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难拒俄石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17
  • 近日,欧盟推动对俄罗斯石油的禁运,企图以此进一步“惩罚”并制裁俄罗斯。然而,在对俄能源依赖度较高的背景下,欧盟内部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欧洲一些国家难以完全拒绝俄石油,短期内仍将大量购买。

    综合媒体报道,5月初,欧盟委员会提出第六轮对俄制裁草案。制裁计划包括断开俄最大国有商业银行俄储蓄银行与SWIFT的连接,禁止3个俄罗斯国有电视频道在欧盟地区播放等。

    然而,制裁计划中最受关注的是对俄石油禁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计划在6个月后禁止进口俄原油。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本轮制裁旨在打破俄罗斯军事行动机制,并将引入与俄罗斯石油有关的制裁。同时,米歇尔承诺为所有能够实现欧盟能源供应来源差异化并减少对莫斯科能源依赖的项目提供财政支持。

    由于对俄天然气、石油的高度依赖,欧盟国家在对俄能源制裁上难以达成统一意见。按照程序,该提案需得到欧盟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方可生效。由于部分国家反对,该提案未获批准。匈牙利、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等国均要求欧盟豁免,以继续购买俄石油。

    欧盟国家短时间内难以拒绝俄石油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从数量上看,俄石油在欧洲国家市场份额较大。数据显示,2020年俄罗斯石油占欧盟27国进口总量的24.9%。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制裁方案越过了匈牙利的“红线”,“破坏”了欧盟的团结统一。匈牙利总理办公室负责人格格利·古亚什此前表示,布达佩斯将否决欧盟任何限制进口俄罗斯能源的提议,因为匈牙利不打算“实施制裁伤害自己”。

    其二,从技术上看,替代俄石油并非朝夕之事。理论上讲,欧盟国家可以用中东以及美国等国的石油替代俄石油,然而问题在于欧洲大量炼油厂在技术上适用于炼制俄石油,且技术上的更新换代需要时间,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石油在杂质含量、密度、硫含量等诸多指标上均有所不同。

    事实上,在欧盟讨论对俄石油禁运之前,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先后宣布停止进口俄石油。然而,一些西方公司正利用规则漏洞绕过制裁限制购买俄能源。

    有外媒报道,西方国家通过非常规方式继续购买俄能源,如利用船舶运输目的地“可以不够清晰”的规则,将俄石油转运至更大船舶上,然后与其他国家石油混合,以此隐藏石油来源。而且,对西方国家来讲,只要俄石油在混合油之中的占比不超过50%,即不属于受制裁的俄石油。对此,美英等国石油公司均未给出明确否定评论。

    另外,即便不断挥舞能源制裁大棒,欧盟仍在大量进口俄石油。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发布报告称,当前欧盟每天从俄购买约200万桶石油,几乎是平时的3倍。报告还称,石油禁运前,欧洲国家仍将大量购买俄石油。

    面对能源制裁,俄罗斯方面立场依旧。一方面,俄认为,对俄能源制裁将伤及欧洲自身。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表示,一味跟风美国让欧洲的能源消费者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如果继续下去,欧洲能源危机只会加剧。另一方面,俄不拒绝与欧洲能源合作,并继续保持“可靠能源供应方”角色。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俄罗斯一直是并且仍然是可靠的能源供应国。以卢布支付天然气的新条款不是敲诈勒索,而是基于俄罗斯大量外汇储备被冻结作出的决策。

