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电气: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获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9
  • 九洲电气29日午间公告,公司日前收到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富裕县1×40MW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富裕县1×40MW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二期)”两项目的核准批复。

    资料显示,富裕县1×40MW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一期和二期项目投资额度分别为4.29亿元和3.18亿元,两项目建设内容均为1台150吨/小时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1台4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九洲电气表示,“让电拥有智慧、让人们享有蓝天”是公司经营理念。环境综合能源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展战略,投资主体的中标是公司战略的具体实施。以生物质(秸秆)热电联产为核心,打造县域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建设以农林废弃物秸秆为原料的集发电、供暖、供汽、直供电的综合能源系统,可以对项目所在地区清洁能源供暖、缓解空气污染、改变城乡面貌、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建设美丽乡村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报告
  • 《高峪镇全力发展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09
    • 时下,走进泗水县高峪镇,“变废为宝”“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石头缝里种太阳”等新鲜而时尚的词语不绝于耳。 骤雨初歇,泗水山区的天空放晴。高峪镇北部的会山东坡上,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空中俯瞰,甚为壮观。据泗水县启方发电站巡查员王遵池介绍,该发电站利用山坡面积600亩,年发电量达2632万千瓦时,上传国家电网。 置身高峪镇双创园区的济宁永阳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亦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家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生物质炭的企业。走进生物质炭加工车间,两台颗粒机开足马力工作,将粉碎、筛选后的树皮、树枝、锯末、麦秸、花生壳等挤压成直径8毫米、长约3厘米的颗粒状生物质炭。公司经理孔德军向记者介绍:“相比无烟煤,生物质炭更有优势。无烟煤每吨1500元,这个价格差不多能买2吨生物质炭颗粒,而1.5吨生物质炭就能替代1吨煤。生物质炭炉具看上去和传统煤炉差不多,但是用起来却更干净、更安全,燃料燃烧完之后产生的烟还会在炉膛内二次燃烧,没有刺鼻气味,不冒黑烟,也避免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高峪镇4MW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已获得批复,即将在这里开工建设。”7月31日,高峪镇副镇长王昆鹏站在高峪镇双创园区东北角的一片空地上说,“该项目建成后,可直接解决镇驻地社区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 如今的高峪镇,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垃圾堆不见了,田间地头堆放的玉米秸秆有人收了,焚烧秸秆的情况也没有了。今年1月,该镇被列为全省10个绿色能源示范村镇之一。“这个结果得益于我们在绿色能源建设方面实行的‘三箭齐发’策略。”王昆鹏自豪地说,“我们以生产生物质炭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和光伏发电,建设绿色能源镇。” “我们已将推广生物质炭炉具列为镇里的一项重点工作。”王昆鹏满怀信心地说,“县里也出台了购买炉具和生物质炭补贴政策,并计划推广1500台生物质炭炉具,高峪镇是推广重点。” 泗水县是鲁西南的一个农业大县,玉米产量在山东省位居前列,全县每年农林废弃物高达30万吨,因此,县里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之路,从2018年开始积极推广生物质能源取暖,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农民用上玉米秸秆炭。县里对炉具、玉米秸秆炭进行补贴,炉具每台补贴80%,生物质压块燃料每吨补贴250元,每户最高补助2吨,生物质颗粒燃料补贴70%,每户最高补助1.5吨。目前,全县已有8000户农民用上了经济实惠、安全环保的生物秸秆炭。该县在农村地区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专用炉具”利用模式,有效破解气源不足、群众负担重、使用不习惯三大难题,走出一条“群众认可、政府推动、环境改善”的生物质清洁利用新路子,为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探索发展出一套“泗水模式”。 “我们在探索生物质清洁利用的同时,还加大光伏发电站建设、热电联产等绿色能量建设布局。”泗水县发改局能源和环境发展科科长孔德峰介绍,华能山东泗水3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落户苗馆镇,正进行锅炉钢架的吊装施工,年底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1亿千瓦时,每年可消耗秸秆约25万吨,替代标煤7.43万吨。
  • 《生物质热电联产是最科学的可再生能源供能模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24
    • 中国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大概起源时间在2006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生物质发电从最初的发电供能,开始逐步被热电联产模式所替代。这既是技术革新的进步,也是产业经济性的需求。 笔者通过对个别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的调研认为,生物质热电不但是生物质能领域处理农林废弃物的最佳手段,而且相对于风电和光伏,更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最高质量的供能模式。 一、与其他生物质能利用模式比较 在生物质能领域,除了热电联产模式,还存在发电、成型燃料和生物质天然气。发电自不必谈了,热电联产就是它的升级版。成型燃料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实践证明它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完整产业链。 而年前炒的火热的生物质天然气,不过是规模化沼气的升级版,是被部分利益集团炒作起来的概念。在没有充分调研它的经济性的前提下,贸然大规模发展生物质天然气将造成财政和资源的虚耗。 二、与风电和光伏相比 风电、光伏、和生物质发电,被称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三驾马车。虽然在国补和资本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获得了爆发,但是依然难以掩盖它的缺点。而且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显露。 风电和光伏的发电质量,与气候、季节、区域强烈相关,甚至一日内的变化也极度明显,随机性强。间歇性输入冲击电网,逆时段调峰破坏电网输电的平衡。被电网公司称为“垃圾电”,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生物质热电联产最具科学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生物质发电已经形成成熟的完整产业链。而生物质热电联产,堪称最科学的可再生能源供能模式。它不但最大限度的处理了农林废弃物,更直接增加了农林的收入,是实实在在的环保惠农产业。 生物质热电联产电能输出是非常稳定的,对于电网是增益补充。在县域经济圈,生物质热电联产更是最佳的清洁供能来源。由此可见生物质热电,是最具科学的可再生能源供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