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世嵩课题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杜建厂课题组和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并发布国审大豆品种“中黄13”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及其注释信息,为大豆基础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相关研究成果于2018年7月27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为人类提供主要的油料和蛋白资源。目前,广泛采用的大豆参考基因组来源于一个美国品种Williams 82。该单一品种的基因组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大豆的遗传变异,特别是和美国地理距离遥远具有明显遗传变异的亚洲品种。另外,在功能研究中发现该基因组存在多处组装错误,影响了功能基因的定位挖掘。因此,国内大豆研究者迫切需要一个针对国产大豆品种的高质量基因组。
该研究团队结合单分子实时测序(SMRT)、单分子光学图谱(optical mapping)和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Hi-C),对国审品种“中黄13”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1.025 Gb的基因组序列(Gmax_ZH13),包含20条染色体和1条叶绿体。该基因组contig N50为3.46 Mb,scaffold N50 为51.87 Mb,是目前连续性最好的植物基因组之一。进一步分析表明,Gmax_ZH13与Williams 82基因组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此外,团队整合大量转录组数据为Gmax_ZH13基因组注释基因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基因共表达网络,为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挖掘提供了新的思路。Gmax_ZH13基因组的发布为大豆基础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为国产优异大豆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丁陈君 摘编自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8-8/201889164020173.htm
原文标题:高质量中国大豆基因组发布!助力大豆重要农艺性状调控基因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