    西方国家不断挥舞制裁大棒或将在能源领域产生严重的外溢风险。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认为,对俄罗斯的制裁和报复措施将对能源市场产生严重后果。很多专家也表示,俄是世界重要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在世界面临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俄回应西方国家制裁的措施或将对国际能源市场产生进一步影响。(经济日报 李春辉 )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7086.html
相关报告
  • 《欧盟弃购俄石油难以“一招制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02
    • 5月30日至31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召开非正式峰会讨论乌克兰局势。经过欧盟27个成员国领导人的激烈磋商和讨价还价,欧盟对俄第六轮制裁的“靴子”终于落地。此轮制裁包括在今年年底前将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量减少92%,但第一阶段仅禁止海运石油,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等内陆国家可继续通过陆路输油管从俄罗斯购买原油;对俄制裁名单新增80名俄罗斯寡头和名人;封杀俄罗斯3家国家电视台;将包括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在内的所有俄罗斯银行排除在全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按照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话说,第六轮制裁具有“历史性”意义。 早在峰会开始前,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就表示,欧盟必须对俄罗斯发出明确信号,希望27个成员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峰会上一致通过制裁方案并付诸实施。而对俄石油禁运,是此次峰会耗时最长、争论最激烈的议题。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30日甫抵布鲁塞尔就强调,“欧委会的‘失职’导致我们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他批评欧委会没有与成员国仔细协商就推出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第六轮制裁方案。他强调,能源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在找到解决方案之后,才能采取制裁措施”。欧尔班之所以底气十足,是因为背后有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支持。匈牙利是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家,其86%的石油来自俄罗斯陆路输油管道,而捷克和斯洛伐克更是高达97%和100%的石油是通过陆路输油管道从俄罗斯购买的。匈牙利为争取能源独立,曾向欧盟提出放宽更新油气基础设施的时限和财政补贴。但欧委会已将支持成员国能源独立的拨款包含在7500亿欧元的“欧洲振兴计划”中,匈牙利未能按照欧盟的要求进行法治改革和反腐,因此无法获得72亿欧元补助。 面对匈牙利等国的强烈诉求,欧盟为了能够体现“团结一致”和对没有出海口的内陆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担心在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出现内部分裂局面,甚至欧尔班的“一票否决”,最终决定对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采取“特殊解决方案”。欧尔班在峰会后对此方案表示满意,称“可以安心回家睡觉了”。但欧盟对这三国的“关照”也引起比利时、荷兰、意大利、波罗的海三国和罗马尼亚等国对欧盟内部市场不平衡的担心。因此,上述三国被禁止转卖从俄罗斯进口的价格低廉的石油。此外,已被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的保加利亚也被允许在未来一年半内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希腊、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则可继续转卖俄罗斯石油。 就在欧盟“热火朝天”地讨论对俄实施第六轮制裁之际,俄罗斯对欧盟的反制裁也在进行着。俄在切断了对波兰、保加利亚和芬兰的天然气供应后,对拒绝使用卢布支付的丹麦和荷兰也采取了“断气”措施。据来自欧委会的统计,欧盟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俄罗斯在欧盟琢磨应对俄“断气”之前先出手,让欧洲人惊出一身冷汗。此间观察人士注意到,欧盟就禁购俄石油达成协议后,是否在下一轮制裁中禁购俄天然气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欧盟弃用俄天然气,或俄罗斯主动对欧“断气”,对欧盟的经济振兴计划来说不啻釜底抽薪,对欧洲家庭来说,今年无疑将面临一个冰锅冷灶的寒冷冬季。奥地利总理内哈默称,禁购俄石油比较容易从别处找补回来,禁购俄天然气则很难得到补充,必须认真对待。