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股价暴涨下的冷思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3
  • 昨日,光伏股几乎全线飘红,光伏产业向好的论点被大家欣然接受。

    的确,随着政策的明朗化,光伏人可以底气更足、有条不紊地进行市场的布局、产品的生产,无需再“摸着石头过河”。“经过531之后,所有的政策都是利好。”以国家电投为代表的多项招标项目陆续启动,行业再现“晴天”,供应链企业利好不断。

    但从各大一线企业近日逐步公布的财报预测来看,这些企业却并未因此上调营收指引,且对年内出货动能的全面恢复仍持谨慎态度。

    世纪新能源网记者采访多家下游电站开发企业,其中多数企业对政策利好持肯定态度,但要将利好彻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大家认为仍面临诸多问题,挑战不小。

    接网工程不到位难倒“英雄汉”

    光伏作为投资型产业,要想实现盈利,能够顺利接网是前提。然而,这样的前提条件却难住了为数不少的企业。

    “项目配套接网工程我们企业自建,可即使这样,我们也很难顺利实现接网。”某企业有苦自知。

    2018年6月11日下发的《关于公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第七批)的通知》明确:可再生能源接网工程项目,包括之前已经纳入补贴目录的工程,未来将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补贴。

    而根据当时现状来说,大型光伏电站的送出成本可以达到0.5~0.7元/W。现今虽有变化,但是差距并不太大。

    如此来看,如果电网企业不投资或者不及时回购,企业必然面临着更大的非技术成本,说白了也就是企业将会花费更多的非计划内的费用。

    尤其对于光伏发电企业来说,在自行进行建设配套接网工程的过程中,即使将工程基本成本刨除在外,时间成本的加大会给予企业更大的压力。而工程建设完毕之后,电网企业经过“繁琐、冗长”的流程之后,回购工作依旧缓慢,这也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并网依旧是老大难

    并网问题甚至不需赘言,每家光伏发电企业都有着一肚子的“苦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虽然国家为了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的促进并网的政策,当然亦不乏强制政策,然而并网问题犹如卡在喉中的刺,老大难地位依旧不可撼动。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做好,可是就是不能并网,看着电价往下降,说不着急是假的。”光伏发电企业急急忙忙赶工程,心心念念早营收,然而面对无法并网的现状,所有的计划都不得不进行修改。实现不了并网,其他也就没有更多的意义。

    随着光伏市场的复苏,企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并且在平价上网的大环境下,电价市场几乎一时一变,随着电价的持续下调,光伏发电企业必然面临利润减少的局面。

    快建慢建一个样,建早建晚一个样,此种现状在较大程度上打击了光伏发电企业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近期工程流标的现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反应了光伏发电企业的尴尬窘境。

    土地属性依旧争议不断

    “我国不缺少建设光伏的土地。”这是行业内某专业人士的论述。如果按照我国现状来说,的确有着广泛的土地资源供光伏建设。但为何土地问题依旧困扰着诸多光伏发电企业。

    2015年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同年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资发〔2015〕153号)、国土资源部发布《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2016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光伏发电用地事项的函》,诸多有关土地的文件陆续落地,对光伏发电企业的用地问题进行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面对不同属性和类型的土地,企业面临不同的收费标准和花销。尤其作为大型光伏电站,土地费用往往数额巨大。

    而即将在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同样也做出了明确规定,部分光伏发电企业不得不面临着相对更高的税收。

    所以,光伏发电企业往往会选择属性明晰、花费相对较少的性价比更高的土地进行光伏电站的建设。然而囿于种种,因土地属性问题发生的争端并不鲜见。个别地区甚至存在扰乱光伏项目建设运营秩序、占据生产场所的情况,导致项目无法正常推进。

    由于土地属性问题衍生的工期压力、税收压力、土地费用压力,让企业苦不堪言。“即使面对一些非常适合建设电站的地方,因为属性不明,即使给予一些优惠的政策,我们也是绝不入手的,否则操心事太多。”某企业深有感慨。

    光伏产业作为一个环节诸多的产业链,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虽然整体来看,政策明晰、利好存在,有力拉动了发电企业备货动能,但作为行业中的各环仍需保持冷静,应密切关注上、中、下游的需求和价格走势。

相关报告
  • 《一个月余涨价两成 猪肉股暴涨 鸡蛋股遇冷》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lwlin
    • 发布时间:2014-09-30
    • 分析称 猪肉股或带动农业板块在这两月走牛 鸡蛋股则风险渐显
  • 《“光伏装机高峰”已至,光伏玻璃涨价5%-7.5%》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07
    • 近日,部分光伏玻璃企业报价有所上涨,涨幅在5%-7.5%左右。 本次涨价与我国四季度的“光伏装机高峰”不无关系。按照惯例,每年第四季度是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峰值,甚至超越前三季度之和,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年业绩,同时也对原材料供应提出了考验。 2020年,全球光伏产业逆势增长,光伏玻璃在供不应求中价格暴涨,让很多组件企业叫苦不迭,同时也让企业争相进军光伏玻璃,增加了光伏玻璃供应,让其价格回归至正常水平。 根据企业年度报告即可看到,2022年不少企业光伏玻璃业务在营收大涨背景下,利润仅微增甚至出现下滑,都反映出光伏玻璃市场的“稳定”。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在建项目121GW,预计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108GW,同比上年实际并网容量增长95.9%。前三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2.6GW,按此计算第四季度还有超过50GW的光伏项目即将并网。 终端需求的大幅增长,再度让光伏玻璃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也在情理之中。相比2020年光伏玻璃价格涨幅一度超过100%,本次光伏玻璃价格涨幅并不算高。当然,如果上下游供应链能更加稳定,更有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