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付磊教授团队Nature合成多达17种组分的高熵合金》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 李丹
  • 发布时间:2023-11-12
  • 来自材料牛

    2023年6月14日,武汉大学付磊教授、曾梦琪教授、郭宇铮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林君浩教授(共同通讯作者)通过使用液态金属反应介质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与一系列金属元素合成HEA-NPs,其利用纳米级分散的液态金属作为储层,与各种金属盐混合为前驱体。然后,金属盐发生热分解和氢还原,金属元素在液态金属中混合,从而使得在923 K处形成HEA-NPs。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冷却速率相对较低。根据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图像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显示,液态Ga纳米颗粒(NP)被前驱体中由氧化镓和混合金属盐(由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模式证实)组成的无定形涂层均匀包围。前驱体中的两个相邻的GaNP也被均匀分布的金属盐包围。此外,作者还合成了具有不同Ga原子百分比的HEA-NPs,从而证明了产品中Ga含量的可调性。HEA-NPs的大小可以通过Ga-NPs的大小,反应温度和时间来调整。因此,Ga NPs越小,温度越低,反应时间越短,HEA-NPs就越小。

    相关研究成果以“Liquid metal for high-entropy alloy nanoparticles synthesis”为题发表在Nature上。

  • 原文来源:http://www.cailiaoniu.com/252070.html
相关报告
  • 《研究提出高熵合金催化剂定向合成新策略》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11-1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曾杰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合金化效应设计和制备高熵合金催化剂,以提高丙烷脱氢的催化性能。该催化剂通过逐步引入金属助剂,构建出表面富集孤立铂位点,展现出超高的丙烯生成速率,且在550摄氏度下经过200小时测试无明显失活。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合金元素对铂基催化剂几何电子结构的影响,为高熵合金催化剂的高效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 《杨培东院士团队最新nature:采用温和的溶液合成技术,在室温或低温下合成高熵卤化物钙钛矿单晶》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3-11-12
    • 来自材料牛 【导读】 高熵材料包括高熵金属,高熵陶瓷和高熵半导体是一种新型的多元合金材料,其由五个或更多元素组成,具有高度混杂的晶体结构,因此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尽管高熵材料是一系列功能材料的绝佳候选材料,但其合成过程的显着缺点是形成单相结晶固溶体所需的极端温度要求(通常高于1000 °C)和复杂的加工技术(如热轧),这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温度通常与高熵材料架构中其他材料的稳定性不兼容,因此,发现新高熵材料系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应包括使用明显温和的条件设计合成进程。由于卤化物钙钛矿具有柔软、易于重构的晶格和易于低温至中温溶液加工性,因此为这一设计挑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成果掠影】 2023年8月16日,杨培东院士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高熵卤化物钙钛矿单晶的合成方法,使用温和的溶液合成技术,在室温或低温(80°C)的条件下制备高熵材料。该技术克服了形成单相结晶固溶体所需的极端温度要求,为潜在的光电应用材料提供了新的制造方法和选择。相关的研究成果以“High-entropy halide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stabilized by mild chemistry”为题发表在nature上。 【核心创新点】 作者采用温和的溶液合成技术,成功地在室温或低温下合成了高熵卤化物钙钛矿单。并研究了各种孤立的[MCl6]2-八面体对吸收行为、电子结构、能量转移现象和发射性能的影响,揭示了高熵材料的独特性质。 【成果启示】 综上所述,作者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熵卤化物钙钛矿单晶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使用温和的溶液合成技术,在室温或低温下制备高熵材料。本文还介绍了这种新型材料的吸收行为、电子结构、能量转移现象和发射性能,以及其在潜在的光电应用中的应用前景。此外,通过使用多波长异常衍射技术,成功地研究了六元SnTeReOsIrPt单晶的结构和吸收行为。通过对高熵材料的研究,为潜在的光电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 文献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