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加快永川南区深层页岩气产能建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5
  • 新春伊始,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永川南区深层页岩气开发建设如火如荼,11口井开钻,3口井正压裂施工,年5亿立方米滚动产能建设正加快推进。

    永川南区是西南石油局页岩气增储上产的又一新阵地,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属川东南华蓥山高陡构造带新店子背斜复杂区, 2019年10月提交探明储量234亿立方米。针对该区域埋深大于4000米、地应力复杂、单井产能低等特点,西南石油局通过三轮次持续优化评价,采取“整体部署、分步实施、试验先行、效益建产”的方式,分批次部署试验井组,开展长水平段、水平井方位优选、断层预判识别以及钻井提速降本工艺等先导试验。

    2020年4月12日,该区域第一口试验井永页5-2HF井获日产页岩气23.2万立方米,创工区产量新高,达到试验评价水平井方位产能效果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优化提速提效降本措施,形成永川南年5亿立方米评价及滚动产能建设方案。

    开发施工中,西南石油局从导眼井标志层精细解剖入手,一井一策精细编制水平井跟踪预案,攻克永川南构造复杂区入靶垂深预测难度大、断层及微幅构造发育等难题。并联合各施工单位开展现场交底,实施“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控井轨迹,准确识别井底地层、隐伏小断层、微幅构造,及时提出轨迹调整优化建议,确保优质储层钻遇率较前期大幅提升。

    西南石油局页岩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主要有威远-荣县、荣昌-永川、井研-犍为、赤水、綦江-綦江南五大区块,总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目前威荣页岩气田一期10亿方产能全面建成,日产天然气350万立方米,其他区块产能建设正加快推进。

相关报告
  •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年产气首超80亿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4
    • 记者31日从中国石化获悉,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今年累产天然气首超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2%,创历史新高。11月供暖季以来,该公司已供应天然气15亿立方米,目前日供气量达2550万立方米。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所运营的元坝等气田是我国能源重大工程“川气东送”重要气源地,惠及长江沿线8个省市、数千家企业、2亿多居民。今年以来,该公司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在川南、川西等地区勘探获重要突破,累计新增地质储量1950亿立方米;聚焦规模上产,强化高效绿色开发技术应用,累计投产新井98口,新建产能17.56亿立方米,新增气量9.46亿立方米。 四川盆地天然气、页岩气资源丰富,是未来的增储上产主阵地。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在该地区已成功开发20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并创造了多个第一。先后发现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方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建成世界首个7000余米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实现陆相窄河道致密气田——川西陆相气田连续16年稳产高产,拥有天然气探明储量超万亿方。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生产天然气超860亿立方米。
  • 《中国页岩气获重大勘探突破,四川深层大气田有望被解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23
    • 摘要:页岩气规模开发的又一里程碑。 中国页岩气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8年6月8日,埋深3925米的足202-H1井,测试日产量45.67万立方米。 埋深3925米获重大发现,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深层页岩气勘探方面取得了重要新进展,也标志着我国与北美深层页岩气工艺技术的差距进一步缩短,展示了我国在深层页岩气规模开发方面的良好前景。 又一页岩气开发重大突破 此次获得重大突破的足202-H1井,位于重庆市铜梁区石鱼镇,是西南油气田部署的一口深层页岩气工艺技术试验井。 该井3925米的埋深,预示着我国离页岩气的规模上产和开发更近了一步。在页岩气开发领域,埋深3500-4000米的页岩气,被定义为深层页岩气。 该埋深范围内的页岩气资源丰富,是未来大规模上产和稳产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埋深3500米以浅页岩气资源的规模有效开发,但距离更深层页岩气的开发仍具有较大的技术差距。 多年来,我国对更深层页岩气的开发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例如在2012年,垂深3520米的阳201-H2井,测试日产量达43万立方米。 2014年至今,威远—泸州地区共完钻近50口深层页岩气井。2016年,垂深3600米的威204H7-1井,首年日产气量11万立方米。 而足202-H1井是目前埋深最大的页岩气井,也是中国石油在重庆地区获得的第一口具有商业价值的页岩气井,对加快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海量页岩气有望被解锁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速度的加快,我国加大了对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力度,开始尝试实现由常规天然气向非常规天然气的跨越。 尤其是在2017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90亿方,占天然气总产量的6%,产量纪录再次刷新。 值得注意的是,这90亿方的天然气产量几乎全部来自同一个地方——四川盆地。 在这一区域,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油巨头各自占领着页岩气发展的领地。其中,在川东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页岩气田——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2017年的产量达到60亿方。 与中石化不同,中石油的页岩气开采主要位于川南地区,目前主力产区位于长宁—威远区块。 2017年中石油在四川的页岩气年产量达到30.2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页岩气产量的1/3。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开发优势还将继续保持,开发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这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 首先,从勘探开发情况来看,虽然四川盆地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区,但其勘探开发仍处于中早期阶段,待发现资源量非常大。 据专家预计四川盆地的产气量峰值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承载着我国天然气发展的未来。 而页岩气则是该地未来气量增长的主体。仅从川南一地情况来看,就具备建成500至700亿立方米的规模和稳产30年以上的潜力。 另外,从目前四川盆地主力页岩气田的发展势头来看,趋势也愈加明显。 在2017年,涪陵页岩气田如期建成了100亿立方米年产能,相当于建成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田。 西南油气田预计2018年页岩气产量可达41亿立方米,新建产能约19.6亿立方米。到2020年有望实现页岩气年产量100亿立方米的目标。 多种迹象预示着四川盆地页岩气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而这种快速的发展进程也带动了全国页岩气的发展。 页岩气全新发展时代来临 2017年9月,国土资源部表示,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将建设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探开发基地。 该基地囊括了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多个省份。 相关数据统计,该经济带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到14.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8%。巨大的资源量为页岩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财政部、税务部也发布了利好页岩气的政策,自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来促进页岩气的发展。 而从页岩气开采单位来看,对其也是高度重视。例如,在今年5月份,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在赴川渝地区调研时就表示,公司计划到2025年的页岩气产量达到200亿方。 中石化主要领导也表示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将达到40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自2012年以来,四川威远和长宁、重庆綦江和永川、湖北宜昌、云南昭通、贵州安顺等地区相继实现了海相页岩气勘探突破。 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从无到有,5年时间累计探明页岩气储量超过9000亿立方米。 而随着多项利好政策的落实,再加上技术上的突破和开采单位的努力,我国或将离一个全新的页岩气时代不远。