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专业咨询公司Off-Highway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经历了惊人的增长,从2014年售出约8600台新设备,到2024年售出138900台。
高空作业平台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中国,但其使用范围主要局限于造船业以及大型非住宅建筑项目,如体育场馆和酒店。
然而,工作和安全实践的改变、中国租赁行业的兴起,以及众多制造商在2010年代市场蓬勃发展时纷纷涌入,都使得销售量远远超出了行业的最高预期。
与其他许多设备类型的销售一样,在新冠疫情初期经历了一段短暂但壮观的刺激性支出后,该市场在2020年代初开始降温。高空作业平台的销售比土方设备坚持得稍久一些,但增长在2022年开始放缓,市场在2024年出现了急剧下降21%,从而结束了中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首次繁荣。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放缓,该行业在建筑和工业领域都受到了影响,而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崩溃对与建筑活动相关的市场需求尤其具有破坏性。
剪叉式升降机仍然是市场中最受欢迎的高空作业平台类型,但其在总市场的份额自2010年代中期以来已大幅下降,当时它们占据了近90%的平台销售。这是由于该产品组的市场饱和,部分原因是由于在繁荣时期大量新的制造商和租赁公司涌入该领域。
鉴于此,市场已更多地转向伸缩臂叉装车,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所有平台类型销售的比例上,而曲臂叉装车在中国尚未获得真正的认可。
平台数量
在过去两年左右中国经济面临问题导致平台销售放缓时,设备数量可能已达到饱和。据信,中国的AWP数量已从2018年的10万台增加到今年的82万台以上。简单来说,现在有太多的机器在竞争有限的工作量,因此租赁率急剧下降。
此外,2020年代初销售的快速增长意味着车队也很年轻,中国近90%的平台使用年限在五年或以下。这对终端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现在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便宜地租到较新的机器,但对于制造商来说,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下一单销售将来自哪里。
同样,这尤其适用于占总人口约80%的剪叉式升降机,但在伸缩臂叉装车领域可能有机会。伸缩臂机器目前主导了伸缩臂市场,并且在过去几年中无疑是增长领域。在中国,曲臂叉装车尚未得到广泛认可——这表明市场仍有些不成熟——尽管这可能是一个机会,但在当前市场周期的这一点上,制造商或租赁公司要下注还为时过早。
据估计,平台数量分布在3000多家中国专业租赁公司中。尽管在一些细分应用中机器由终端用户拥有,但据信租赁公司至少拥有总机器数量的95%。
其中大多数在更工业化和发达的东部省份运营,尽管在其他正在扩张的地区,也有越来越多的机器销售到新的租赁点。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常常作为东部省份使用过的第一手平台的处置路线。
据知,超过60%的机队数量由三家领先公司拥有,分别是上海地平线建设发展(HCD)、浙江海控南科华铁数字智能科技(华铁)和中能联合数字科技(中能联合)。
市场展望
在2020年代初繁荣之后,很明显,目前动力高空作业平台市场正在经历调整。Off-Highway Research预测,市场将在2026年和2027年触底,每年销售约75000台。这一数字仅为2024年峰值年份销量的55%。这是一个痛苦的调整。
尽管整体市场动态看起来相当严峻,但在未来几年仍会有机会。正如已经提到的,伸缩臂叉装车市场有增长和成熟的潜力。租赁公司和制造商都面临压力,这将迫使他们尝试为高空作业平台寻找新的应用领域——正如前面提到的,目前中国市场以建筑为中心,因此有潜力拓展到新的终端市场。
电动化是另一个机会。尽管目前销售的机器中约95%已经是电动的,但仍有机会将这一比例推向100%,重点是大型伸缩臂和越野平台。中国对电动化有着巨大的战略重点,这一趋势的推动力不容小觑。在土方设备领域,去年全球销售的电动机器中有80%在中国(另有10%由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在出口市场销售)。这表明市场对这项技术的接受和信任。
最后,在中国建立了巨大的生产能力且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出口对于中国的平台制造业至关重要。出口面临的逆风当然是国际贸易摩擦和关税上升的背景。这些因素促使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在国外建厂,但他们仍需要时间来利用他们的投资,并在海外市场上占据强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