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蓉环境获长江环保举牌!进击之下 三峡集团已“介入”这些水务企业!》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wangyang
  • 发布时间:2020-02-24
  • 兴蓉环境2月20日晚间公告,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环保集团”)2月19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73.3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此次权益变动后,长江环保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三峡资本累计持股比例达5%。

    与此同时,三峡系也于近日完成了对雄安浦华水务40%股权收购,更是接连增持北控水务,深入合作。

    三峡集团肩负长江大保护艰巨使命,自2018年进入环保领域以来,凭借实力结交诸多盟友,从政府圈到基建圈再到环保圈,朋友们个个来头不小,对于那些能被巨头看上的标的也与有荣焉。

    今天,我们就818那些被三峡集团入股的环保企业。

    据北极星水处理网统计,三峡集团直接或间接持股“介入”的环保水务企业有6家,分别为兴蓉环境、雄安浦华水务、北控水务、国祯环保、武汉控股、洪城水业,涉及到实控人变更的为国祯环保。

相关报告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12-03-16
    • 为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于1993年9月27日成立,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1115.98亿元。截止2010年12月31日,集团合并资产总额2,861.85亿元,国有权益1853.07亿元。共有从业人员14660人,其中在岗职工12398人。年末在岗职工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4641人,占职工总数的37.4%;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4201人,占职工总数的33.9%。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5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集团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以大型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主营业务是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生产、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 《三峡集团:打造城市水管家 为长江大保护插上“智慧翅膀”》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21-04-30
    • 三峡模式高位引领 长江大保护成绩亮眼 源于长江,兴于长江的三峡集团,与长江的命运休戚与共。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三峡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 2018年7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长江办”)印发《关于支持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的指导意见》,制定了三峡集团参与共抓大保护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 从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又一重大历史使命落在三峡集团肩上。共抓长江大保护已然开局,如何将迅速推进与落实?三峡集团开创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高位引领模式,并在不断推广、复制、应用。 三峡集团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三年来,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运用系统观念,过不断试点示范,确定了以城镇污水治理为切入点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形成了以“流域统筹、区域协调、系统治理、标本兼治”为原则的163字城镇污水治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开创了城镇污水治理“三峡模式”。截至2021年3月底,实现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业务全覆盖,与各级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118份,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已达105家,落地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对应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含权益),设计建设运营管网长度超过2万公里,直接服务城镇面积1.88万平方公里,直接服务居民人数2466万人。 为做好长江大保护工作,三峡集团组建了五大平台协同运作,包括实施平台: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开展长江大保护业务的实施主体;筹资平台: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聚焦生态环保建设;研发平台: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形成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核心技术能力;共建平台: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推动各方形成长江大保护共抓格局;支撑平台:长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完善资金保障体系,支持开展前瞻性工作。 作为在首批四个试点城市中率先落地、率先开工的长江大保护先试先行项目,李巍也为我们重点介绍了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项目的有关情况。 九江市内湖泊河流众多,由于历史原因,中心城区存在大量的管网空白,很多小区雨污混流,管道错接漏接现象普遍,导致污水与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自然水体中,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何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成为九江亟需破解的难题。 李巍介绍:“九江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二期项目聚焦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与九江一期项目形成互补与拓展。” 扎根九江以来,三峡集团通过现状调研,研究提出了新时代“三峡治水”方案,即:以城镇污水处理为切入点,以摸清本底为基础,以现状问题为导向,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依据,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坚持流域统筹、区域协调、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遵循“一城一策”,突出整体效益和规模化经营,通过“厂网河湖岸一体”、“泥水并重”、资源能源回收、建设养护全周期等模式开展投资建设和运营,促进城镇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以及综合利用,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整体根本改善。 