”专变用户(执行单一制电价的“工商业及其它”用电类别)可以申请进入市场。相较于购电量超过500千瓦时的一般工商业中其他专变用户可以入市,准入门槛有所降低。 相比今年750亿千瓦的直接交易电量规模,安徽省出台的2020年方案则明确,根据进一步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精神,2020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规模不设上限。 对于各地逐步扩大的电力交易规模,易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方告诉记者,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将给售电公司带来新一轮利好,售电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方案细则引争议 明确规模的同时,江苏、安徽等地的电力交易方案也引发一定争议。 11月21日,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监管办发布的《关于开展2020年电力市场交易的通知》称,2020年江苏省电力直接交易规模3150亿千瓦时左右,准入仅限参加2019年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用户以及符合条件的5G基站用户。 按照《江苏省电力市场建设组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文件要求,2018年市场规模2000亿,2019年市场规模3000亿,2020年江苏全省放开发电量计划为4000亿。正式公布的交易规模低于之前规划预期,换言之,增量用户不能进入市场。 “市场主体按照《方案》策划2020年的电力交易,从今年1月就开始组织进行全省符合准入条件用户的宣传和签约,增量用户数量规模保守估计在6万多户,而且均签订了相关购售电合同。如果因为这个政策不能履约合同,必定会引发合同主体间的法律纠纷。”业内人士表示。 安徽省的争议,则来自电价。 安徽省电力中心11月15日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已签订2020年交易合同且合同价格未包含超低排放电价的,可就超低排放电价重新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而国家发改委10月21日印发的《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环保电价政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完全放开,由市场形成,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 依据上述两份文件,安徽省多家发电企业陆续发布关于调整2020年直接交易电价的通知,上调2020年直接交易电价0.5—1分/千瓦时。面对突然要求涨价的发电企业,安徽省电力市场各方参与主体如何应对仍在讨论中。 交易规则尚不明朗 对于目前已公布电力市场交易情况的省份,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交易方式还是‘老一套’,‘9号文’当中顺价报价还未完全落实,而响应现货交易的只有广东。” “广东目前虽没有具体政策,但今年要求分解曲线到小时,中长期达9成以上,这都意味着明年现货会比今年结算时间更长,10月份试结算的做法将是明年现货政策的重要参考。”广东某售电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截至记者发稿时,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甘肃6个现货试点地区还未出台2020年电力市场交易方案。 “今年的电力交易规划时间相对滞后。去年10月上旬广东就发布了《2019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交易安排的通知》,今年11月底才发布相关文件,而‘长协大战’还未打响,这也是现货市场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上述业内专家表示。 易电科技负责人认为,各地“长协”怎么签,不能再用过去的思维方式。“假如现货市场如期而至,价格机制和交易时间都将发生较大变化,简单的价差模式将变为更加复杂的量价模式,而双边协商市场也将分摊到全年任何时候。同时,现货价格对购销双方签订中长期的比例都将产生较大影响。“现在市场政策仍存变数,长协报价声音确实比往年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