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数字化的发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04-12
  •   许多领先的石油和天然气及公用事业公司都在追求数字化转型,以推动卓越运营。在勘探,炼油,发电和配电,石化和其他能源领域,领导者专注于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最大化资产回报和简化项目管理。我们与世界能源理事会的研究表明,由于计划外停机,全球能源行业损失了200亿美元,即年产量的5%。计划外停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无法有效地使用有关运营各方面的信息。当资产发生的事情未知时,实施预测性维护是不可能的。它不是运营信息的障碍,而是必须成为推动者。加入我们于2019年2月12日参加由OpenText赞助的网络广播,了解数字在能源方面的意义,领导者正在做什么以及如何为您创造价值。

相关报告
  • 《美国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分析》

    • 来源专题:科技政策与战略动态监测服务
    • 编译者:金瑛
    • 发布时间:2019-05-13
    • 摘要 制造业数字化是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其核心是信息和通信技术重塑现代制造业。制造业的数字化几乎将改变现代制造业的各个方面,从产品如何研究、设计、制造和生产、分配和消费,到制造供应链如何集成及厂房车间如何运作。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技术不仅包括高性能计算(HPC)、数字建模与仿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还包括近十年出现的云计算、移动终端、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大数据、LTE与5G技术等。据世界主要智库预测,智能制造业有望在未来20年内将全球工厂的生产率提高25%,同时为全球GDP增加10至15万亿美元,而数字化所获得价值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占价值的5%到7%;质量管理的改善占4%到7%;工厂设备的资产利用率占6%到15%;原材料、订货和库存管理的效率占创造价值的4到5%。数字化制造的核心不仅能提高工厂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组织的能力,能够更快速地处理情报。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整个工业供应链在迅速将创新产品推向市场方面的实力。综合来看,美国制造商使用数字制造技术是零星的,除了少数几家领先公司外,数字制造技术仍处于初始阶段。通过跨行业数字化程度数据比较,发现与美国的其他产业相比,美国制造业的数字化程度尚算中等。从投资角度看,美国制造业固定投资占GDP的比例远远落后于韩国、日本和瑞典等国际领先国家以及墨西哥、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等新兴经济体,并且美国制造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尽管有缓慢加速的迹象。这表明:要在国家(甚至全球)经济层面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的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制造业数字化的挑战包括:遗留资产、技术尚未成熟、鸡蛋相生问题、市场分散及缺乏可互操作的标准、技能差距以及缺乏关于如何进行操作的信息等。在宏观政策的推动方面,领导美国制造业数字化的两个最重要的联邦机构支持的实体,数字制造和设计创新研究所(DMDII)和美国制造业拓展伙伴关系(MEP)计划的合作越来越紧密,通过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策略,以提升中小企业意识,定义数字制造和设计领域的新兴角色,目标是开发一个综合品牌和能力网络。对比美国制造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对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提出建议。
  • 《中国学术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朱汝鑫
    • 发布时间:2023-09-07
    •   6月23日,学者Jiawei Li发布长文,讨论了中国学术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我们挑选终点内容进行了编译。   文章认为,中国学术出版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且仍处于增长阶段。这为国际出版商和学会扩大国际影响和多元化收入来源等提供了巨大机会。目前,中国科研生态系统中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科学家,他们产出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例如,2022年,中国在全球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数量上超过了美国。)这吸引了许多国际学术出版商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渴望与越来越多的高级研究人员合作。许多领先的国际学术出版商和学会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并投入了大量精力增加中国学术出版市场的份额。 ●中国政府对学术出版数字化的看法   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学术出版的数字化进程,并采取措施提高中国学术出版物的质量和数量。这为国际学术出版商在中国市场推广其出版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在数字化时代与中国学术界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重点关注学术出版的转型升级,向融媒体出版发展,最终实现深度融合。 ●中国学术出版数字化的现状   中国数字出版物的使用量逐年增长。根据一份报告显示,在中国,2019年,数字出版物占总量的36.2%,在2020年跃升至39.6%,而在2021年则达到了44.4%。   中国学术出版数字化也有大量的的投资和融资。仅在2021年,中国在该领域的投资就达到了惊人的11.7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42.9%。   中国还拥有大的学术出版数字平台,包括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等。这些平台使得在中国数字领域中访问和分享学术内容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 ●中国学术出版数字化的关键参与者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拥有完备的知识平台。他们已经数字化了海量物理数据。此外,他们在各个领域拥有众多专业数据集,他们的数据还包括机构数据、知识图谱关系数据,以及重要国家和地区的项目数据库等。他们还提供数据处理、情报服务和网络数据捕获等服务。   此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还与Clarivate、Springer、Elsevier等全球学术出版巨头合作,不仅收集和存储数据,而且为元数据的组织和访问提供保证。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中国学术期刊的出版过程变得更快、更易管理、更加灵活,同时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真正增强了学术期刊的功能。为了跟上研究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学术期刊正在扩大其沟通渠道,并拥抱新媒体平台。 ●结论   总而言之,学术出版在中国正在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又因数字化而加速。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中国研究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这都是为了通过创新手段促进合作和分享知识。通过利用数字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学术期刊和平台正在加紧为研究人员提供比以往更好的服务。这些趋势将继续推动中国学术出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