构建智慧水务“114”总体框架 给长江大保护插上“智慧翅膀” 国企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等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三峡集团以此为契机,紧抓机遇,深化技术赋能,推进长江生态保护数字化。 李巍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三峡集团落实国家战略、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峡集团在智慧水务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地探索,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水污染治理,构建“源网站厂河”五级全链条监管感知系统,打造“预警-溯源-实施-运营”可视化监管平台,实现水环境统一监管治理,开启智慧水务试点,达到“人水和谐”的目标。 李巍介绍,三峡集团在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中,积极探索将智慧水务技术与长江经济带城镇污水治理深度融合,以期实现对长江经济带城镇污水治理问题的精确溯源、精准诊断、精明施策、精细管理、精益治理。目前,正全面推进流域级、城市级、项目级三个层级的水务综合智慧管控体系建设,探索智慧水务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的建设与应用;力求形成更加精准与精细化的、更加智能与智慧化的长江大保护沿线城市水管家新模式,通过构建符合长江大保护理念的智慧水务“一张网”、“一张图”、“四中心”的“114”总体框架,实现支撑长江大保护流域-城市-项目三级层次智慧水务管理: 1.“一张网”——建设智慧水务物联感知网“一张网”,将长江大保护监测感知网络的统一管理,包括标准的感知设备参数、信息传输协议、监控设备的统一化管理等,为长江生态流域的智慧化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通过地表地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人工检测和自动化监测相结合、驻站监测和移动监测相结合的空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技术,建设形成智慧水务智能感知体系,实现对自然水循环过程和社会水循环过程的及时全面、准确、稳定的监测、监视和监控。 2.“一张图”——建设基于BIM+GIS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一张图”,系统涵盖长江大保护流域地理信息、三维城市实景信息、工程项目三维模型。通过二维GIS地图,实现管网运行监测数据实时展示,集中展示水质监测点和各水质、压力、流量监测点的位置及关键数据。建设GIS+BIM三维系统图,实现更多维度地展示管网、设施的监测数据,精准的掌握现场情况和制定决策。 3.“四中心”——建设智慧感知中心、水务应用中心、决策支持中心、展示宣传中心等“四中心”,实现长江大保护智慧管控体系中“管成果”、““管运维” “管生态”的核心功能。智慧水务感知中心通过对对排水户、管网、调蓄池、泵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的运行信息实时采集,实现系统自动报警,触发用户排查问题,触发巡检、运维等功能。智慧水务应用中心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值模拟等先进技术,建设内涝预测、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水土流失预测等模型,实现对长江大保护综合效益评估。决策支持中心通过集成数值模拟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代智能技术,构建长江大保护“智慧大脑”,为城市智慧水务建设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展示宣传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公共信息服务的终端平台,为外界提供水务综合展示和公众服务。 高起点开局“十四五” 高质量打造城市水管家 三峡集团的“十三五”荣耀收官,“十四五”开局之年,三峡集团在环保领域也将精彩落子。 李巍介绍,为“十四五”期间高质量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开好局,长江环保集团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部署安排: 1、加大投资落地力度。统筹“五水共治”和岸线治理,坚持流域统筹、区域协调,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继续坚定不移地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确保 2021年全年落地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 2、深化模式机制创新。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 号)有关精神,探索开展全流域“水管家”专业化服务模式。以城市“水管家”身份诊断城市水环境根本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从划设计到建设运营全周期统筹实施,切实为地方政府解决水环境治理问题。研究突破市政管网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开展管网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市场化改革实现使用者付费覆盖管网相关成本,为生态环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可复制的推广经验,并逐步推广到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地级以上城市。 3、聚焦打造流域区域和城市综合治理标杆。 聚焦重点城市——坚持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加快打造样板城市、亮点城市、合作示范省,建成一批“看得见、摸得着、质量优”的品牌工程。精耕细作4个试点城市,全面总结治水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聚焦重点区域——4个试点城市全面见成效的基础上,围绕“一岛一市一省一区”持续开发;发挥好重庆、武汉、南京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深耕、综合开发;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建设。 聚焦重点流域——围绕“两湖一口一库”(洞庭湖、鄱阳湖、长江口、三峡库区)等建设一批重点生态环保项目;全面参与赤水河治理,打造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典范;环巢湖、环太湖打造中小流域治理样板。 聚焦重点领域——以城镇污水治理拓展至“统筹五水共治和岸线治理”;新增新建与提质增效并举;布局管网、污泥等行业短板;涉水为主,辅以固土。 李巍提到,目前,长江环保集团也在与曲久辉院士团队合作,借鉴其污水处理概念厂的“水质永续、物质回收、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的理念和技术标准,在安徽六安打造一个新型的水质净化厂。 未来,三峡集团还将通过与地方平台企业合作,开展存量收购、项目投资建设、授权经营、委托管理等合作模式;充分利用PPP、政府专项债、资产置换、政府可支配财政预算、使用者付费、水处理价格机制改革等资金渠道,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长江环保集团成为城市全域水治理产业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开发唯一市场主体,打造一批试点城市成为生态环境治理标杆城市,为长江环保集团成为城市水治理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体化“水管家”树立典型和旗帜,并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积极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