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煤业产能稳步攀升创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07
  • 1至5月,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累计实现煤炭产量2628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煤制油化工品产量498.59万吨,同比增加90.35万吨;铁路运量2927.85万吨,同比增加398.12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为区域能源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4年以来,宁夏煤业通过优化煤炭生产组织,加强煤层配采,科学研判每日生产情况,按计划分解产量进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释放煤炭产能。新疆大平滩煤矿项目的复工建设,维华矿业鹰骏一号煤矿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宁夏煤业加大优质煤炭资源接续,持续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再添新动能。在煤制油化工品供应方面,公司积极开拓煤制油化工产品市场,加大定制化和专用料销售力度,充分利用一体化运营优势,打通铁海联运新通道,布局台州、汕头、成都、临沂、喀什五个区域销售中心,常驻市场前沿,为巩固并开拓市场份额创造新途径。1至5月,完成产品销售251.29万吨,超销7.65万吨,聚烯烃产品出口完成2.64万吨,超计划0.64万吨。

    宁夏煤业还加强了与铁路、公路等运输部门的合作,确保了能源产品的及时运输和供应。西部创业充分发挥协同优势,结合运输生产实际,科学实施“提运力、增运量、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工作主线,高效统筹运力资源,稳步提高运输质量与效率,充分保证煤炭、化工、油品等重要物资运输任务,为能源保供奠定了运输基础。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1726.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商品煤产量超6000万吨创近年来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9
    • 截至12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商品煤产量完成6102.79万吨,创2016年以来历史最高水平,充分发挥了区域能源供应“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图为双马矿党员深入井下排查隐患 今年以来,针对煤炭市场供求矛盾突出的实际,宁夏煤业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对有稳产能力的矿井按核定能力顶格排产,全力抓好重点矿井及关键工作面的生产组织协调工作,并且加大生产现场措施落实和指导工作,突出抓好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期间的生产组织工作,煤炭生产逐月保持了均衡稳定高位运行。 图为枣泉矿综掘一队员工在130207机巷安装锚杆 进入10月份,宁夏煤业上下统一思想强站位、聚焦保供抓落实,统筹安排日常大倒班、临时性检修等工作,在四季度按全年核定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一排产的基础上,强化生产组织调度,抓紧抓实每日生产计划兑现落实,力争每日矿井产量完成在17万吨以上。各煤炭生产单位积极克服人员不足、车辆受限、运力不足等诸多困难,多方协调,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生产不受影响。
  • 《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创新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6
    • 江苏电网最高负荷5次破亿千瓦,浙江电网最高负荷6次创历史新高,湖北等12个省级电网负荷合计30次创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屡创新高,被视为经济运行“晴雨表”的社会用电量上涨劲头十足,折射出中国经济复苏向好的趋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8月26日第03版)记者汪文正 电力消费复苏快 进入8月,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快速攀升,创出新高。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17日,全国日发电量最高达到246亿千瓦时,比去年峰值高出6.86亿千瓦时;统调用电负荷最高达到10.76亿千瓦,比去年峰值高出2400万千瓦。 “初步分析,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连创新高,既有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导致空调负荷快速增长的影响,同时反映了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传统制造业稳步复苏,直接体现在用量需求上。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7月,南方五省区制造业同比增长1.0%,较上半年加快2.3个百分点,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其中与“新基建”密切相关的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强劲反弹,5、6、7月当月分别同比增长6.8%、10.7%、10.8%,连续3个月高速增长,引领工业增长。 此外,大部分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增速由负转正,体现出国内消费稳步复苏态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杨晶介绍,二季度,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环比增长46.1%;同比下降1.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8.6个百分点。其中,6月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加1.9%;部分行业用电量大幅回升,甚至达到两位数增速。例如,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的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和烟草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8.1%、10.0%、10.0%和8.2%。 电力投资增长快 用电需求和电网负荷连攀高峰,电力供给是否“吃得消”? 从产量、产能和设备利用程度看,供电稳定有保障。看产量,发电量持续增长。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9%。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发电同比分别增长6.1%、6.7%、23.2%。看产能,发电装机容量保持同比增长势头。截至7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5亿千瓦,同比增长6.7%。看设备利用程度,1-7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207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11小时。 入夏以来,面对电力需求走高,电力供给侧持续发力。国家电网数据显示,今年夏季,已有华东、西南2个区域电网和15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加上夏季暴雨、台风、雷电等多发,多地电网在恶劣天气中受损严重。面对疫情和恶劣天气,国家电网广大干部员工经受住多重考验,有力保障了用电高峰期间的生产生活用电。目前,全国各地电网整体运行平稳。 电子投资快速增长,电力工业发展后劲足。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1-7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409万千瓦,同比增长701万千瓦;电源工程投资完成2139亿元,同比增长51.0%,其中风电1112亿元,同比增长164.0%;电网工程投资完成2053亿元,同比增长1.6%;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约1.9万千米,比上年同比增加899千米。 新产业用电增长快 用电量快速增长的背后,还反映出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电能替代拉动用电需求增长明显,经济发展更“绿”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电能替代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增长,通过加强港口岸电、充电等设施建设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上半年电能替代电量规模达1100亿千瓦时左右。据统计,截至6月底,中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已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5.8万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高技术产业用电需求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凸显。二季度,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6%,超出工业用电量增速约2个百分点。其中,对比4月来看,5月和6月高技术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快速反弹至5.4%和8.4%。进入7月份,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用电量增速也都在两位数以上。 新业态用电量激增,经济发展新意十足。杨晶介绍,上半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网络信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7%。其中,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激增71.6%,反映出线上教育、网络会议等新方式正在快速普及。 “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用电量较快回升、网络信息服务业用电量‘快跑’等,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说,用电量增速逐月回升中有气温升高的因素,但经济总体逐步复苏、新动能保持强劲支撑是最主要原因。 原标题:用电量创新高 经济复苏势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