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已知HIV感染是腹泻严重程度的一个危险因素,但对于HIV感染状态相关的特定肠道致病菌知之甚少。我们研究了科尼亚儿童HIV感染与暴露相关的特定肠道致病菌。
研究设计:针对2011-2013年以急性腹泻收治入两所肯尼亚西区医院的年龄在6个月至15岁的儿童开展的一项横断面研究。
方法:使用标准的细菌培养和显微镜行粪便检查,寻找虫卵和寄生虫。从母亲及本人那里了解其HIV的感染情况。比较HIV感染者和HIV未感染者,HIV暴露未感染者和HIV未暴露者的肠道致病菌感染率。不同HIV感染状态下肠道致病菌的感染率比运用相对危险度(RR)回归进行分析。年龄、收入、家庭拥挤程度、水来源及水处理情况、复方新诺明使用和母乳喂养史均被纳入多变量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在1076名儿童中,年龄中位数为22个月(四分位间距为11-42个月),其中有56名儿童感染了HIV(5.2%),926名未感染者中有105个儿童有HIV暴露史(11.3%)。粪便检查得到的常见病原菌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大肠杆菌 (13.3%),贾第鞭毛虫物种 (11.1%),空肠弯曲菌 (6.3%)、 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 (6.1%) 和隐孢子虫 (3.7%)。调整年龄因素后,HIV感染与EPEC感染相关(感染率比为3.70,p=0.002),在未感染HIV者中,HIV暴露与隐孢子虫感染相关(感染率比为2.81,p=0.005)。
结论:EPEC和隐孢子虫感染分别在HIV感染者和HIV暴露的儿童中更为常见。这可以解释在其他研究中归因于这些病原菌感染所致的死亡率增加。在高HIV流行地区开展针对EPEC和隐孢子虫感染的干预措施将有可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