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发现高灵敏度、能准确测定HCV基因型的新方法》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 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5-11-10
  • 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Tong等 开发了一种新的NS5B区域核苷酸测序方法,并对该方法能否增加HCV基因测序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进行了评估。研究者通过比对HCV数据库中1127株HCV基因组序列,最终设计出8对新引物。研究发现,这些新引物扩增NS5B区域的能力优于既往设计的引物,可以更准确地鉴定HCV病毒株亚型。通过对新引物扩增DNA序列测序,可准确、特异地测定出5个标准HCV亚型(1a、2a、3b、6a和1b),这些新引物可从567份临床标本中检测出所有HCV亚型,且灵敏度高。并且,采用新的方法从这些标本中鉴定出了3种新HCV亚型(1b-2a、1b-2k和6d-6k)。该新方法能准确测定HCV基因型,其高灵敏度有助于发现新的HCV亚型,同时也有助于临床诊断、临床治疗指导、临床患者管理和HCV流行病学研究。

相关报告
  • 《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院(KRISS)研究团队开发超高灵敏度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平台,突破早期检测瓶颈》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8-18
    • 近日,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院(KRISS)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诊断平台,通过将分子的固有光学信号放大数亿倍以上,能够精准检测并量化体液内极微量的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该技术仅需简单体液检测即可实现超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生物标志物定量分析,有望突破传统影像诊断的局限性,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随着脑神经细胞逐渐受损,患者的记忆力、思考能力等认知功能会逐步衰退。该病占全球痴呆病例的约60%-70%,虽然常见但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药物,因此早期诊断和持续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主要依靠PET、MRI等影像设备进行诊断,但存在明显局限性:每次检查费用高达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300元)以上,且需要特殊医疗设施。更重要的是,只有当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通过影像观测发现,难以在发病初期进行检测。 相对简便的体液检测方式则因准确度不足,一直未能成为可靠的诊断方法。大脑中存在的淀粉样蛋白(Aβ42和Aβ40)是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体内这两种肽的含量并计算比值,即可早期诊断病情进展。然而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的检测性能有限,难以同时精准检测血液、脑脊液等体液中极低浓度的这两种蛋白。 KRISS医疗融合测量团队成功开发出"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超高灵敏度多重定量检测平台",其检测灵敏度较传统体液检测方法提升约10万倍以上,并能精确区分和定量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SERS技术是一种通过金属纳米结构大幅放大分子与光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信号,从而实现对极微量分子精准检测的分析方法。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具有向日葵状横截面的可识别多组分金纳米颗粒,该结构可在单个颗粒水平实现强且均匀的SERS信号检测。这一突破性设计克服了传统球形金纳米颗粒因颗粒间距导致的信号不均问题,通过在颗粒内部及表面形成高密度、均匀分布的信号放大位点,实现了单个纳米颗粒即可产生强而稳定的可重复信号。该技术不仅获得了与目标物质浓度呈优异线性关系的定量性能,还实现了不同目标物质的同步检测。 (注:该技术突破使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限达到万亿分之一克级,为全球最灵敏的检测水平之一) 研究团队采用具有独特识别编码的多重检测SERS纳米颗粒,成功实现了对淀粉样蛋白Aβ42和Aβ40的超微量定量检测,灵敏度达到万亿分之一克以下水平(Aβ42:8.7×10-17g/mL;Aβ40:1.0×10-15g/mL)。这一成果在检测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下多重定量检测性能的世界纪录。 (注:该检测灵敏度相当于在标准游泳池体积的液体中检测出一粒盐的浓度水平) KRISS医疗融合测量团队负责人柳恩亚(译)研究员表示:"此次开发的检测平台不仅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还能灵活应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检测。该技术不仅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还可用于癌症、脑部疾病、传染病等多种疾病的早期快速体外诊断和监测,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商业化前景。" 该研究成果获得了韩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会"重大疾病非接触式系统开发项目"和KRISS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并已发表于分析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影响因子:10.5)4月刊(DOI: 10.1016/j.bios.2025.117216)。 (注:该技术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可适配不同疾病标志物检测,单个检测成本预计仅为传统影像诊断的1/100)
  •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研发一种发现并准确评估管道损坏的机器人》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06-17
    • SPBGG动力公司的研制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一个独特的机器人,用于诊断冷热水和热水的干线管道,以及热能。路线。      创新的机器人诊断综合系统(рдк),移动在管内,以高精度确定缺陷的位置,其面积和层下壁厚。腐蚀性      圣彼得堡动力公司总经理德米特里·格罗霍尔斯基展示了一个在3D打印机上制造的机器人模型,其自然尺寸为2:1的一半。工程师们展示了该装置是如何放置在管内的,以及如何在管内移动的。     “ 目的是准确地描述管道壁的全长、每一点的状况。一个移动实验室正在运行的研究现场,通过一个特殊的框架,把一个机器人在管内,然后用遥控器遥控它。机器人配备了摄像机和机器视觉,这对解决我们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机器人进行测量,不仅能确定故障的位置,而且能确定故障的面积,以及在腐蚀性沉积物层下管壁的厚度,精度可达4。RTI毫米。能够通过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传感器进行综合测量以及复杂的运动学--机器人的主要特点,使其与众不同。这一领域现有的市场诊断工具已达1.5亿吨。测量精度是通过传感器位置稳定系统来保证的,该系统能够在管壁和传感器表面之间保持最小的永久间隙。“在机器人的每一条腿上安装一个复杂的传感器系统,能够保持与诊断表面的永久距离,并确保高度的灵活性和通畅性。“装置,”德米特里·格罗霍夫斯基说。      机器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能够承受高温,这使得它更适合在GVS管和热通道比存在的模拟。      能够承受SPBG动态成像仪的发明,而这种仪器通常在不超过+45°C的温度下运行。     相对于管轴位置的独特稳定系统能使机器人不顾各种障碍(管道结构零件和外人)成功地移动。E类。机器人的腿对管道的弯曲是敏感的,并允许在最复杂的地段移动。在一个小时内,一个机器人可以检查70米的管,并可以在一个潜水分析到700米的内表面。    在研制计划中-为石油天然气行业建立机器人探伤仪。      此外,该装置配备了智能控制系统,因此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独立运行。正如研制人员所指出的,机器人的设计就是要检查直径在半米以上的干线管道。“我们正在开发软件,以便在考虑到热签证数据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确定特定地点的诊断优先顺序。离子测量,管道使用寿命,特定区域对城市的重要性”-德米特里?格罗霍夫斯基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