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表示,对俄天然气实施制裁的过程极其复杂,欧盟应放缓制裁频率,在认真研判前几轮对俄制裁的效果后,再考虑下一步的制裁计划。欧盟一些成员既希望继续加大对俄制裁力度,又担心对自身造成更大伤害,其矛盾心态毕露无遗。 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国家认为,对俄石油禁运可以减少俄经济来源和军费开销,造成俄国库空虚,达到遏制俄对乌军事行动的目的。但事实证明,西方的前五轮制裁并没有产生多大实际效果,也没有撼动俄罗斯的国家经济根基。西方希望以封锁俄石油出口“一招制敌”的想法未免太过简单,甚至匪夷所思。欧盟智库专家指出,不应忘记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固然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资源,但欧盟不买绝不等于俄卖不出。随着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到来,各国都需要大量能源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俄完全可以将石油销售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有媒体指出,制裁是把双刃剑。欧盟对俄石油禁运非但不能困住俄罗斯,反而给自己准备了一根“上吊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的当今世界,欧盟不是采取和平谈判手段,而是用制裁和封锁来解决发生在“家门口”的军事冲突,到头来遭殃的是自己。
  • 《欧盟达成对俄石油禁令 全球能源格局或迎剧烈变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01
    • “欧盟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对俄罗斯祭出最严厉的经济制裁。”《纽约时报》5月31日这样评论称。此前一天深夜,欧盟领导人出人意料地宣布,欧盟成员国当天就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方案达成一致,其中包括最受争议的对俄石油禁运令,各方同意“禁海运不禁管道”的折中方案。据此,欧盟将逐步削减75%的俄罗斯石油进口,年底前将扩大至90%。而此前最反对俄石油禁运令的匈牙利获得“完全豁免权”。布鲁塞尔庆祝制裁方案的达成,称这显示了欧盟的“团结”,俄方则批评欧盟这一“自残”的举动“严重缺乏常识和合理性”,并称俄石油将找到其他买家。欧盟强行斩断与俄罗斯石油的依存关系,被认为不仅将伤害自身经济,还将对全球能源市场形成强烈冲击。30日和31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至两个多月的最高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认为,欧盟的制裁措施如得以落实,全球石油市场势必迎来剧烈调整,改变全球能源的供需格局。 5月3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右) 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 特别峰会闭幕式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对俄罗斯的石油制裁、欧洲安全是此次峰会的主题。 “禁海运不禁管道” 5月30日和31日,欧盟特别峰会在布鲁塞尔召开,各方就对俄石油禁令的争吵一直持续到30日深夜。“美国之音”称,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出人意料地在会议第一天达成协议,将停止进口大部分俄罗斯原油。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推特上发文称,“禁令将立即涵盖俄罗斯出口欧盟石油的2/3以上,在今年年底前,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将削减90%”。他将这称为“对俄罗斯终结这场战争的最大施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0日的报道称,欧洲是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其购买量占俄石油出口的一半。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原油占欧盟进口原油总量的27%,其中约35%是通过德鲁日巴(也称“友谊”)管道输送到欧盟的。该管道的北线通往德国和波兰,南线通往内陆国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 在第一天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欧盟各国领导人“原则上”就制裁俄罗斯的新方案达成共识,将禁止使用油轮进口俄石油。至于管道运输部分,“波兰和德国表示,他们将与其他国家一样,在今年年底之前停止使用俄罗斯石油。据此,我们将削减90%的俄罗斯石油进口量。剩下的是(德鲁日巴)南线覆盖的10%或11%的进口量。我们同意暂时豁免。”冯德莱恩说。路透社称,禁令的许多细节还有待商定。欧盟委员会发言人31日表示,对俄石油的海运禁令将分阶段实施。 据报道,欧盟对俄第六轮制裁方案还包括将俄最大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系统(SWIFT)之外、禁止3家俄国家媒体的新闻在欧盟落地和传播、禁止欧盟公司为俄罗斯船只提供保险服务。米歇尔还表示,欧盟准备向乌克兰提供90亿欧元,不过目前不清楚这笔钱是贷款还是赠款。 俄对欧盟达成对俄石油禁令反应强烈。据俄新社31日报道,俄外交部副部长伊万诺夫当天表示,欧盟对俄政策严重缺乏常识和合理性。欧盟的路线是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加强对俄的非法制裁以达到展示其声援基辅政权的政治目的。与此同时,欧盟准备无视其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因这种短视行为而遭受的数十亿欧元的损失。 “俄罗斯石油将找到其他进口商。”俄常驻维也纳代表乌里扬诺夫在推特上写道,“让我以一种私人的、非正式的方式提出一个挑衅和不负责任的问题,如果欧盟如此急于在年底前切断大部分俄石油供应,那俄为什么不能更早地满足欧洲人的这一愿望呢——切断供应。” 俄罗斯储蓄银行31日表示,欧盟的制裁对其业务没有影响,不会改变国际结算的现状,因为美国和英国此前的制裁已将该银行剔除出SWIFT。法新社称,欧盟3月曾将多家俄银行剔除出SWIFT,但对俄储蓄银行进行了豁免,以允许欧盟公司继续通过该银行购买俄石油和天然气。但现在欧盟决定大幅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俄罗斯也在发展其国内的银行间转账系统。 匈牙利获得“完全豁免” “协议达成。匈牙利免于石油禁运!”匈牙利总理欧尔班30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视频说。他表示,由于能源价格飞涨、通货膨胀加剧和对俄罗斯的制裁,全欧洲正在经济危机的边缘起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匈牙利停用俄石油,其影响就像是原子弹爆炸。“但是我们成功阻止了它。大家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欧盟领导人向欧尔班投降”——欧洲“政治”网站31日不满地称,欧尔班花了26天时间阻挠欧盟对俄石油禁令,成为“实际上没有参与禁令的欧盟国家”,折中方案的达成“使布鲁塞尔免于陷入尴尬”。报道还称,即使没有匈牙利的压力,禁运令的设计也会让长期依赖俄罗斯石油供应的国家有时间进行调整,捷克获得了18个月的石油产品转售禁令豁免,而保加利亚在2024年年底之前一直被排除在禁运之外。 “对俄罗斯的部分禁运:没人想要的交易”,德国《商报》31日表示,该协议并未显示欧洲人的团结,而是他们的争吵。“部分禁运”这个词已经暗示欧盟的意见仍然存在分歧。峰会只产生了一个简单的意向声明。在第六轮制裁法律文本的谈判中,未来几天,不同的国家利益错位将再次浮出水面。 对俄石油禁令达成后,一些人迅速提出更大胆的想法:对俄罗斯天然气的禁令。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31日呼吁欧盟在下一轮制裁方案中讨论对俄天然气的禁令,但遭到奥地利总理内哈默的断然反对。荷兰首相吕特30日表示:“我本人和其他人今晚恳求,当我们制定第七轮(对俄制裁)方案时,我们应先就所有技术细节进行前期辩论。” 美国可能成为大赢家 欧盟对俄石油禁运达成共识的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再度上涨。31日,WIT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升至11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124美元/桶。 据俄新社31日报道,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席阿布拉莫夫表示,俄石油可以在亚洲、非洲找到市场。即使以折扣价格交易,俄预算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他认为,欧盟对俄实施石油禁运的决定是“自残”举动,同时具有“季节性”,“在秋天到来时,欧盟可能会重新审视这个决定”。 “印度狂购俄罗斯石油”,路透社30日称,相关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已经购买了3400万桶打折的俄石油,其中仅5月份就超过2400万桶,是去年月均购买量的25倍。6月,俄罗斯还将向印度供应约2800万桶石油。英国《卫报》31日称,经济学家们警告,石油价格的暴涨将在短期内让俄罗斯受益,欧盟就制裁措施的漫长讨论也让俄罗斯有时间寻找其他买家。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出于政治立场,不顾与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的长期依存关系,断然下达禁令,是不理性的,禁令能够维持的时间或者能够走多远,都有待观察。他认为,基于目前全球的石油供应,欧盟很难在其他市场找到充足的替代供应。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石油贸易需要管道、港口设施等硬件支撑,因此短期内,欧盟和俄罗斯在供需方面的转圜存在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双方在切换市场的过程中,全球供应链将被打乱。目前来看,欧盟会寻求新的石油来源地,而石油供应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国家会成为首选,如中东国家以及美国,尤其是美国可能成为大赢家。“美国的页岩油因为成本太高,在欧盟市场上推不动,欧盟的禁令正中美国下怀。”林伯强认为,短期内,全球能源价格势必被推高,对中国进口形成较大影响,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不过,中国是富煤国家,稳住煤炭价格,可有效对冲外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